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阿姐,我中举了! > 第164章 诗兴大发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松鹤楼,一座坐落在桥边的酒楼,高三层,装潢典雅,平时多有读书人光顾。

酒楼二层的靠窗包厢里,众人酒杯交筹,气氛十分热烈。

陈及冠也相当高兴,脸上的笑容就没消失过。

虽然只是取得一个童生功名,有了去考院试的资格,也没有任何的特权,但就是特别高兴。

毕竟,这是他在科举之路上迈出的第一步,而且这一步走的十分坚实。

县试是县案首,府试是府案首,有这两个名头在,他也不用妄自菲薄。

不敢说是天下读书人之中的第一,但名列前茅应当是没问题的,想来之后的科举之路会走得更加顺畅。

“畅饮,畅饮,如此喜事,应当不醉不归。”

刘存孝性格豪放,整个人都站了起来,也不顾忌读书人的体面,不断劝酒。

被劝得最多的自然是陈及冠,谁叫他是府案首呢。

不过周云文也喝的不少,大多时候都在喝闷酒,脸蛋红的跟猴子屁股似的。

陈及冠面对他们劝酒,也是来者不拒,这副身子虽然还在发育,但已经十分强健,区区酒水,大不了就是一醉。

菜过五味,酒过三巡,众人也有些上头了。

刘存孝放下酒杯,起哄道:“府案首,值此喜鹊鸣啼,不若吟诗一首,好让我等见识一番。”

司马谨眼睛一亮,难得开口附和,“不错,陈兄,我等文人聚会,岂能少得了好诗?”

陈及冠哈哈大笑,站起身,用官话朗声道:“小二,笔墨伺候。”

包厢有一个屏风,有个小二一直就在屏风外面等着伺候,闻言小碎步朝外面走去,回来的时候已经准备好了宣纸和毛笔。

跟着一起来的还有掌柜,掌柜穿着绢布衣裳,面容红润,态度带着一丝恭敬,“童生老爷恕罪,小老儿来迟,方才得知府案首当面。”

“小老儿先祝贺公子高中榜首,祝公子往后文运畅通,早日摘取桂冠之名。”

陈及冠听了很是高兴,同样拱手,“掌柜的客气了。”

其实童生还远远不能被称为老爷,正常来说,要到举人这个层次,才能正儿八经被称呼上一声老爷。

不过普通百姓可不管这些,对他们来说,只要是读书人,就是他们招惹不起的,所以连童生都称呼为老爷。

掌柜笑笑,“公子不嫌弃小店,我自然也不敢吝啬,今日酒食,一律折半。”

陈及冠见掌柜如此上道,也不客气,“那便多谢掌柜,我将作诗一首,若是掌柜的不嫌弃,便送予你如何?”

掌柜惊喜,他本就是这个意思,连府案首都来松鹤楼吃饭,这就是最好的广告效应,以后定会有更多的读书人来松鹤楼。

当即笑成一朵菊花,“公子能留下墨宝,是我等荣幸,岂敢推辞?”

他心中隐隐也有期待,自己虽然不是读书人,但也认识字,这可是府案首,想来才华是不会差的。

小二将白纸摊在茶几上,分别用砚台给镇住。

陈及冠酒劲上头,心中壮志凌云,诗兴大发,也不多考虑,毛笔立马落在了白纸上,留下潦草随性却赏心悦目的笔迹。

司马谨凑过去,忍不住吟诵道:“纵有狂风平地起,吾亦乘风破万里!”

众人大脑像是被重锤狠狠敲中,心生恍惚之感,眼前好似浮现出狂风席卷千里,一名纶巾读书人仰天大笑,随风直上青天。

“妙!太妙了!”

司马谨面容通红,他本就是喜欢看话本的人,对这种意境最为推崇,此刻喜不自胜,对陈及冠彻底服气了。

能写出这种诗,可以一窥陈及冠内心的远大志向,远不是他能比拟的。

陈及冠哈哈大笑,随手将毛笔递给小二,拱手,意气风发:“各位兄台,见笑,见笑。”

刘存孝眼神复杂,“掌柜的,你今日算是捡到大便宜了。”

早知晓陈兄能写出这么好的诗,他就该拉着几人去自家的酒楼。

这首诗哪怕卖出去,也能卖几十两银子,要是挂在酒楼里,加上府案首的名头,收益绝对是源源不断的。

掌柜笑得脸上的褶子堆在一起,小心翼翼收起墨宝,快速转身回去。

没一会儿,掌柜的又来了,还端着一个用丝绸红布盖着的木制托盘。

陈及冠目光有些迷离,“掌柜的,你这是?”

掌柜一本正经道:“公子方才的墨宝价值千金,小老儿岂可白白收下,今日宴席,尽数算在我身上,外赠些许银白之物以及一坛女儿红,望公子莫要嫌弃。”

他说这话的时候心中也有些忐忑,毕竟有些迂腐的读书人很不喜欢黄白之物,认为是在玷污他们读书人。

他可不敢惹了陈及冠不快,这可是府案首,以后定然能考取秀才功名,甚至是举人功名,可不是松鹤酒楼能招惹的。

还好陈及冠不是这样的人,欣然接受,“掌柜的,有心了,长者赐不敢辞,我便厚颜收下。”

掌柜松了一口气,将托盘放在桌上,掀开红布,六个银锭排列的整整齐齐,看起来十分可爱。

随后掌柜又将一滩女儿红放在了桌上,后退着离开了包厢。

经过这么一打岔,众人也稍微清醒了一些,刘存孝问道:“陈兄,不知往后将在何处求学?”

“不出意外,应当是在宁县的县学。”

刘存孝没听到宁县,叹一口气,“可惜我能力不够,不然便可将你举荐到府学。”

陈及冠拱手,“多谢刘兄好意,能在县学就读,小弟已十分知足。”

刘存孝摇头,“为兄是舍不得你,此去一别,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再相见。”

虽然接触才几天,但陈及冠却格外合他眼缘。

陈及冠笑笑,“刘兄乃是真性情之人。”

“不若今晚到我府中去做客?我几人抵足而眠,彻夜畅谈?”刘存孝提议。

陈及冠眼角抽了抽,连忙婉拒。

古代的读书人就是好这口,以此显示亲切,但他是真不喜欢这样。

“好吧,不知陈兄何日归家?”

“明日便回。”

“祝陈兄一路顺遂,再见之日,你我二人,皆功成名就。”

“借刘兄吉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