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月瑶心底那根名为感动的弦,在这一瞬被狠狠拨动,情绪如决堤的洪水般汹涌而出,再也无法绷住。
徐姨娘啊,她真的是这世间顶好顶好的人。
在这黑暗如深渊般的绝境之中,江月瑶真切地感受到了女孩与女孩之间那纯粹而又炽热的情谊。
这份情谊没有丝毫的功利与算计,有的只是彼此的关心、扶持与守护。
江月瑶什么也没说,只是轻轻走上前,张开双臂,紧紧地抱住了徐姨娘。
她声音微微颤抖,带着一丝哽咽,轻声说道:“徐姨娘,谢谢你。”
“我叫徐京雪。”徐京雪也缓缓回抱住她,声音轻柔而舒缓,“你呢,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江月瑶。”江月瑶抬起头,看着徐京雪已经恢复许多的面容。
“真好。”徐京雪轻轻拍了拍她的背。
最终,江月瑶还是带走了小翠和徐京雪。
小小的清晏院越来越多的人,她又不得不扩建清晏院。
徐京雪的身体状况每况愈下,已然不能再继续拖延下去了。
回到自己的院子后,江月瑶没有丝毫的犹豫立刻打开了积分商城找到了解毒所需的液体。
按照治疗方案,需用5%溶液进行肌肉注射,每日两次;同时,还要以二巯丁二酸钠进行静脉注射,一日一次,整个疗程需要持续六天。
除此之外,为了让徐京雪能更好地排出体内的毒素,还得让她大量地饮用牛奶、食用蛋清。
江月瑶的积分商城里倒是有现成的奶牛和牛奶,可一套用于水银解毒的治疗道具,几乎花光了她仅有的几分积分。
牛奶成了个大难题,只好惦记上了家里饲养的两只母鹿。
鹿奶……也不是不行……
裴衡又一次不告而别,只留下了绝尘。
没了裴衡,钱多多倒是乐得自在,她一直追问绝尘裴衡的身份,绝尘虽然宠溺钱多多却绝不可能多说裴衡半句。
江月瑶每日的生活忙碌而有序,除了按时给徐京雪输液,悉心照料她的病情,其余的事务便都放心地交给了小翠去处理。
小翠聪慧伶俐,做事又细致妥帖,把各项事情都安排得井井有条。
整个清晏院又恢复到以往的宁静。
只是距离江月瑶答应去接苏玉真,已然过去了好些日子。
若不是裴大郎及时提醒,她差点就将这件重要的事抛诸脑后了。
于是江月瑶带着裴大郎牵着照雪,一同前往将苏玉真接了回来。
苏玉真踏入院子,一眼便看到了江月瑶让裴大郎临时搭建的桑蚕室,满脸的震惊与难以置信。
这桑蚕室实在是太过简陋了,几块破旧的木板随意拼接,再搭上密密麻麻的叶子当作遮蔽。
虽然此处倒也有其得天独厚之处,夏季的时候,这里依山傍水,四周绿树成荫,并不会让人觉得酷热难耐。
可是冬季寒风凛冽,如此简陋的环境,又如何能养得活那些娇嫩的蚕宝宝呢?
更何况江月瑶拿出来的是天霜玉蚕,比普通蚕宝宝要更加娇嫩珍贵。
苏玉真深吸一口气,让自己那翻涌的情绪平复下来,可脸上原本强撑着的表情却怎么也绷不住了。
她望着江月瑶那一脸“献宝”般的模样,嘴唇微微动了动,沉默了许久许久,脑海中不断思索着该如何开口,才能既不伤了和气,又能把问题说清楚。
终于,她缓缓开口,“江夫人,不是我故意挑刺,只是这蚕室……是否有些过于简陋了?”
江月瑶正待回应,还没等她张嘴,脑海中系统的嘲笑声便如炸雷般轰地响彻开来,“宿主,你这也太搞笑了吧,哈哈哈!”紧接着,一副全息投影“唰”地一下出现在她眼前。
系统那带着戏谑的声音再次响起:“瞧瞧,这可是皇家的蚕室,蜀国的哦!”
只见全息投影中,一座规整又气派的蚕室清晰地展现出来。
标准蚕室有着严格的要求,开间不能少于4.5米,净高不得低于3.5米,进深要达到9米,上顶还得有灰幔覆盖,地面要么是光滑的地板,要么是坚实的水泥地。
蚕室一般还分好几种类型,有平房蚕室、二层楼房蚕室,甚至还有三层楼房蚕室。
结构也是多种多样,或是砖木结构,或是泥墙结构,也可能是砖砌拱顶结构。
而且功能划分也十分细致,有小蚕室,专门用于幼蚕的精心饲养。
有大蚕室,供成蚕茁壮成长。
还有上蔟室,那是蚕宝宝结茧的地方。
另外还有附属室,像贮桑室之类的,用来存放桑叶等物品。
江月瑶在识海里无奈地拨弄着全息地图,再瞅瞅自己亲手搭建的那三间临时窝棚,四面透风,和那全息投影里的皇家蚕室一对比,简直就是天壤之别。
她的脸上瞬间布满了黑线,尴尬得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裴大郎拍了拍江月瑶的肩膀,“阿娘,莫要担心,这蚕室只是临时的,我们还能扩建。”
她不好意思地对苏玉真说道,“苏夫人,您别担心,天霜玉蚕和普通的蚕不一样,对环境的要求不那么高。”
对水的要求极高,必须用灵泽的水浸泡过后的桑叶才可以喂养。
“这蚕室只是暂时的,我还在让人扩建。”她没有说出口,“您还不了解天霜玉蚕。”
苏玉真愣了好久,才点头,她的确不了解天霜玉蚕。
却也被天霜玉蚕给惊艳到了,方才江月瑶说了,它对环境的要求并不高。
“嗯,如此一来,便全凭夫人吩咐了。”苏玉真微微抬眸,目光落在那略显简陋的蚕室上,神色淡淡,却透着几分信任。
“苏夫人,您比我年长,称呼我月瑶即可,不用这么客气。”她一边说着,一边优雅地抬了抬手。
守月会意,立刻转身,将新寻来的蚕农带了上来。
这一次江月瑶一共招聘了五位蚕农,皆是附近家境贫寒的女子。
其中,还有特意前来投靠她的牛素云。
对于牛素云的两个孩子,江月瑶也早已做好了安排,将他们送去了明德学堂接受启蒙教育。
平日里,只有到了下课时间,牛素云的女儿李招娣才会赶回来,帮着母亲一起纺织麻布。
以工代赈,以劳力换生机与温饱,这,是她始终秉持、一以贯之的坚定理念。
在她看来,给予他人自食其力的机会,远比单纯的施舍更能让人挺直脊梁、重燃希望。
就拿牛素云一家三口来说,尽管他们签下了卖身契,可她从未有过一丝一毫苛待之举。
牛素云一家的吃穿用度,皆是依照守月的标准来安排。
守月作为她身边得力的亲信,生活待遇自然不差,她让牛素云一家享受同等待遇,足见其宅心仁厚、一视同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