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大唐:开局被李世民模拟人生曝光 > 第364章 工部众人:想要完成驰道修建,需要三年时间!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64章 工部众人:想要完成驰道修建,需要三年时间!

“老六,这工部的一切事物,我全权交给你,但我只有一个要求,务必早早修建完毕这条驰道,到那时...”

话说一半,李世民突然停下。

“算了,到那时再说吧!”

这令李珉心中顿时思绪万千。

毕竟他这个工部尚书是暂时的,李世民也说了他干不了多久,所以一旦完成驰道修建,应该就是他就封之日。

也正是因此,李珉心中充满激情。

“父皇放心,儿臣定会早早完成任务!”

“很好,我相信你可以的!”

李珉满脸笑容的点了点头。

旋即又大手一挥令三人离开了寝宫。

虽然屁股还没坐热乎,但三人与来时的心情完全不同了。

“六弟,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就说,大哥我在朝中也有些人手!”

一见他抢了先,李泰就急了。

“各地的世家我熟,遇到什么困难了,你直接说一声,保证解决问题。”

此话一出,李承乾顿时撇了撇嘴。

“四弟还真是好大威风啊,也不知这天下是大唐的天下,还是那世家的天下!”

李泰顿时瞪了过去。

“大哥这话就有些不对了,这天下自然是大唐的天下,而那些世家也是我大唐子民。”

站在中间的李珉见两人又斗了起来,连忙开口告退。

随即也不管两人如何的追,他全当没听到,迅速冲出皇宫,钻进马车里。

“快走!”

老秦一愣,不自觉的快速抽动马鞭,过了好一会才反应过来。

“殿下,出什么事了?”

李珉在马车里摇头晃脑。

“没事,就是当了个工部尚书,领了个大差事,就封有得等喽!”

听到这话,老秦耸了耸肩。

他真是不明白,能留在长安,为什么非要去就封。

很快,李珉就返回了凉王府,见到了许久未见的众多老伙计。

孙思邈不在,听老秦说他几乎每日都在长安城的码头义诊。

“对了,最近几个月,神仙酿的销量怎么样?”

“依旧是供不应求!”

一说起这个,老秦就兴奋的摩拳擦掌。

自家殿下离开这么久,长安城的神仙酿反而是愈发的紧俏了。

他当然也明白原因。

那些不长眼的肯定以为自家殿下在战场上有性命之危,生怕再也买不到。

不过想起这个,他又忍不住冲李珉问道:“殿下,那宝剑怎么跟个破烂似的?”

毕竟要是铠甲和宝剑都破,他倒是还会觉得自家殿下是亲自上了战场。

可铠甲毫发无伤,宝剑却到处缺口几近断裂,实在是让他想不出原因。

见他这么问,李珉也不想让对方担心。

所以只是随口说道:“打仗的时候拿去砍柴了!”

“砍柴?”

老秦不由得目瞪口呆。

这么好的宝剑拿去砍柴,实在是有些浪费。

接下来几日,吐蕃国主父子俩被囚禁在了皇宫外的一处民房。

礼部奋笔疾书,通宵达旦的商讨该从吐蕃要一些什么补偿。

兵部开始总结此战得失,查找围剿吐蕃国主失败的原因。

户部开始颁布赏赐,分发给众将士。

而李珉也来到了他的工部。

只是转了几圈后,他却忍不住摇了摇头。

“糙,太粗糙了!”

说是工部,但实际上大部分只能都在修建,而非打造。

这也与此时的潮流也有关。

工部虽有打造任务,但却比较少,因为唐初为府兵制,基本上自备武器。

大多任务都是在修建各处水利,城墙长城等等密集劳动任务。

不过想想自己也是被安排来负责驰道修建,李珉也不想多管其他事。

“参见殿下!”

“参见殿下!”

一众工部官吏见到李珉点卯时,立即围上来行礼。

毕竟这可是陛下之后二十年,又有人一战擒双王。

他们总算是见到本人了!

大唐尚武,对有军功者自然是高看一眼,即便知道凉王不可能懂工部,但他们却也是发自内心的尊敬。

李珉连忙笑呵呵的双手虚抬。

“诸位免礼,本王初来乍到,若有些不懂的地方,还望诸位能够帮忙查缺补漏。”

见他这么有礼貌,众多工部官吏内心的紧张顿时消散。

“殿下放心,我等必定会助殿下了解工部的一切。”

“是极是极,我等为工部官吏,而殿下为工部尚书,协助殿下是我等职责。”

李珉见众人这么热情,也是心中暗自点头,不管怎么说双方初步印象都不错。

未来一段日子应该不会出现烦心事。

于是他连忙又让众人坐下,提及了驰道修建的事情。

毕竟这对他来说才是最重要的,驰道不修建完毕,他走不了。

“驰道修建还请殿下放心,虽然自贞观以来驰道修建并不频繁,但我等也算是有些经验,定能在三年之内完成驰道修建。”

虽然此时真正的命令还未下达,但李珉也不介意把事情提前说出来。

只是当听到修建驰道需要三年后,顿时就睁大了眼睛。

“三年?”

众人见此,还以为凉王是心惊他们的速度,脸上瞬间浮现出一丝骄傲。

“殿下,从长安至河东道的四百六十里路,虽然只用时区区三年,但我等敢确保二十年内不会出现大问题。”

“是极是极,我大唐比之前隋在格物一道上技术更强,足以将时间提速三成!”

众人也都是满脸骄傲的回应着。

毕竟即便只是缩减两成的时间,可节省下来的钱粮也是不菲。

李珉看着众人的模样不像是在开玩笑,心中顿时有些不太好了。

三年!

他有点等不及。

所以只能主动插手,加速这个进程。

于是立即令工部与他演示一遍驰道的修建过程。

看着这极为繁琐,但却又重要的工序,李珉有一种浓浓的挫败感。

因为大唐确实已经把驰道的修建发挥到了极致,想要再缩短时间只能是去做梦。

突然,李珉眼前一亮,心中瞬间就有了一种猜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