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天幕:刷短视频,嬴政得了MVP > 第709章 尔朱荣:我见过很多大哥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709章 尔朱荣:我见过很多大哥

【接下来的这位更是重量级!】

【李虎!】

【是的,就是李渊的爷爷,李世民的太爷爷,未来的唐太祖李虎!】

【怎么样,现在再看这份名单,是不是就能感受到尔朱荣军事集团的可怕了】

【真可谓是群贤毕至!】

【这便是镇狱明王天柱大将军尔朱荣的含金量!】

【这样一群未来牛的不像话的人,此刻全都老老实实在他的手底下打工】

【便是翻遍历史,像尔朱荣这样的情况也是极其罕见的,或许能与之相提并论了就是当年杨广时代的三皇同框,以及洪武年间的五龙同朝】

【如果非要说,尔朱荣倒是跟祖龙嬴政有点相似,在嬴政活着的时候,所有人都不敢妄动,等到嬴政一崩,什么妖魔鬼怪就全都冒出来了】

【对此尔朱荣表示有话要说:我见过很多大哥,不过他们都叫我大哥!】

尔朱荣:“.......”

尔朱荣看着天幕僵硬的笑了笑,他是真的有点没招了!

高欢、侯景、宇文泰、独孤信、杨忠、李虎等人对视了一眼纷纷感叹。

这天下英雄可真是如过江之鲫啊!

如果不是天幕,谁能想的到,这屋子里的这群人,未来竟都能有这般大的造化。

真可谓是你方唱罢我登场!

他们这些人一起影响了后面数百年的历史走向!

你们都是英雄啊!

啊?我也是?

那没事了。

其中杨忠和李虎心里面是最开心的,嘴角的笑容简直比AK还难压!

杨忠:“我的儿子以后竟然是那个一统南北的杨坚!”

李虎:“起开,你算什么,我的曾孙可是天策上将太宗文皇帝亚洲州长李世民!”

杨忠:“6!”

麻了麻了!

简直赢麻了!

【当然,虽然宇文泰的北周被杨坚所篡,但宇文泰表示也不亏,宇文泰的第五女襄阳公主生下了女儿窦氏,这个窦氏正是李渊的妻子,也是李世民的亲生母亲】

【这样一算,李世民的身上同样也有着宇文家的基因!】

【这也就是为什么说李世民身上带有胡人血脉的原因】

尔朱荣、高欢等人此刻纷纷将目光看向了宇文泰、杨忠、独孤信、李虎四人。

绕来绕去,这四个人全都是亲戚!

“好家伙,还真是乱啊!”

“这北朝、隋唐的关系可真是理都理不清楚了。”

“这下我总算搞明这些人之间的关系了,难怪杨坚能篡的了北周,难怪李渊当年晋阳起兵会这么容易。”

“真是精彩啊!”

“我怎么觉着这好像并不比三国那段历史要差,怎么这么不出名呢?要不是天幕说我还真不知道有这样有趣的事情。”

“估计是因为这些人里面有不少都是胡人的原因吧。”

各时空古人是真的长见识了,在他们看来这些人的关系真的挺有趣的。

但这样一段历史以前竟然从不曾听闻过,等到说到杨忠的儿子杨坚,和李虎的孙子李渊的时候,他们才惊觉这段历史竟然跟隋唐相隔的这么近。

开皇年间。

杨坚相比其他人更是感触颇多。

因为他几乎是亲眼见证了这半部历史。

他见过宇文泰、宇文觉、宇文毓、宇文邕、宇文赟。

被他篡位的宇文阐是他的外孙。

李虎、李渊他也见过!

“这世间的事情还真是有趣,凡人能窥的一缕天机都已是天幸。”

杨坚轻轻握住站在他身旁,已经出落的神采飞扬的杨世民的手。

就好像握住了未来。

【看吧,历史有时候就是这么奇妙,你以为的书本里面的人其实离你并没有你想的那么遥远】

【两千年的时间长吗?】

【当然很长,长到几乎囊括了自秦始皇以来的整个封建时期】

【但仔细一想,按极端一点来算,两千年的时间也不过是把二十个人的一生首尾相连罢了】

【或许有人会说古代的平均寿命并不高,但总有一些活的久的人瑞】

【这些幸运活的够久的,他们的一生几乎等同于半个王朝的兴衰史】

【即便是那些国运比较久的大一统王朝,也没有哪一个有完整的300年国运】

【而接下来我们要说的这位,便是这样一个历史见证者】

【他的名字叫做张岱!】

秦始皇年间。

嬴政听到这里的时候整个人失神了。

“从寡人的大秦到林先生所处的后世,也不过是二十几个人的一生首尾相连...”

他第一次如此清楚的感觉到,后世原来距离他这么近。

仿佛伸手就能握到一般。

“按此言来说,寡人大秦的历史见证者又是何人呢?”

想到这里嬴政的目光下意识的落在了刘季的身上。

刘季:“???”

其实刘季只能算的上半个,真正要说此时大秦的历史见证者,赵佗或许更恰如其分。

“张岱?”

“此人是何许人?”

“没听说过。”

“我好像有一丢丢印象,但是又想不起来。”

“按天幕所言,别的不能肯定,但此人定当也是一位长寿之人。”

“真羡慕这些能活的久的啊,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活的。”

“活的久有什么好的,这种恶臭不堪的时代有什么活下去的必要,不如早早超生投胎到后世才是正经道理。”

“那万一投胎到五代十国了呢?”

“算我没说!”

“嘿,说到五代十国,你们说有没有人能在五代十国那样时代安稳活下来,也成为历史见证者的?”

“应该有吧,天下这么大,总有一些运道好的能活下来。”

“有道理。”

各时空古人议论纷纷精神劲头十足,等郎妹那样的故事虽然也让人沉浸其中,但后劲实在太大了。

让人对于活在这个世界都有点无力,本来他们的生活就已经很苦了,再看这些是真的有些受不了。

还是这样轻松有趣的故事比较好玩。

【张岱何许人也?】

【想必应该有不少小伙伴应该想起了,就是写下《湖心亭看雪》这篇文章的那个张岱】

【以前初读此文,开篇第一句的崇祯五年在当时看来也不过是个简单的年号,等到了后来才恍然,这已经是大明的末期,再有十二年崇祯就要吊死在煤山那棵老歪脖子树上面】

【如果了解的更深一点就会意识到,这个时期正处于小冰河时期,全球的气温骤降,已经到了杭州西湖也能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的程度】

【天灾、饥饿、瘟疫、兵乱,大明王朝就在这漫天的风雪中摇摇欲坠】

【现在让我们走进张岱的一生,用他的眼睛来看一看那明末是何等的时节】

天幕上画面一转。

杭州西湖漫天大雪的场景出现在画面中。

这漫天的风雪,整片天地银装素裹的模样,再配上西湖的景色实在是美到了极致。

太美了~

各时空古人看着此情此景喃喃道。

许多自幼在西湖边长大的古人瞪大了眼睛,他们活到现在也从未在西湖见到如此大的雪。

更多的百姓看到这大雪时却并不觉得美,反而只觉得寒意彻骨。

在他们的印象中,下雪会很冷,冷到让人浑身疼痛,那冬日里的风仿佛针扎在人的身上一般。

下雪是会死人的。

但大雪却又能活人。

若没有一场大雪,等到了来年粮食就会歉收,严重点说不定还会有旱灾,紧接着蝗灾就跟着也来了。

【你叫张岱,是江南头一号玉树临风潇洒多情的贵公子,生活雅致又极尽奢华,你好口腹之欲,大明各地的美食都被你尝了个遍】

【你太爷爷是状元,往后四代为官,你虽然家学深厚但从你老爹开始,就屡考科举不第】

【老爹考了三十年终于当上了兖州城守,结果当年就遭遇叛军围城,还好你爹有些急策,智退敌军救下了一城百姓】

【可是老爹入仕途都这么难,你对未来迷茫又不甘愿躺平,于是你立志写史书学司马公实现自己的价值】

【几年后的冬天,西湖下雪三日,你心血来潮去湖心亭赏雪,那时的你不会想到,这染白天地的江南飞雪竟是明王朝最后的裹尸布】

【如果统计各地的县志,你去看雪的这一年,明朝发了133县次的大水灾,除了西北地区整个明朝版图都困于涝灾】

【可笑的是西北在发旱灾!】

【真是应了那句话,旱的旱死,涝的涝死!】

【紧接着一连套组合拳跟着来了,洪涝和风灾并发,大旱与蝗灾并发,在天灾的打击下大量的人死去,瘟疫也就跟着来了】

【纵观崇祯朝17年,水灾829县次,旱灾1362县次,蝗灾865县次,疫灾418县次】

【被称为亘古奇荒,近五百个县在此时期出现了吃人记载】

【许多记下了这些文字的读书人都被天灾给逼疯了,在文字里教人怎么食人】

洪武年间。

朱元璋看到这里的时候整个人脸色煞白。

他虽然已经从后人嘴里面知道了大明到了那个时期天灾频发,但这些冷冰冰的数据才真正让他直观的感受到天灾严重到了什么地步!

是连他都觉得可怕,心头发冷的程度!

哪怕此时在他的手中,如果有这般猛烈的天灾,他都感觉人要疯了。

“大明真的是气数已尽!”

“这是天要亡大明啊!”

朱元璋叹了一口气,他都有些心疼崇祯这孙子了。

这么可怕的天灾,他竟然还能撑17年!

于是天幕左侧出现了一行弹幕。

朱元璋:“孙子,了不起啊!”

朱由检:“......”

你了你的那个!

朱由检是真想给朱元璋一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