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烽烟四起:逐鹿天下 > 第一百七十四章 公输台力排众议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一百七十四章 公输台力排众议

当今天下,有四大霸主国雁国、坤国、昌国云国,还有八个强国莫国、荆国、寒国、离国、顺国、川国、金国、石国。

天下诸侯不臣之心已经非常明显,四大霸主国君主甚至想要与大乾天子平起平坐,更甚至有的还自称为王。

八个强国虽然不臣,但明面上还是尊大乾的共主名声,但真心拥戴并听从调配的国家少之又少。

如果真如太宰公输台所言,能得到荆国的拥戴,确实对于大乾有利。

这时,一旁的太傅吉秉站出反对道:“天子,此事不妥啊。

那荆国张邺虽统一了荆国,但其出身草根,背景复杂。

我们若轻易册封他为君上,给予如此高的称号,万一他日后生出异心,反噬大乾,那可如何是好?”

公输台反驳道:“太傅此言差矣。

如今寒国危急,若不借助荆国之力打破联盟,寒国恐有亡国之危。

至于张邺的野心,我们可在合作过程中加以制约。

若因惧怕其野心而放弃合作,只会让局势愈发糟糕。

再者说利用张邺的同时,我们也可派遣使者前往离国,再次劝说旦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说明其中的利害关系。

若能说动离国脱离联盟,那这雁、离联盟便不攻自破。

离国那边,虽不能保证劝说一定成功,但尝试一番总比坐以待毙要好。”

见天子若有所思,公输台继续道:“那张邺能在荆国那般复杂的局势下统一全国,靠的是仁人志士的相助以及自身的谋略与威望。

他深知如今的局面来之不易,若他敢对大乾不敬,不仅会失去荆国子民的支持,也会遭到天下人的唾弃。

而且我们可以通过盟约对其进行约束,派遣使者监督其言行,确保他不敢有丝毫违背大乾之举。”

卿士康裕也说道:“再说,如今天下诸侯本就对我大乾时有不服。

若我们能成功拉拢荆国,让其成为拥护大乾的表率,足以震慑那些心怀叵测之人。

若是因惧怕可能出现的风险而放弃这个机会,岂不是让其他诸侯看笑话?

也显得我大乾太过怯懦。”

夏嵇听完双方争论,点头道:“公输台所言有一定道理。

当下局势紧急,寒国不容有失。

当下局势,荆国若能为我大乾所用,利大于弊。

只是这册封之事,还需谨慎行事。

太宰可有何具体操办的建议?”

公输台说道:“天子放心。微臣以为,可先派遣使者前往荆国,向张邺传达我大乾的意愿,表明愿意册封他为荆国君上并赐予荆武公称号,同时告知他需签订盟约及相关事宜。

待张邺回应后,再择吉日正式举行册封大典,昭告天下。”

夏嵇点头道:“好,就依太宰所言。此事交由太宰全权负责操办,务必确保万无一失。

朝中其他大臣也需配合太宰,共同做好此事。”

在大乾朝都殷都的一处破旧屋内,气氛显得格外沉闷。

前宋仆射王相如坐在一张破旧的木凳上,面容憔悴,但眼神中却依旧透着一股执拗与坚定。

身旁仅剩的侍从小李小心翼翼地说道:“大人,如今这日子实在是艰难。我们带来的盘缠都快用尽了,这衣食住宿都要自行解决,往后可如何是好啊。”

王相如微微皱眉,说道:“小李,莫要这般消极。我等此次前来,是为了求见天子,为张元帅谋求正统之名。如今虽遭遇诸多困难,但只要我等坚持下去,定能见到天子。”

小李叹了口气,道:“大人,我们也多次求见太傅吉秉和太宰公输台两位朝中大臣,可他们都不给予机会,多是冷处理。

如今更是连大乾王朝的重臣都见不到了,我们这样下去,怕是连这破屋都租不住了啊。”

王相如站起身来,踱步几步,说道:“我深知其中艰难,但张元帅对我等寄予厚望。

他带领大荆完成一统,若无正统之名,恐日后诸事难行。我等既已承担此事,便不可半途而废。”

另一位侍从小赵说道:“大人,还记得我们初到殷都时,还抱着一丝希望。想着凭借大人您的身份与口才,定能顺利求见天子。

可如今,这希望越来越渺茫了。”

王相如陷入回忆,缓缓说道:“是啊,初来之时,我以为可以面见天子,并向天子说明情况,求得册封并非难事。

却未曾想,这大乾朝堂之中,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涌动。”

小李问道:“大人,为何太傅吉秉和太宰公输台二位大臣不愿见我们呢?”

王相如分析道:“或许他们各有考量。吉秉太傅掌管朝廷教化之事,对此事可能顾虑较多。

而公输台太宰,需权衡各方利益。他们或许是想先看看张元帅的诚意,或是担心此举会引起其他诸侯的不满。”

小赵担忧地说:“大人,那我们这样一直等下去,何时才能有机会面见天子啊。”

王相如坚定地说:“我相信,只要我们持之以恒,总会有机会的。说不定哪天天子回心转意,或者有其他转机出现。在这之前,我们只能节省度日,保存体力。”

就在这时,外出打探消息的侍从小王匆匆归来。

小王喘着粗气说道:“大人,外面有传闻说,张元帅在大荆甚得民心,如今大荆一统,百姓们都对他歌功颂德。”

王相如眼中闪过一丝欣慰,说道:“看来张元帅在荆国的努力没有白费。这是我们的一个机会,若能将此消息传入天子耳中,或许能让天子对张元帅另眼相看。”

小李疑惑地说:“大人,可我们现在连王宫的大门都进不去,如何能将这些消息传给天子呢?”

王相如思索片刻,说道:“我们可尝试写信给宫中的一些旧识,或者通过其他官员间接传达。虽然希望渺茫,但总归是个办法。”

小赵说道:“大人,听说那公输台太宰近日奔走雁离寒三国,有人说他在为寒国的事情奔走非常不顺利,但最近又回来了殷都,或许我们可以再试着去求见他。”

王相如点头道:“嗯,明日,我们再前往公输台太宰的府邸,即便吃闭门羹,也要试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