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大唐:开局被李世民模拟人生曝光 > 第267章 李世民:大唐要完?不,大唐还没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67章 李世民:大唐要完?不,大唐还没完!

“他防备错了人!”

看着模拟器里承乾开始防备老六,甚至封锁国境,李世民叹了口气。

如果说承乾与老六交好,未来的大唐说不定还会变得更好。

但如今与老六交恶,他已经能够想到未来的场景了。

“大唐要完!”

不过这悲伤的想法刚刚升起,他又突然摇了摇头。

“不对不对,大唐亡不了,老六也是李氏皇族。”

“他当皇帝,这天下也是大唐的!”

一想到这里,李世民的心情不由得好受了许多。

毕竟肉烂在锅里也是自己人吃,他完全没有必要这么郁闷。

【五月,你看着二十几个儿子接连不断的请奏书,思绪不免回到了年幼。】

【这一刻,你理解了父亲,或许他有过你这种后怕,才会让四弟与你打擂台。】

【太子肆无忌惮是危险的,一旦对方犯了滔天大罪,皇位将后继无人。】

【六月,你传旨,让二十几个儿子全部来到长安城。】

【你不知道自己还能活多少年,所以你要尽快的选出一个继承人。】

【十月,各地走私增多,皆是从老六那里走私各类商品高价在大唐售卖。】

【你很想阻止这一切,于是下令各地严查走私之事。】

【年底,各地的皇子全部入长安,他们的孝顺令你内心得到了少许慰藉。】

【即便你知道这些孝顺别有目的,可你却不想在计较了。】

“总算是能体谅我了!”

看着模拟器里的信息,李世民不由得松了口气。

但承乾能够体谅他的原因,却也让他心中很是郁闷。

而且最为重要的是,承乾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直接把二十几个儿子叫到长安。

显然是有养蛊之意!

直觉告诉他,未来肯定会发生大事情。

【第五十六岁,年初,二十几个儿子没有出乎你的意料,开始了内斗。】

【你想过要阻止,可理智告诉你,想要选出太子,也只能这么去做。】

【三月,户部上表去年收入,白银矿的收入没有多少增长,而税赋却有所下滑。】

【户部尚书称,粮税没有太大变化,唯独商税骤减一半。】

【你心中明白,商税下滑是因为朝廷封锁与老六的贸易。】

【好在商税在天下诸多税种内所占不多,因此你并没有太过在意。】

看着模拟器里承乾的二十几个儿子内斗,他并没有意外。

毕竟太子之位久悬未定,这些皇子又身处长安城中。

怎会没有什么想法?

倒是承乾不在意商税,让他心中不由得叹了口气。

“其实商税才是最重要的那一个!”

因为在之前的模拟中,老六甚至做到了几乎取消粮税的地步。

可仅凭商税便也能让朝廷每年达到数千万两。

而且最重要的是,此举重农抑商,于天下稳定有大益处。

【七月,有几个儿子犯错,被赶出了长安城。】

【你当然明白这是儿子们争斗的结果,可你也更明白大唐必须要后继有人。】

【十月,吐蕃进犯大唐,你有些搞不懂他们的想法。】

【此时寒冬腊月,他们却要东进大唐,实在令人费解。】

【好在吐蕃边境将士悍勇杀敌,并没有造成多少损失,并成功将吐蕃赶了回去。】

【今年的除夕大典有了几分新意,儿子们尽显才能,有人表演武艺,有人当场作诗。】

【他们的目的是希望引起你的注意,但当了几十年皇帝的你内心却很沉稳。】

“十月,吐蕃突然进犯大唐?”

看着模拟器里的这个信息,李世民一愣,随即就满脸的诧异。

用兵最好的时机是春耕之后,一旦到了寒冬腊月,皆是休养生息。

吐蕃这动静,也令他十分不解。

但很快,李世民仔细看了看这段信息后,顿时就有了熟悉感。

“我明白了,老六,是老六!”

如果他所料不差,此时的老六必然是在图谋吐蕃。

这才造成了对方东进想要寻的安身立命之处。

可大唐对比老六虽然弱,但也绝对不是吐蕃能冒犯的。

“恐怕吐蕃要消失在历史中了!”

【第五十七岁,年初,吐蕃频繁进犯大唐,你不得不下令兵部陈列重兵于吐蕃边境。】

【三月,吐蕃派使者求援,希望能够抵挡老六的进攻。】

【不过你拒绝了,因为以吐蕃之实力,最起码能抵挡老六数年。】

【五月,长安城内再次有几个儿子犯错被你赶回来封地。】

【如今还留在长安城内的只有九个儿子,他们各个聪明绝顶,皆是人中龙凤。】

【而你内心也在期待,期待获胜者会是哪一个。】

【七月,吐蕃进犯大唐的力度变弱了,吐蕃的探子来报,老六已入主吐蕃,如今正在肃清顽敌。】

【你不免感到几分担忧,也深深后悔之前未曾助吐蕃一臂之力。】

【否则有吐蕃作为缓冲,无论是否老六进犯大唐,你都有准备时间。】

“一年,才一年就拿下了!”

李世民刚要感慨一下,但很快就冷静了下来。

一年时间虽短,但老六并不是只有两州之地的那个凉王了。

对方用了一年时间拿下吐蕃,其实也很正常。

当然,对于承乾想要支援吐蕃的想法,李世民倒也不奇怪。

毕竟承乾是大唐皇帝,他当然要考虑自己的天下。

【十月,从老六那里走私进来的商品越来越多了。】

【有从西域走私,有从吐蕃走私,也有从天竺走私,更是有从海上走私进来。】

【各地传来的情报,令你心中明白走私之风已经完全不能遏制。】

【于是你把这个问题放在了朝堂之上,不仅让群臣参议,同时也让九个儿子参政。】

【有人提出杀一儆百,施以酷刑,彻底遏制风气。】

【也有人提出应当设定限制,只允许某些商品通过正常途径进入大唐。】

【更是有人提出重新开放与老六的贸易往来,增强大唐实力。】

【所有人的提议让你明白,与老六贸易似乎只有恢复这一条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