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对于黎卫彬来说,常务副县长这个角色必然会导致他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全县的工作上面来。
好在葛宏伟跟林清泉都明白当务之急松和县的主要任务是什么,所以在工作分工上面,他仍然是以经济工作为主,重中之重的则是柳南镇。
“维良啊,窑厂那边最近有什么动作吗?”
柳南镇。
书记办公室里。
冷不丁地听到这么一句话,谢维良心底暗想窑厂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
因为黎卫彬的语气显得十分平淡,平淡中似乎还带着一丝不悦。
其实谢维良的感觉还是对的。
黎卫彬的确不是很满意柳江这个厂长最近一段时间的表现。
要知道,要搞绿色产业到处都要用钱。
别看丰水投资公司那边现在手里拿着几百万的款子,但是盖大棚,补贴,人工劳务等方面全部都是花钱的祖宗。
这笔钱虽然是丰水投资来出,但是配套的公路网、水利设施等基础建设却要靠柳南镇自己解决。
绿色产业在短时间内盈利是很难的,最起码也要一年以后。
按照葛宏伟的意思,整个柳南镇最大的资金来源就是柳南窑厂的利润以及柳南镇的税收。
然而眼下已经到了年末,明年整个农业将要迎来一次历史性的变革,到时候缺少农税这一块的收入,他们会更加拮据。
至于商业税收…说的不好听一点,柳南镇的商业几乎是一片空白。
在这种情况下,柳南窑厂的经营好坏将会直接关系到钱袋子的问题。
“领导,窑厂那边目前应该没有什么大的动作。”
“此前大林跟下湾那几个村的补偿款已经到位了,眼下厂子里正在全力恢复生产,不过进度不是十分好。”
“那进度不好的原因是什么?”
点了根烟。
黎卫彬也没抬头,而是直接反问道,谢维良顿时就愣了愣神。
不过仅仅是沉思了片刻就立即回答道:
“主要还是业务方面。”
“此前窑厂的业务有很多虚报的数据,这次清查整顿后,窑厂那边重新梳理了业务市场,从书里的结果来看,现存的业务量还不到之前石木生等人虚报的一半。”
“另外人力方面,有超过30%的数字都是虚报的,仅仅是这一块就亏空了不少。”
砰地一声。
黎卫彬突然一巴掌拍在桌子上,谢维良顿时也不敢说话了。
实际上这个数据此前就已经给黎卫彬汇报过一次,当时针对这个问题,黎卫彬就已经发了一次火,但是现在提起来他仍然难免火冒三丈。
原因无他。
就是因为石木生等人太无法无天了。
一方面虚报窑厂的业务指数,营造虚假繁荣。
另一方面使用各种手段做假账,侵吞窑厂的资产,手段可以说是无所不用其极,就譬如谢维良刚刚说的人力问题。
在柳南窑厂,此前竟然清查出来有将近三成的人员吃空饷,这钱最后进了谁的口袋自然是一目了然。
只不过可惜没收的这笔钱现在已经进了县财政的口袋,柳南镇这边肯定是拿不回来了,否则倒真是一笔巨款。
其他的人不说,仅仅是张涛涛个人就非法所得近300万,其余的像刘福生、黄伟中以及杨宇等人加起来只多不少。
如此巨贪之辈,杀头都不为过。
“你告诉柳江,让他放开手脚去干,他去窑厂是让他去盈利的,不是让他去做守成之将。”
“他柳江要是干不好这个厂长,那就换人,柳南镇没有这么多的时间让他去慢慢稳住局面。”
“另外,你让他联系丰水县那边,放着家门口的业务不干,他柳江能干好这个厂长?”
重重地敲了敲桌子。
黎卫彬当然有脾气。
窑厂的主营业务是什么?建筑材料!
现在整个松和县乃至方圆百里之内,什么地方的建筑市场最红火?
丰水县!
其实之前他去丰水考察的时候就注意到了这个情况。
目前整个丰水县都在大兴土木,其中最明显的就是民房,尤其是九城跟河塔两镇。
绿色产业布局两年多,如今到了增收的时候,基层群众手里有了余钱,第一件事情基本上都是在盖房子。
他预计在未来的十年内,这个市场都将会是无比庞大的。
柳南窑厂作为地区性实力最强的窑厂,如果连这个动向都找不准的话,那柳江这个厂长确实要换人。
被黎卫彬耳提面命了一通,谢维良也不敢反驳什么。
困难嘛窑厂当然有困难。
但是现在整个柳南镇就没有不困难的单位,连他这个镇长都愁得睡不着觉,窑厂当然也没有退路。
柳江如果在这道坎上迈不过去,纵然是他谢维良也帮不了自己这个老朋友。
……
忙碌之中时间总是过得飞快。
眨眼间的功夫就已经是1月中旬。
连着几天时间,黎卫彬都在柳南镇下面的各个村里调研工作。
在落实任务方面,谢维良这个镇长的严谨和认真程度并不逊色于当初在河塔镇的陈晓华。
而且相比之下,现在的谢维良在魄力上要远超当初还没有机关工作经验的陈主任。
1个半月的工夫,柳南镇下辖的数十个大队、村,将近6万多的人口已经统筹为11个行政村和3个镇社区。
在这项工作上,谢维良花的工夫很足,取得的成果也很大。
与此同时,全镇除了三个社区以外,在陈晓华不遗余力的推动下,其他的11个行政村已经全部完成了绿色大棚前期的各项工作。
相比于丰水县的河塔镇,柳南镇这边的地势更加平坦,全镇之内几乎没有山地地形,跟相邻的九城镇类似。
这也是当初陈正清参加揭牌仪式的时候,当场询问黎卫彬为什么九城镇更合适但是没有选择九城镇开展绿色产业试点的原因。
有这种得天独厚的条件,柳南镇这边的各项工作比之当初的河塔镇,无论是工程的进度还是施工成本都有极大的优势。
“我再强调一遍,这一次推动绿色产业在我们柳南镇落地,对我们柳南镇来说是一次巨大的发展机遇。”
“各村各单位都要把工作落实好,个人要清楚自己的工作任务。”
“尤其是各个联络人,要把联络工作当成是推动事业发展的重要抓手。”
17号一大早。
结束连续四天的工作调研之后,黎卫彬第一时间就在柳南镇主持召开了产业工作的阶段性会议。
推迟了一年多的绿色产业方案终于落地,对于当地的群众而言无疑也像是打了一次强心剂。
为了推动工作保质保量地落实,柳南镇这边按照黎卫彬的指示落实了联系人制度。
按照规定,镇政府副科级及以上的干部,每个人都要联系至少两个村或者社区开展工作。
包括黎卫彬自己也联系了大林村和镇政府所在的八里社区。
除此之外。
镇政府各个办公室也要归口到各个分管领导那边,负责具体的联系工作。
当初这个制度一下达,不少人都是叫苦连天。
后来风声不知道怎么传到黎卫彬耳朵里去了,他这位黎县长随即就调整了两个人的职务,这一下子整个柳南镇政府都变得鸦雀无声。
……
松和县长途汽车站。
在距离汽车站入口不远处的水果摊边上。
一道高高瘦瘦的人影正裹着一件黑色的大袄站在路边上跺着脚,时而抬起手腕看看时间,时而张望着不远处的方向。
如果不是非常亲密的人,恐怕即使是当面也没有几个人能认得出来这个浑身裹得严严实实,脖子上还围着围巾,大冷天还带着一副墨镜的年轻人就是松和县的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
其实黎卫彬提前半个小时就到了车站这边,然后就一直在外边干等着。
一直到将近11点钟的时候,看到一辆从省城过来的大巴车缓缓开进了汽车站,他这才跺了跺脚朝出口那边走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