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朱小松发现跟自己预想的一样,一个自行车就把整个山东地区,搞成了大家都向钱看。很快这些人就发现,种地是绝对赚不了钱的,打工只能够让自己吃喝不愁。

有了钱就要做小生意,干了一天活连饭都不愿意做,去外面买点小菜,吃点肉,养的鸡鸭鹅鸡蛋之类的销售非常火爆。

有钱的人家刚开始还自己养,后来发现有养鸡养鸭那点时间,还不如在工厂里多加班。

王财主本来还想降低一下工人的工资,可是发现这些工人干活都拼命,因为制定的标准是每个月的保底工资是多少,你干了多少活赚多少钱。

王财主一个月发现自己赚了50,000个大洋,这样的收入自己还种什么地呀?

平白无故雇佣一个人去种地,不但不挣钱还会亏钱,问题是自己如果不种地还不行。

因为在每一条街道都已经贴上了,只要你拥有土地,你就必须给我种植,如果你敢让土地黄了,当地的官府就会让你交罚款,一亩地,你要交500个大洋。

这种地居然还成了亏钱的买卖,财主赶紧拿着自己的土地契约,准备把自己的土地都卖了,毕竟你要建工厂的话,你得经过当地官府的批准。

现在的土地简直就是烫手的山芋,没想到没有一个人收购土地,唯一在场面上收土地的只有大明银行。

王财主这样的小地主真的是太多了,他们发现种地风险特别大,而且还会亏钱,虽然是祖宗留下来的东西,但现实的生活告诉自己,如果不把土地给卖了,两年自己就得倾家荡产。

土地价格从刚开始的十几个大洋,到现在变成了两个大洋一亩地,咬咬牙也只能先把土地卖了。

整个山东除了孔家,几乎大部分土地都被出售了,到了大明银行的。

朱小松发现这个孔家底真厚,人家居然赔钱还在经营,后来这一调查才发现,孔家历代皇帝都特赦,不需要缴税。

朱小松看到这个结果之后,自己不能堂而皇之的巧取豪夺,毕竟读书人的圣人,如果你真的下手,恐怕立马就会引起舆论风波。

自己总不能进人家家里找麻烦,人家一堆人都住在一起,又是天下读书人的老师,甚至是天下读书人的代表。

朱小松发现根本拿对方没有办法,就算想找人家点毛病,人家历代皇帝很多朝代,都对这个孔家特别优待。对方本身就拥有大量的土地,自己干瞪眼没办法。

咬咬牙也只能忍了,反正山东60%的土地在自己手里,15%的土地都在这个孔家。

就算你想给人家找一个罪名,历代皇帝都特别优待,自己总不能做出格的事情。想来想去这件事情只能等待。

以前农村的很多风俗习惯,讲究的就是一个家族,现在每个人都有了钱之后,大家慢慢地对宗族观念越来越淡薄。

但是很多规矩还是表面上在执行,朱小松发现毕竟在这个封建社会,很多事情就得按照规矩来。

既然你有规矩,我就要打破这个规矩,以后结婚,你们要到朝廷认可的婚姻登记处,进行登记。

这一道圣旨下去之后并没有引起多大的反应,反而各地官员都非常高兴,因为又重新设立了一个部门。

既然能安排人就有油水可捞,你今天结婚肯定不想碰到倒霉的事儿。我勒索你点没问题吧。

照片本来就属于朝廷管制,现在这技术已经发展到了地方,虽然是朝廷派的人到地方,但是婚姻登记处,肯定是需要照相的。

虽然没有办法做手脚,但是你要做身份证不能是朝廷发,只能是委托给当地的官府,用来统一制作。

很多人觉得多了一道手续,其实影响并不大,也是结婚人大不了领一个结婚证。

但是很多人不愿意,毕竟在这个讲究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的时代,很多人父母就给自己做主了,女孩子根本就没有见过新郎,新郎也没有见过新娘,就这样结婚了。

朱小松发现虽然有人不满意,但是对于底层老百姓来说,基本上没有什么影响,除了这些豪门大户。

如果这样搞下去的话,那小妾是不是也需要结婚证?当奏折上出现这个问题的时候,朱小松发现自己的思想太先进了,跟现在当下的社会并不符合。

这还讲究一个三妻四妾的时代,如果自己强行要求一夫一妻,恐怕天下立马就得大乱。

这样下去可不行,还得想别的办法,朱小松发现自己无论做什么事情,好像跟这个时代,都有一定的冲突。

如果自己推行的过于激烈,肯定会引起巨大的问题,只能采用温水煮青蛙的方式。这小孩子的教材慢慢就变了,毕竟各地都举办了当地的学校,在北京培养的大量人才,慢慢地到了全国各地。

必须使用统一的课本,首先第一就是热爱自己的国家,热爱自己的皇帝。如果自己要想宣扬自由革命民主,那首先对付的就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