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玉米的产量虽然没有土豆那么高,但也比小麦、水稻的产量高得多。

而且玉米的用途更广,除了食用,还能酿酒,提炼玉米淀粉,更可以——榨油。

大虞也有油,但大虞用的都是猪油。

虽然后世表明,适量食用猪油有利于健康。但放在古代,猪油可不是百姓们能吃得起的东西。

养大一头猪已经不容易了,再刨去瘦肉、肉皮、骨头和下水,其实猪油的产量很低。

洛雪瑶拿出来的种子有一部分是高油玉米,高油玉米的产油量可以跟大豆的产油量相当。

她打算购买一套榨油的机器,到时候就可以让洛青川开个榨油厂,收购高油玉米,榨油,卖食用油。

玉米油的成本低,老百姓也吃得起。

不过那些都是后话,现在洛雪瑶更关注那本手札。

竹月公主到底是不是穿越者?

温良恭听洛雪瑶要看手札,立即应道:“手札就在这里,我这就拿给洛小姐。”

他从书架上面拿下来一只木匣,轻轻地放在桌上,打开,很小心地从里面拿出一本泛黄的手札递给洛雪瑶。

“这本,就是十八年前竹月公主去西戎和亲,途经冀州的时候,留下的一本手札。”

洛雪瑶珍重地接过手札,忍不住问了一句:“怎么去西戎和亲要经过冀州吗?这不是绕远吗?”

盛京出来到冀州,是往北的方向。

若是去西戎,应该走凉州才对。

竹月公主当年为何要绕路来冀州?

温良恭的眼神闪了闪,低声说:“当时的冀州刺史,其实是竹月公主的心上人,她是来跟心上人告别的。”

洛雪瑶想起今天早上听洛景然讲起的那位青梅竹马,原来那个时候,他年纪轻轻已经是一州刺史。

不过那时温良恭还没有来冀州,竹月公主在冀州发生了什么,并没有人知道。

只知道送亲的队伍在这里停留了三天。三天后,队伍便调转方向,往西戎去了。

后来,听说竹月公主惨死,那位竹马一口血喷出来,便晕了过去,没多久便病死了。

温良恭也是做了好多年刺史之后,才无意中在书房里发现了一处暗格,从暗格里找到这只木匣,发现了里面的手札。

洛雪瑶眼尖地看到木匣里还有一封信,想来是竹月公主写给竹马的诀别信,便没有多问。

但温良恭却把那封信递给洛雪瑶。

“洛姑娘,这封信的内容,请您过目。竹月公主……似乎有个孩子在冀州。”

洛雪瑶猛地抬起头,震惊得眼睛瞪得比嘴大。

啥?她有个孩子?

(○′?д?)?

洛雪瑶惊呆了。

竹月公主和亲的时候才及笄——及笄,那放在后世也是未成年啊!

虽然古代女子出嫁早,十三四岁嫁人的也不少,但竹月公主及笄就当妈,是不是太早了点儿?

更何况,竹月公主还是金枝玉叶,她连婚都没定,也没出宫开府,就这么在先帝的一群妻妾眼皮子底下,水灵灵地生了个娃?

震惊归震惊,洛雪瑶还是接过那封信仔细阅读。

洛青川也忍不住凑过来,这封信他之前可没看过。

这是竹月公主的亲笔信,虽然时隔多年,仍能看出信纸上残留的泪痕。

原来她的竹马名叫文轩,是工部尚书的嫡长孙,也是大皇子的伴读,比竹月公主整整大十岁。

二人最初相识于一场除夕宫宴,彼时竹月公主才五岁,被人算计着险些掉入冰窟。

文轩一把拉住了竹月公主,清秀的少年抱着小小的公主,命运的齿轮从此开始转动。

竹月公主的脑子里有很多奇思妙想,在旁人眼里是离经叛道,是有些疯狂,就连皇后娘娘都不理解,好端端的金枝玉叶,干嘛总要跟脏兮兮的泥巴、石头打交道。

只有文轩理解她,对她的奇思妙想感兴趣,还会时不时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二人相识于公主幼年,相恋于公主少年,就等着竹月公主及笄之后,文轩便打算求娶公主。

至于那次偷食禁果,则完全是一场意外。

而那场意外之后,竹月公主便发现自己有孕了。

皇后娘娘不舍得女儿堕胎受苦,又要隐瞒下这个丑闻,便以公主身体不适为由,把人送去皇家园林休养,一年后才接回来。

只是没想到,一年后公主刚刚回宫,先帝就让她去西戎和亲。

“所以,竹月公主是来给文轩送孩子的?”

洛青川不懂:“既然先皇后知道竹月公主有个孩子,公主为什么不把孩子留给先皇后?”

洛雪瑶的眼神闪了闪,轻声道:“养在皇家,就一定比养在民间幸福吗?”

“慕容氏的那个皇家,有什么好?”

竹月公主是那么聪慧的女子,自然也看穿了这一点,所以才会央求着先皇后,把送亲的路线更改,特地来冀州跟文轩见最后一面。

不过从信中的内容来看,二人虽然在冀州见面,却并没有单独相处的机会。

竹月公主甚至不能亲手把孩子交到文轩手上,不能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同在的温暖。

洛雪瑶抬起头,问温良恭:“温大人,公主的遗孤现在在哪里?”

温良恭遗憾摇头:“自从三年前发现这只木匣,我就一直在寻找公主的遗孤。可惜时隔境迁,很多线索都断了。”

“我让人四处寻访当年在刺史府伺候过的下人,但他们都没听说过也没见过文刺史曾经养过一个孩子。”

“还有当年送亲队伍到冀州,负责接待的人,也都查了一遍,他们对当年的事情也没什么印象了。”

洛雪瑶不甘心地问:“竹月公主在冀州住了三天呢,这三天里肯定发生过什么不寻常的事情,难道就没人记得?”

何睦掏出一个本子递给洛雪瑶,里面都是为了寻找公主问话的人的记录。

“这些人我和大人反反复复问过很多次,他们的话里并没有矛盾,应该没人说谎。但从这里面,我们还是没有分析出,那个孩子在哪儿。”

洛雪瑶接过本子一页一页地翻看,这些人的话里也的确没有什么问题。

忽然她指着其中的一页,手指在上面敲了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