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家华选择急流勇退,在这个时候全面卸任所有的职务,对于年学成来说,失去这样一棵参天巨木的庇护,自然不是什么好事情。
然而站在黎卫彬的角度,有些事情却不能只看眼前。
人性就是如此。
即使是到了年家华的身份和地位,很多东西其实仍然难以彻底跟自己的理性思维割裂。
就比如这一次选择全身而退,自己这位妻长辈终究还是选择把仕途最后的光和热倾洒在了自己的儿子身上。
能在官场走上高位,当然不会是聋子和瞎子。
年家华卸任。
年学成更进一步。
这既是一种利益上的妥协和交换,同样是一种托付。
年学成自然也看出了这一点,所以话筒里的声音明显有些低沉,情绪也十分低落。
黎卫彬了解自己这位妻老表,以年学成的性子,骄傲了一辈子的一个人,最后还是以这样一种方式去实现仕途上的晋升,心底自然有着太多的无奈。
“恭喜就不用了,这有什么值得恭喜的。”
“反倒是你,书记市长一肩挑,当年松丰两地的干部,恐怕谁也料不到你会走到这一步。”
闻言黎卫彬也不好说什么。
何止是松丰两地的干部,恐怕年学成同样如此,甚至心里的震撼来的更为剧烈。
两人早年相识,打一开始就有着不错的印象,当年第一次跟年学成见面的时候,自己这位妻老表已经是即将出任区县常委副县长的明日之星,再加上有年家华这样一个老子,恐怕没有人会认为年学成的仕途会受挫。
然而事实却正好相反。
这些年自己在官场高歌猛进,年学成却蹉跎多年,一直到调任贵南之后,才算是真正熬出了头,塑造出了自己的路子。
可惜时间不等人。
官场上,一步落后就是步步落后。
当然,38岁的县委书记,年学成还有机会,最重要的是在贵南他找到了自己的准确定位,这一点恐怕比担任一个县委书记更有价值。
“不说这些了,姨夫那边现在是什么打算你知道吗?”
“是留在西江,还是回江南老家?”
没有继续跟年学成讨论工作的事情,黎卫话锋一转问及了年家华卸任后的生活安排,然而年学成一开口反而把黎卫彬自己给吓了一跳。
“去贵南?”
“这我倒是没考虑到。”
黎卫彬当然没考虑到。
毕竟以年家华的身份,不管去什么地方恐怕都是个麻烦,去贵南更是如此。
不过他显然误会了年学成的意思。
“你别想多了,只是来贵南看看孩子,最终恐怕还是要回江南的,他们这个年纪的人,故土难离啊。”
“不说我了,你这次履新,恐怕今年过年又不能回丰水了吧?”
听到年学成问了跟林清泉差不多的问题,黎卫彬也很无奈,不过这个事情他的确还没有明确的想法。
虽然过年的时间近在眼前,但是年学成说的对,这一次他履新书记职务,很多事情的确忙得脱不开身。
九原市当然有九原市的特殊情况,以往有许平洋坐镇协调,很多问题其实他更多的是充当一个执行者,现在身份骤然转换,可以说是事必躬亲的关键时刻,哪能说走就走的。
“看情况吧,不过大概率是要留在九原了。”
“等明年开春了再看看有没有时间回去一趟吧。”
想回江南的心思黎卫彬其实一直都有,岳父程先前的祭日是3月18号,不知不觉老头子离开也两年了,人生有些事情真的是人力难为却又想去尽一份心。
自己这个岳父,在官场上对他黎卫彬其实并没有什么助力,然而毕竟是翁婿之间,很多事情到了这个时候已经完全沉淀进了心里。
“行,那就不跟你长聊了,有空再联系吧。”
“对了,还有个事情要跟你说一声。”
“唐市长已经不在宜山这边任职了,前段时间刚刚公示结束,这一次他是调任省办主任,算是高升了。”
突然从年学成嘴里听到这么一个消息,黎卫彬倒是有些意外,不过细想一下也就释然了。
唐纪诚在他认识的那一拨同学里面,年龄其实算是偏大的,比他年长的只有西江的严志军,严志军是60年的干部,也已经55了。
但是严志军前年就已经调任赣江市市长,卸任之前恐怕还能出任一届地市书记的职务。
同为60年代出生的干部,唐纪诚51的年龄调任贵南省府办主任,不能说潜力很大,最起码也能走一条不弱于严志军的路子。
实事求是地说。
在当初一起参加培训的几个熟人里面,唐纪诚其实是为人最为稳重,可惜还是那句话,时间不等人啊。
已经迈过了五十这个坎,还在厅局级干部的位置上积累资历,这其实就是一种很残酷的现实,后续的路虽然还能走,但是已经有了明确的局限。
相比之下,漠北这边,这一次提任省委秘书长的鄂山市委书记陈衍涛无疑才有更大的潜力和更多的可能。
陈衍涛跟湘南的陈进才是同一年的干部,都是70年出生,还不到五十周岁。
但是陈进才仍然在东陵市委副书记的位置上熬资历,而同年的陈衍涛却已经一步迈入班子序列,这就是天壤之别。
……
2月15号。
年前的最后两天。
紧随着陈衍涛的任命正式下达,漠北终于完成了年前的最后一轮人事调整。
这一次刘健鸿的离世,的确对漠北官场造成了巨大的影响,相比于青山经济发展的定位,人事问题自然是重中之重。
在陈衍涛被任命为省委秘书长之后,省发改主任杨仕宏随之调任鄂山市委书记一职,紧接着立即就被任命为省委常委。
这个任命一出,鄂山市的地位瞬间就被提升到了一个令人艳羡的地步。
然而透过这一次的人事调整,黎卫彬却看到了一些不一样的东西,毕竟作为漠北的第一大经济市,先后两任书记进班子,这就足以说明漠北省委层面推动经济转型和发展的决心之强烈。
而另一侧。
争论了数月之久的青山市市长人选也终于落幕。
只是最终出任市长的人选却完全超乎了所有人的预料,包括黎卫彬。
这一次青山市的问题显然不止引发了漠北决策层的关注,也触发了更上级领导的注意力。
所以最终出任青山市长的,竟然并不是漠北本地的干部,而是从东海市远道而来的费东林。
这位费市长在调任青山之前,曾先后在东海市属企业单位担任科级、处级领导岗位,后来出任地区副区长,市政府办公厅副主任,象山区区委常委,副区长,副书记,以及区长等职务,机关和基层的工作经历都非常丰富。
这一次调任青山区,摆明了是要引进沿海地区的新思路和新观点,只不过在黎卫彬看来,漠北或者说李真的这种想法,未必就真的能奏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