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重生2001,我能掌控生死 > 第354章 相术大成,太清神鉴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54章 相术大成,太清神鉴

“谢谢!”

李奕微微一笑,捧着典藏版【太清神鉴】,爱不释手地翻阅起来。

他一边翻看,一边用神念扫描,先将书中的内容全部记住,储存在脑海中的知识宝库,再慢慢研究。

书中记载,在华夏传统文化史中,术数是一种值得重视的文化现象。

就大处而论,术数不仅与华夏文明的起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与华夏历史的发展,朝代的更替,社会的变化,也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如史籍所载的黄帝战蚩尤、刘邦斩蛇起义、朱棣定都燕京等,都与术数密切相关。

就小处而论,术数与人们的文化生活,息息相关。

如看天气阴晴用占星术,定婚姻嫁娶吉日要用择吉术,建筑房屋要用堪舆术,给人取名要用五行术,论人之富贵寿夭要用相术等。

术数不仅渗透到人们日常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还深入到了人们的文化意识之中。

相术是术数的一种,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

现代科学对于人的形相与性格、疾病等,进行多方面的研究,证明了华夏传统相术文化所固有的价值。

收录于【四库全书】子部的术数类中的【太清神鉴】,被公认为华夏传统相术学的集大成之作。

相术不同于流弊甚大的占卜、巫蛊或符应,它的理论源于古代的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华夏古代相术理论认为,人与自然宇宙、社会事物,是一种对应同构的关系,二者同源同理,同步消长,共同构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

其根源于天人合一的理论,显而易见。

另外,相术以华夏传统医学为基础,根据阴阳、五行学说,结合人的形相、气色的好坏,来测断疾病,并据此进行吉凶和富贵贫贱的推断。

实践证明,根据人的气色,是可以诊断相应的病源,从而治疗人体疾病的。

【太清神鉴】这部书,纲目分明,结构清楚,先总论,后分论,每篇又详分若干条目。

作者重视阴阳赋形、天地造化、五行生克之理,相法则重骨法、气色、精神。

书中有论,有歌,便于理解掌握,在我国相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可以为研究传统文化提供参考。

【太清神鉴】从手纹、面相、骨骼等方面,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还有一些其他相书,所没有涉及的内容,如:卧姿、吃相、眼神、语音调和脚步的急缓等。

李奕研究【太清神鉴】,并不是为了宣扬相术学中的宿命论等糟粕思想,而是考虑到相术在华夏传统文化传承中,曾占据过的重要地位。

以【太清神鉴】为代表的历史古籍,都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

现在他翻阅的,就是以【四库全书】文渊阁本中的【太清神鉴】作为底本,结合其它不同版本,对全书进行精心点校,是最权威的版本。

………………

四库全书,是华夏历史上最庞大的一部官修百科丛书。

清乾隆年间,经过翰林院纪晓岚、戴震、姚鼐等400余位名人学士,历时十载,精心甄选与编订而成。

全套丛书,卷帙浩繁,分为经、史、子、集四部,汇集了从先秦到清代前期的重要典籍,共收录图书3503种。

基本囊括了古代重要典籍,保存了文、史、哲、理、工、医等几乎所有学科的源头和血脉,也开创了华夏书目学之先河。

它是中华传统文化最丰富、最完备的集大成之作,具有无与伦比的文献价值、史料价值、文物价值与版本价值。

“四库”之名,源于初唐。

初唐官方藏书,分为经、史、子、集四个书库,号称“四部库书”,或“四库之书”。

承唐之传统,【四库全书】同样分为经、史、子、集四部,每部之下都有不同的类别,每类之下再有“属”,共计44类66属。

它基本上囊括了,当时社会上流布的各种典籍与着述,被视为古代图书乃至传统文化的总汇。

成书之后,四库全书被作为国家正统、民族根基的象征。

它也成为华夏乃至东方读书人,安身立命、梦寐以求的圭臬,以及后代王朝维系统治、宏扬大业的“传国之宝”。

………………

在【太清神鉴】的序言中提到,自古以来,人们就认为,至高无上的神,是没有具体形态的,通过创造万物,来体现自己的存在。

同样地,至高无上的道理,也没有固定的方式,但它推动着万物运转,发挥着无穷的作用。

在宇宙混沌未分的时候,一切都沉浸在一种纯粹的气态之中,随着太极的分化,天、地、人三才各自定位,形成现在的世界。

阴阳二气没有偏见,顺应万物的生长规律来滋养万物。

天地也不刻意作为,而是辅助万物的本性,使其成熟。

人类生活在天地之间,虽然禀受了五行(金、木、水、火、土)的精华,成为万物中的佼佼者,但在人类还未成形的时候,就已带着美恶、吉凶的潜能。

所以,当人类出生的时候,天地并没有在其中,施加什么巧妙的手段,一切都是顺应时节、遵循规律、辅助自然的结果。

古代圣贤在观察人的时候,会先看他的形貌,通过观察形貌,就能了解他的性格。

了解性格后,就能完全了解他的内心。

了解内心后,就能知道他遵循的道理。

观察形貌,可以分辨善恶;了解性格,就能显着地看出吉凶。

相传,古代圣人降生时,会带来瑞相。

而那些贤愚、寿夭的区别,就像看手掌纹路一样清晰,一丝一毫,都逃不过观察者的眼睛。

所以,通过观察形貌和神态,来预测命运的学问,就这样兴起了。

这方面的书籍,非常多,论述也非常繁杂。

从许负、袁天罡、陶弘景、李淳风这些人之后,相关的着作更是数不胜数。

他们都在深入探究这门学问,得到了非常精妙的见解。

但因为各种原因,他们的说法有时相同,有时不同,这让学习者很难把握一个统一的准则。

【太清神鉴】的作者,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潜心研究这门学问,考察古代的事例,验证现在的现象,发现无一不灵验。

于是,他离开了隐居的林屋洞,下山三年来,广泛搜集古今资料,深入研究其中最玄妙的道理,最终集成了一本书,就是【太清神鉴】。

这本书的名字,意味着它至高至大,至明至亮,没有什么形貌,是它不能鉴别的;至清至澈,至明至莹,没有什么是它不能分辨的。

虽然它不能改变天地赋予人类形貌的奥秘,但已经足够帮助人们,了解自身或他人的性格和命运。

………………

文中提到,如果一个人的形貌显得清奇古怪,那么这种特征,必须与内在的神采和气度相结合,才会有意义。

如果内在的神采和气度不佳,那么这些特征反而会显得孤陋、尘俗、贫寒或轻浮,不能算是好的相貌。

相反,如果一个人的相貌,既清澈如寒冰,又奇特如美玉,既有苍岩老松的沉稳,又有泰山磐石的坚定,那么他在人群中,就会显得与众不同。

这种清奇古怪的相貌,就是贵相。

拥有这种相貌的人,通常需要有超人的德行修养,才能成就一番大事业,声名远扬。

接着,文中列举了五宽、五短、五慢、五露、五急和五藏的特征,这些都是根据人的不同部位和表现,而划分的。

五宽指的是,气色好、行坐端正、饮食适量、言语得体、喜怒适度,拥有这些特征的人,通常会有远大的前程。

五短指的是,指头、手、足、胫(小腿)、身等部位短小,这样的人通常属于中等水平。

五慢是指,神态、性格、情感、气息、行为都显得缓慢,这样的人可能会长寿,但成就来得较晚。

五露是指,眉毛、耳朵、鼻子、牙齿、眼睛这些部位,外露明显,这样的人往往性格清高、孤傲,但也可能因此显得特别、尊贵。

不过,如果神态外露太过,可能会有夭折的风险。

五急是指,神态、气息、性格、皮肤、骨骼,都显得急躁,这样的人可能会早年夭折。

五藏是指,眼睛藏神、言语藏声、脸面藏色、思考藏息、听声藏气,拥有这些特征的人,往往地位尊贵,前程远大。

最后,文中还提到了“五恶杀”,是五种不吉利的相貌特征。

比如,两眉短尖、眼睛常含泪水,可能是暴毙之相。

鼻梁折断、鼻尖弯曲、眼神斜视,可能是自杀之相。

眼睛发黄、说话合不拢嘴,可能是不祥或死亡之相。

肌肉横生、行为放荡,可能是凶暴之相。

眼睛有赤筋、眼神反常,可能是猝死之相。

当然,这些都只是古人的看法,仅供参考,并没有科学根据。

看完【太清神鉴】之后,李奕决定带着敖鸾、小秋和悟空,四处游历。

一方面,自然是做各种冥捕任务,将那些地狱逃犯送进山海界,交给七妙人驯服。

另一方面,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观察人们的相貌,深入研究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