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起身后,灵秀道人感觉有些不妥。
再怎么说对方也是一个金丹修士,跟自己同处一个大境界。
万一他是魔星韩榆、灵剑宗叶孤星那种战力惊人的家伙,自己和灵剑宗猝不及防,岂不是要出大事?
他对那名筑基修士吩咐:“对了,你们也准备好,把老祖留下的护山符宝大阵打开。”
“好不容易要去见上宗,可不能因为一个突然冒出来的人功亏一篑!”
那名筑基修士恍然点头,应下声来。
片刻之后,玄一门山门之内,光芒渐渐升起,点点符文流转。
灵秀道人也已经来到山门处,见到了今日来“拜山”的那名修士。
只见那修士站在山门之外,身形高瘦,外貌看着年约三十上下,着一袭玄色宽袍,袍服上隐隐有暗流纹路。
最引人注目的,还是他单手托着的一物。
那是一口不过尺余高的墨色水缸。
那水缸通体如墨,似玉非玉,似石非石,色泽沉黯至极,仿佛能吸纳周遭所有的光线。缸壁光滑,外面不见任何雕饰,唯有一股深沉的水汽氤氲其上,隐隐传来潮汐涌动的细微声响。
这高瘦身影就那样静静地站着,托缸的手稳如磐石,目光越过守山弟子,直望到来的灵秀道人。
“散修墨溟,见过灵秀道人,请赐一战。”
玄一门弟子们站在灵秀道人身后,如临大敌。
灵秀道人静静看着这名为墨溟之人,没有说话。
在他身侧一名筑基执事隐约会意,开口喝道:“玄一门乃清修之地,掌门要事在身,岂是你想要挑战便挑战的?“
墨溟嘴角勾起一丝难以察觉的弧度,托着墨缸的手指轻轻一叩。
只听“嗡”的一声轻鸣,那墨色水缸微微一震,一道无形的波动荡漾开来。
灵秀道人浑身一震,法力涌出,护在身前。
在他身后的弟子们则是感到一股磅礴柔韧的力量迎面推来,脚下不稳,齐齐向后踉跄数步,直退到护山符宝大阵边缘。
墨溟身形未动分毫,唯有缸中那若有若无的潮声,似乎略响了一些。
他不再理会惊骇的守山弟子,再次扬声:“灵秀道人,莫非惧了在下一介散修,要做那不战而退之人?”
此言一出,山门前的空气仿佛都开始凝固。
灵秀道人终于开口:“道友远来,持此异宝,指名要与贫道切磋,不知究竟所为何来?”
“玄一门并非争强好胜的宗门,若是阁下要挑战强者,不妨去灵剑宗找叶宗主,我这般实力,在南域可算不得什么。”
墨溟眼中掠过一抹奇异的光彩,将手中墨缸微微举起几分。
一股阴寒之气便随之缓缓扩散开来。
“你实力不强,如今却刚好够用……还请不吝赐教。”
“如何赐教?”
“既分高下,也决生死!”名为墨溟的散修冷然说道。
灵秀道人闻言,神色微变。
决高下,分生死?那是断然不可能的。
如今好不容易找到上宗金霞观的消息,如何能跟这个奇怪的无名散修拼命,耽搁整个门派的大好事?
“若只是切磋一二,不分胜负,我倒是还可奉陪。”
灵秀道人说道:“道友这般凶狠,不仅要分出高下,更要决出生死,那可就恕不奉陪了。”
“还请道友离去,我们玄一门不招待这样的客人。”
“你说不招待,我就不招待了?你说不打,就不打了?”
墨溟冷笑:“哪有这么容易!”
随着这句话,一尺长的小小水缸里面竟是波涛翻涌、潮声滚滚,一道水波涌出,如枪如剑,直奔灵秀道人。
灵秀道人挥出法力阻挡,却在瞬间被这蕴含奇特之力的水波击穿,刹那间激活了用于护身的符宝。
好犀利的水波法术!
灵秀道人神识一扫,只见那墨溟手指轻敲水缸,水缸上又冒出两道水波攻击,心下顿时生出退意。
此人果然不好对付!
幸好我提前有所准备。
当即神识传遍身后众弟子,赶在墨溟的下一次攻击发出之前,一起退入符宝护山大阵之中。
两道水波冲击在符文流转的护山阵法上,墨溟眼前已经空无一人。
他凝目看去,冷哼一声:“原来是个缩头乌龟!”
“我运气便这般不好,总是遇上这般旷日持久、方才见效的事情?”
“罢了,我也早已经习惯,接下来就守在这里,看看这些家伙能忍到什么时候——比耐心,我可没输过。”
“你说对吧?”
他看向一尺长的墨色水缸。
水缸内波涛平息,内中低低传出少女的悦耳声音:“对。”
……………………
自从金霞观宣布邀请天下英才共探古修洞府之事,不知不觉,又是十多日过去。
金霞观竭尽全力进行邀请,又不知卖了多少人情给其余大宗门,玄剑宗、天音寺、青霄宗、万象宗、日月教陆续表态,连魔门、合欢宗也说会让门下天才弟子去参与古修洞府之事,并且参与此事之时绝不互相攻伐。
此事一日比一日火热,传遍中天域各城各处。
包括古修洞府中可能拥有的宝物,也开始流传开来。
筑基修士突破金丹之时消除心魔幻象所用的金丹醒心灯,金丹修士突破元婴之时躲避九道雷霆的秘法、灵物,还有种种可能存在的神奇法术、宝物、修行资源,都被许多修士津津乐道、啧啧称奇。
想当初散修家园仅仅是假称九大宗门支持,便蒙骗了不知多少散修,如今金霞观所说古修洞府之事,那可是真真正正的几乎九大宗门全部支持,自然声势极为浩荡。
也不知日月教如何收集天南海北的消息,天骄名帖的“天骄们”陆续表态前去。
如天骄名帖第四名玄剑宗程剑、天骄名帖第六名青霄宗萧凤凰,取代白十七的天骄名帖第九名吕钦林。
天骄名帖二十、二十二名都是金霞观弟子自然也都要参与。
一连十多日下来,整个天骄名帖三十人榜单,仅有韩榆、鲁恽等寥寥数人迄今尚未表态参与此事,凡是表态的全是要去探查古修洞府。
甚至更有一些小有名气的小门派、某个城池天才或自以为是天才的修士,也一起涌向金霞观。
这般声势,这般情形,一时间当真是举世瞩目。
昭元城一角的某个小院之中,方执事步履匆匆,前来拜见少掌门。
进了院门,迎面便是一股脚踏泥潭般不爽利的滋味。
燕姑娘与白姑娘两位不知正在干什么,每次她们凑在一起,往往都让方执事感觉浑身不爽利,但他也说不出到底是什么地方不好。
这可真是有些奇怪。
“燕姑娘,少掌门今日修行结束了吗?”
“大约已经结束了吧?”燕三姑娘一边说着,一边示意白蝶收敛自己的绝灵体影响范围,“他修行的时间向来精准,这时候应该在看些法术之类的玉简。”
方执事点点头,感觉身体一轻,心头也随之轻快起来。
不过他也没有急着去打扰少掌门,而是静静等在院中。
不多时,韩榆手持玉简迈步而出:“今日又有其他消息?”
“是,少掌门。”
“天骄名帖第二名,魔莲宗的真传弟子陆俊天已经表态,自己要去古修洞府,将所有宝物收入囊中。”
“魔莲宗?”
韩榆淡淡说了一声。
“是,少掌门。”
拥有《千幻千相千机变》秘法的那个宗门……
韩榆心中暗想,随后说道:“随他们去,我反正不去趟这一次的浑水。”
方执事并不意外,他之前就已经听闻少掌门韩榆对此事态度很是不屑。
“去的人越来越多了。”燕三姑娘眼睛有点亮,“虽然一开始是万象宗搞了什么手段,但这件事现在变成这样,也是好玩起来。”
“韩榆,你其实真要去,也未尝不可。”
“人太多了,他们也不可能抓住你;更何况,还有我陪着你,也不太可能会有事。”
韩榆见到燕三姑娘明知事有蹊跷还跃跃欲试,也不免有些好笑:“我又没什么渴求之物,去干什么?”
“要说没有也不尽然……那元婴境界的秘法跟灵物假若存在,我感觉你还是挺需要的。”燕三姑娘认真说道,“韩榆你可知道元婴境界渡劫与金丹境界、筑基境界突破境界的不同之处?”
韩榆认真说道:“这个倒是不知道。”
毕竟南域、万春谷的修士们修行终极目标便是金丹境界,近些年来才刚出现了两个元婴境界——其中一个还是靠着吞吃了自己宗门大多数弟子和不知多少凡人的灵兽宗宗主,而且渡劫失败,身死当场。
另一个叶孤星,渡劫的情况特殊,本身的实力也特殊,跟寻常修士截然不同,也没什么经验可言。
韩榆虽然将万春谷的传法阁所有功法、法术等等都复制一遍,元婴境界相关的记载、本来就没有的现在还是没有。
燕三姑娘便开始对韩榆耐心解释:“从练气境界突破筑基境界之时,犹如广聚沙土,垒成地基,越踏实越好,越坚实越好。”
“虽然寻常修士也有不少难以突破的,需要借助筑基丹勉强突破,但到底也都是依循这样的情况,只要准备足够充分,筑基境界并不是难以逾越。”
“筑基境界突破金丹境界之时,情况又有所不同了,寻常人要靠着自身修炼而达到准备充分的地步,难之又难。神魂、体魄、法力三关皆困难,像我这样天生不寻常的能达到,其他的寻常修士,往往借用灵物、丹药、尤其是凝灵金丹才可勉强突破到金丹境界。”
韩榆想到万春谷的各位师长,微微颔首。
除了戚掌门之外,其他人若是不靠灵物、丹药,绝对是一个金丹境界也达不到。
“而到了金丹境界突破元婴境界之时——除了我、叶孤星这种极为特殊、巧合的情况下突破到元婴境界、还险之又险地成功渡劫之外,绝大多数正常修炼,突破兼渡劫之时,无论再怎么准备周全,都不为过。”
燕三姑娘认真地向韩榆说道。
无论再怎么准备周全,都不为过?
韩榆惊异地看向燕三姑娘:“此言何解?”
“假若你将神魂、法力、体魄都修行到金丹境界圆满,就等着突破元婴、渡过天劫,成为元婴修士,你认为你渡劫成功的可能有多大?”
燕三姑娘问着,没等韩榆回答,又自己回答。
“远远不如你想的那么大,一样是危险至极。”
“天劫这种玄妙、难以揣测的存在,强弱程度很少有具体衡量标准——每个渡劫的修士虽然都是挨九道雷,但每个修士感受到的强弱并不一样。”
“所以,极有可能你的确很强,但你要挨的九道天雷也远比其他人更强;而你如果因此而刻意控制自己修为,到时候的元婴天劫可能还是一样的强,甚至可能比原来还要强。”
“在这种前提下,每一个修士准备突破元婴境界之时,无论准备多少都显得不够,在煌煌天威下都显得不足。”
“所以,这一次古修洞府如果是真的,里面真有突破到元婴境界有用的秘法和灵物——韩榆,你还真应该去,及早为你将来突破到元婴准备。”
韩榆听燕三姑娘说完,也是若有所思。
“这么说……元婴境界以及以后的修行大境界,每次突破都是令修士们忐忑难安的生死玄关?”
“不错,正是如此。”燕三姑娘说道,“越往后,甚至连突破境界都需要勇气和心境。”
“勇气不足、心境不安,那是没胆子突破境界的,没有这份心气,没有充足准备,强行突破的下场也往往是失败。”
韩榆点了点头,又问起燕三姑娘一些其他与元婴境界相关之事。
燕三姑娘对于修行有些经验,但她一身修为多来自于本身血脉修行,并非是功法、术法方面步步修行而来,韩榆能请教的并不是太多。
方执事禀报完毕情报,见到少掌门谈论修行之事,距离自己甚远,便告退离去。
等到了晚上,韩榆再一次修行《星罗牵机术》,观看天象奇星。
一看之下,顿时端坐不住,霍然起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