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这件事很重要,只有你能办。”
见刘慕有些激动,刘海继续戴高帽。
“嗯嗯!”
刘慕被刘海说得热血上涌,身前的旺仔小馒头微微起伏,“快说什么事?本宫一定办妥。”
“需要陛下去一趟邺城找韩馥……”
刘海不急不慢,刚说一半。
刘慕一听,不乐意了,叉着腰顶着旺仔小馒头就说道:“你是不是看不起本宫,让本宫跑腿传话,本宫要去剿灭山贼!”
在刘慕看来,刘海就是故意的,让她避开危险。
她知道,刘海是好意。
但她同样觉得刘海是看不起她,所以有些不乐意。
自己好歹也是一身武艺,凭什么要去跑腿。
刘海一听,赶忙摆手笑着说:“殿下你别急,先听我说完。”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韩馥性格懦弱不肯出兵,需得找一个能压得住他的人前往邺城才行。
殿下可知,如今冀州战事吃紧,而邺城中可是有数千郡兵,却因胆小怕事,迟迟不肯出城迎敌。
若再这样拖下去,只怕冀州都要被抢光了!”
刘慕挑眉问道:“哦?本宫去找韩馥,那你呢?”
说实话,能压住韩馥的人,在这里也就两个,一个是万年公主,一个是刘海。
万能公主能用公主的身份去找他。
刘海是朝廷派往冀州讨伐黑山军的总指挥。
刘海笑了笑说道:“我嘛,自然是去增援文远,解无极县之危。”
这不是废话嘛,有什么事能比开后宫大?
丈母娘和媳妇都被围在城里了,我不去英雄救美,我能干嘛去?
刘慕柳眉倒竖,双手抱在胸前,眼神里满是怀疑地问道:“解无极县之危?本宫怎么觉得你有其他目的!”
呃呃呃。
这是女人的第六感吗?
说实话挺准的。
“天地良心!文远只有区区八百狼骑,对方可是足足有八千人马,若我不去,怕文远那边失利。
而且无极县甄家可是冀州最大的粮商,日后讨董的粮草,还是需要与甄家密切合作,不容有失。”
反正就是忽悠,张辽八百人,对方八千人,高于张辽十倍。
这个是事实,而且现在张辽也没什么战绩,名声也不大,谁能想到这个小年轻是历史上威震江东的张八百。
看着刘慕盯着自己欲言又止的模样,刘海接着说道:“事情办妥了,奖励你一包辣条!”
本来还板着脸的刘慕,闻言突然瞳孔一震,放出了一道精光:“你说什么?辣条!”
果然,小馋猫就是小馋猫。
口水都快流出来了。
现在刘慕的样子仿佛又变成了一只猫耳兽娘,猫耳竖起一抖一抖的,尾巴在身后晃来晃去,嘴里还在:“喵呜......”
“不过嘛,得等你从邺城回来,才能给你。”
刘海笑着说。
“让本宫去找韩馥做什么?”
刘慕露出迫不及待的表情,伸出双手,一把抓起刘海的手,上下摇晃起来。
这变脸变的比翻书还快。
“自然是让他交出兵权。”
刘海说着,从怀中摸出诏书,交给刘慕。
诏书上的内容就是此次讨伐黑山军,让各郡县所有士兵,都听刘海随意调动。
刘慕接过诏书后,刘海继续补充道:“殿下,到了邺城,务必亲自交到韩馥手中,并且要严肃地告知他,此次讨伐黑山军,形势紧迫,容不得半点拖延。
他必须即刻交出兵权,听从我的统一调度。
要是他不肯,你就直接拔剑架在他脖子上。”
韩馥就是个怂货,吃不吃软,刘海不知道,但肯定是硬。
“放心,放心,本宫一定给你办妥了。”
刘慕把诏书递给陈月后,又看向刘海:“那韩馥交出兵权后,下一步又做什么?”
刘海说道:“韩馥交出兵权后,殿下即刻找两个人,他们应该就在韩馥帐下。”
“什么人?”
刘慕眨了眨眼睛,“是能帮我们打黑山军的猛将?”
“不,这两个人比猛将更重要。”
刘海神色一正:“一人叫沮授,字公与。殿下找到沮授后,将你所有知道的都毫无保留地告诉他。之后,让他统筹接下来的事。沮授此人谋略过人,对局势有着精准的判断,由他来规划后续的作战和调度,定能让咱们的行动更加有条不紊。”
历史上,沮授、田丰一开始都是韩馥的部下。
后面韩馥让出冀州后,才跟了袁绍。
沮授可以说是一个悲剧,有大才,却不被袁绍重用。
一开始,沮授提出 “挟天子而令诸侯,畜士马以讨不庭”,主张抢先迎接汉献帝,以朝廷名义号令天下,增强袁绍势力的合法性。
袁绍犹豫未决,错失先机。曹操采纳荀彧建议,迎献帝至许昌,奠定了 “奉天子以令不臣” 的政治优势。
之后,袁绍与公孙瓒争夺幽州,双方陷入拉锯战。
沮授认为公孙瓒虽勇但缺乏谋略,建议以持久战消耗其兵力,避免正面硬拼。
主张派遣轻骑袭扰公孙瓒后方,破坏其粮道,使其首尾难顾。
袁绍起初未听,在界桥之战中险胜公孙瓒,但后续战争中损耗巨大。
最终虽击败公孙瓒,却也元气大伤。
最后,建安五年,袁绍欲伐曹操,沮授坚决反对仓促开战。
结果袁绍坚持开战,于是就发生了官渡之战。
不过,袁绍既然开战,沮授作为谋士,自然得献策,他提出: “进屯黎阳,渐营河南,益作舟船,缮修器械,分遣精骑,抄其边鄙,令彼不得安,我取其逸”,主张以持久战拖垮曹操,避免决战。
然后是反对袁绍将兵力分为三路(袁绍、郭图、淳于琼各领一军),认为分散兵力易被曹操各个击破。
还有就是建议派蒋奇率军守护粮道,防止曹军偷袭乌巢。
结果三条建议,袁绍是一条没听,最终在官渡惨败,主力覆灭。
“沮授?”
刘慕歪着头,“那另一个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