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听到赵启说要攻打大夏,殿内先是死寂,随即一片哗然!

虽然攻打大夏早有风声,但谁也没想到,赵启会这么果断。

“陛下,当年是臣大意,让北周蒙羞,此战臣愿亲自带兵,臣可立下军令状,若不能胜,提头来见!”

安国公对于这一战已经等了好久,当年的失败,一直都是他内心最深处的痛楚,已经成为了他的心魔。

他很清楚,若是不能亲自洗刷耻辱,就算哪天死了,他都不会瞑目。

赵启看着激动的安国公,稍稍压了压手。

“安国公稍安勿躁,此战......朕决定御驾亲征!”

整个大殿内突然鸦雀无声,对于要与大夏开战,众人对此都没有什么异议,可是赵启想要御驾亲征这事,却让整个朝堂都炸了锅。

“陛下!”

安国公脸上带着焦急,大声地劝阻道:“陛下万金之躯,关系社稷安危,岂可轻涉险地?”

他单膝跪地,抱拳请命。

“伐夏之事,交由臣即可,难道陛下不相信臣能一雪前耻吗?”

安国公刚刚说完,不少大臣都跪了下来。

“臣附议。”

“陛下,兵凶战危,还请陛下坐镇中枢啊,安国公老成持重,战功赫赫,足可当此大任!”

不少文武大臣纷纷出言劝阻,希望皇帝能以国事为重,不要亲身犯险。

太子赵景琰也站了出来,他面露忧色说道:“父皇,安国公与诸位大人所言极是。”

“儿臣以为,父皇乃一国之本,当稳坐朝堂,运筹帷幄。”

“冲锋陷阵之事,交由将士们便可。”

“若是父皇不放心,儿臣愿意替父出征,纵然是当一名小卒,也算是为我北周尽一份力了。”

其他人听到赵景琰这话,都认可的点了点头。

太子仁孝,可当大任。

实际上,赵景琰的内心真正想要的却是兵权。

他很清楚自己身为太子,若是真的上了前线,怎么可能真的作为一个小卒,那北周的脸面还要不要了?

若是此次他能够带兵出征,只要能胜,那他的太子之位便能更加稳固。

想到这里,赵景琰目光悄悄地朝着自己身后看了一眼,那里站着的,是他的亲弟弟,魏王赵景瑀。

似乎是察觉到了太子的目光,魏王赵景瑀立马上前一步,抱拳说道:“父皇,儿臣也认为太子殿下说得对。”

“父皇身系天下,不可不慎。”

“太子乃是储君,亦不可轻易涉险,儿臣愿随安国公一同出征,为父皇在前线督战,定不让父皇失望!”

听到这话,太子赵景琰藏在袖子中的双手默默地握成了拳头。

他们两人知根知底,魏王之所以这样说,摆明了是打算跟他争抢兵权,他这个做太子的岂能让魏王如意?

就在太子赵景琰还想要站出来说些什么的时候,赵启却瞪了他们两个一眼。

这两个儿子心里在想什么,他比任何人都清楚。

他平日里不怎么在乎这两个儿子如何争,但是兵权却是大忌,谁都不能染指,就算是儿子都不行。

赵启缓缓摇头,目光扫过太子和魏王,最终落在安国公身上。

“尔等心意,朕已知晓。”

“但此战,非同小可,朕,必须亲征!”

赵启的语气带着一种不容反驳的霸道。

“唯有朕亲临前线,方能激励三军士气,方能震慑夏国宵小。”

“此事,朕意已决,无需再议。”

看到皇帝如此坚决,安国公和众大臣知道再劝无用,只能沉默下来。

赵启随即宣布了后续安排。

“安国公,此战朕为主帅,你便作为副将辅佐朕,你可愿意?”

安国公立马单膝跪地,“臣遵旨!”

赵启满意的点点头,“朕亲征期间......”

他的目光落在太子身上,在太子充满期待的眼神中,赵启继续说道:“便由太子监国,处理日常政务。”

太子赵景琰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喜色,但很快被他压了下去。

他恭敬地行礼:“儿臣领旨,定不负父皇重托。”

赵景琰原本还挺激动的,毕竟作为监国太子,只要他不出差错,那么他定然能得到更多大臣的支持。

可谁想,赵启接下来的话,却让赵景琰脸上的血色褪去了几分。

赵启转头,又看向了一旁的魏王赵景瑀。

“魏王,你与太子乃是亲兄弟,太子监国的时候,便由你辅佐太子,共同理政。”

“一应军国要务,需你二人共同商议决定。”

魏王闻言,脸上露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得意。

他躬身应下,“儿臣遵旨,还请父皇放心,儿臣定会好好辅佐太子,绝不会出差错的。”

说罢,魏王略显得意的看了太子一眼,随后重新退回到自己的位置上。

太子的心猛地沉了下去,如同被一块寒冰砸中,冰冷刺骨。

监国本是储君理所当然的权力。

可赵启偏偏要让魏王辅佐,更重要的是,他做任何决定都必须与魏王共同商议,这等于把监国理政的权利一分为二。

这摆明了就是对他的不信任,也是对魏王的偏爱啊!

满朝文武也都嗅到了这其中不同寻常的味道。

众人眼观鼻,鼻观心,不敢多言,心中却是思绪纷飞。

谁不知道,魏王非常的受宠,陛下对魏王的好,已经超越了寻常皇子。

甚至陛下不止一次的说过魏王类我这样的话。

魏王现在仪仗规制,已经跟太子相差无几。

更重要的是,陛下登基前的封号,便是魏王!

这一切,都像一根根刺,扎在太子赵景琰的心上。

赵景琰垂着头,宽大的袖袍下,指甲几乎要嵌进肉里。

他感到无比的屈辱和愤怒,还有一丝深切的危机感。

父皇,为什么您就如此偏爱三弟!

难道这储君之位,您真的想要换人?

尽管赵景琰的心里十分的不甘心,可他不敢表露分毫。

在强势的赵启面前,他所有的委屈和不满,都只能化作深深的压抑,埋藏在心底最深处。

赵启将下方众人的反应尽收眼底,却没有再多说什么。

他的目光再次投向南方,那深邃的眼眸中,燃烧着名为复仇火焰。

自从他知道自己的时间不多了后,便一直有一种紧迫感。

他迫切的希望自己还活着的时候,可以为北周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这样等太子登基后,便能继承他的遗愿,让北周真正的一统天下!

“今日议事已毕,退朝吧。”

随着赵启一声令下,一场席卷三国的大战,已然悄悄地拉开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