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火光之中,李光焰一眼看见执失怀恩。两人仿佛心有灵犀,不约而同来到阵前。

“执失怀恩,别来无恙?”李光焰手持银枪,好整以暇。

执失怀恩无意寒暄,只道:“你根本没有在沙漠里失踪,这一切,都是你的诡计!”

到了这时,他哪里还不明白,他和阿史那贺,都被李光焰骗了。

“兵不厌诈!”李光焰神色淡然,“何况,敌众我寡,只能出奇制胜。”

执失怀恩冷声道:“你和高楷一样,诡计多端。”

李光焰笑了笑:“我大秦皇帝虽用计谋,但每逢大战,必身先士卒。”

“自起兵以来,不知多少次冲锋陷阵,浴血厮杀,方才建立大秦基业。”

“因此,全军将士,无不心悦诚服。”

“反观你家可汗,不发一箭便逃之夭夭,置数万儿郎于不顾,有何颜面做三军统帅?”

执失怀恩哑口无言,忽又恼羞成怒:“嘴皮子厉害算什么本事,手底下才见真章!”

话音未落,他一夹马腹,持槊杀来。

“来得好!”李光焰怡然不惧,挥动银枪倏然迎上前去。

“铿!”枪、槊交击,迸发出一声声锐鸣,刺人耳膜。

让人惊讶的是,两人斗得旗鼓相当。

李光焰暗赞,昔日突厥第一大将,果然不同凡响。即便数年过去,一身武艺也未见稀疏,反倒越发老练。

殊不知,执失怀恩更为惊叹。李光焰与夏侯敬德齐名,为高楷左膀右臂,即便秦国将星如云,也遮不住两人光辉。

如今一战,确实名不虚传。

两人斗了数十回合,仍不分上下。然而,李光焰越战越勇,执失怀恩却心生退意。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阿史那贺这个可汗逃跑,西突厥士卒本就大乱,斗志全无,全靠他一人撑着。

虽有数万之众,却如一片散沙,竟比不过区区五千秦军。

更让他焦急的是,再拖延下去,秦军主力兵马必然杀来,届时,他将陷入重重围困之境地,那就插翅难逃了。

李光焰见他分心,把银枪一甩,直刺他心窝。

“将军小心!”围观士卒忍不住惊呼。

执失怀恩神色一震,慌忙持槊挡住,险之又险避过这致命一击。

正庆幸时,马蹄声骤然响起,震动四面八方。

他循声看去,不由惊骇失色,秦军大部果然来袭,再不走,可就走不了了。

念及此,他一咬牙,虚晃一枪,拨马转头便跑。

李光焰淡笑一声,追出数里地方才回返。

这时,吕洪领着主力大军,控制西突厥大营,诸多士卒来不及逃跑,或战或降,逐渐平定。

“这执失怀恩倒是一员悍将,一身武艺,竟能与大将军平分秋色。”

李光焰颔首:“只可惜,让他逃了。”

吕洪宽慰道:“突厥骑兵来去如风,尤其在这广阔草原,更肆意驰骋,一旦执意逃跑,难以追击。”

说到这,他话锋一转:“没想到,阿史那贺竟然拔腿便跑,毫无战意。”

“这等人,怎能安坐可汗之位?”

李光焰置之一笑:“趋利避害,是刻在突厥人骨子里的本能。”

“他察觉到危险,自是脚底抹油。”

吕洪哂笑:“如此看来,这位摩多可汗,和他父亲如出一辙。”

说话间,李安远率军前来,颇为郁闷。

“我奉军令,夜袭东突厥大营。没想到,奈特勤竟然先一步跑了,只抓到一名小将。”

“哦?”吕洪好奇,“此人是谁?”

“始罗可汗幼子,阿史那摩。”李安远笑道,“算是一条小鱼。”

李光焰眸光一闪:“虽是幼子,难保不是储君。”

突厥人可不讲究立嫡立长那一套,谁更勇武、谁军功更胜,更喜爱哪个儿子,便倾向于谁,全凭可汗心意。

吕洪神色玩味:“既如此,可得好生审问一番,摸一摸东突厥底细。”

李安远点头:“这小子年不过十六,却是个桀骜不驯的性子。”

“即便战败被俘,也毫无惧色,反倒出言不逊。”

李光焰淡声道:“严加看管,待来日,押送长安,听候陛下发落。”

“是!”

城内,马万钧辗转反侧,根本不敢合眼,生怕突厥兵卒杀来,一命呜呼。

正焦虑时,王宫守将匆匆来报,惹得他心中一紧。

“何事?”

难不成,东西突厥又来攻城了?

守将笑容满脸:“大王,喜事登门!”

“大秦郑国公、左卫大将军李光焰,率领大军夜袭西边大营,击溃阿史那贺。”

“此外,河西道节度使李安远领兵,击退奈特勤。”

“如今,两家兵马抱头鼠窜,我高昌危局,迎刃而解!”

“此话当真?”马万钧又惊又喜。

守将颔首:“城外皆是秦军旌旗,大王一看便知。”

“走,去看看。”马万钧迫不及待登上城楼,放眼望去,果然见得赤旗如云。

此刻,晨光熹微,照在山河大地之上,显露出壮观景象。

余坚连忙道贺:“恭喜大王!”

秦军来援,东西突厥败退,高昌社稷保住了!

马万钧仰头大笑:“我高昌国,果然天命所钟。”

余坚提醒道:“大王,秦将尚在城外,须得亲迎,以示感激。”

马万钧颔首,忙道:“快开城门,随我出城迎接。”

“是!”

不多时,一行人来到秦军大营,互相见礼。

马万钧满脸感激:“幸亏郑国公与李节帅领兵救援,否则,我高昌国不保。”

李光焰笑道:“陛下旨意,我等自当遵从。”

马万钧心领神会,连忙面向长安方向下拜:“小王谢大秦皇帝出手相救,不胜感激!”

拜谢毕,高昌君臣盛情相邀,请李光焰、李安远与吕洪入城一叙,置筵席,一尽地主之谊。

席间,马万钧郑重道:“小王不才,愿举国尊奉大秦为宗主国,永为藩属,岁岁上贡,世代和睦。”

李光焰面色一肃:“兹事体大,容我上禀陛下,听候旨意。”

“这是自然!”马万钧举杯,“伏惟大秦皇帝决断,小王无不遵从!”

吕洪暗中惊讶,这位高昌王,倒是个聪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