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昭看着她,“谢谢你啊。”
苏依原本有些无奈,听到林同志的话,跟着说:“我们就当这话是夸我们的。”
“怎么不是夸的呢?”关知青看向林昭和苏依,向来文静的脸上露出明艳的笑。
她觉得,下乡不是毫无收获的,她认识了几个好可爱的人。
“等我回城,我会给你们写信,你们会回信给我的,对吗?”
“对。”林昭一口应下,“我会,不知道苏知青会不会。”
她望向苏依,“写信寄信是我的日常,寄信对我来说也方便,你要是放心我,到时候可以把信交给我,我俩的一起寄过去。”
寄信要邮票,对自己而言不算什么,但是对于本就艰难的苏依……应该是不小的负担。
她可以代劳,往信封里塞几张纸的事,算不得什么。
一瞬间,苏依险些要以为,林同志知道了自家的情况。
那张脸倏然惨白。
一股海浪般的恐惧弥漫她的心头。
她是爷爷奶奶用命送出来的,绝对、绝对不能被人知道……!
她该怎么办?
苏依的脸真的是瞬间变白,林昭没想到她反应这么大,向来自我的姑娘难得的生出些愧疚。
“聿宝,倒一杯红糖水。”她朝屋里喊一声。
聿宝应声,脚步轻快地冲进灶房。
“没事吧?你脸很白。”林昭关心地看着苏知青,佯作什么都不知道,只当她身体不适。
苏依对上林昭真诚关切的眼,跳到嗓子眼的心脏慢慢回落,脸色好转。
她轻轻抿唇,摇摇头,“没事。”
声音很轻地说:“想到了以前的不愉快的事。”
“……过去的事已经过去了,别想太多。”林昭柔声安慰。
苏依心中微暖,“谢谢。”
这时,身体拔高些的聿宝走来,双手端着白瓷碗,小心放到石桌上。
“妈妈,一碗够吗?”他询问道。
“够了,谢谢聿宝。”林昭眸光骄傲欣赏地看着儿子,满眼都是……我儿子真棒。
聿宝心中欢喜,小胸膛挺得笔直。
“妈妈,有事你再叫我。”他提醒一句,害羞地跑回屋。
关知青看着懂事的小朋友,嘴角上扬,觉得顾家的双胞胎真乖啊。
比她侄子懂事。
“我看你不舒服,喝点红糖水或许会好些。”林昭纤长的手指将白瓷碗往苏依面前推。
顾婵是上班了,但仍是半月上一次门,来三房拆拆洗洗,收拾菜地,林昭怎么拒绝都不成。
不怎么干重活,她那双手没生什么茧子,再加上护手霜抹的勤,养得白如玉,十指纤纤,很是好看。
苏依看的愣住,双手握住白瓷碗,没忍住道:“林同志,你的手真好看。”
“用了护手的。”林昭道。
哪有那么多天生丽质,还不是靠努力。
当然,她的手型本身是好看的,只是现在更白皙更润了。
关知青好奇,“什么护手的?”
在大队干活,用雪花膏都觉浪费,可是她马上回城了诶,脸和手都可以养起来了!
没有姑娘不爱美。
“偶然得来的方子,自己做的。”林昭瞎扯道。
怎么得来的?当然是抽奖抽来的,抽了一大箱!
她给娘家人带去不少,最好的大姑姐那里也有一罐。
关知青眼神都变了,佩服地看着林昭。
林同志真厉害。
“……换吗?”她没忍住道。
又不好意思地说:“我现在手头有的,你都有,应该不感兴趣,等我回城再和你换吧。”
林同志有的东西,好多她都没见过,说和人换她都觉尴尬。
林昭是个大方的,看出关知青喜欢,主动道:“我先给你。我需要什么,到时候写信给你说,你看怎么样?”
“好啊,只要你信得过我。”关知青干了近一年的农活,手和脸都糙了一大截,也想提前养养,免的被死对头取笑。
“有什么信不过的,你可是大作家。”林昭调侃道,“这报纸能给我不,我留着当纪念。”
知青回城后,再见面的机会不多了。
“给你给你。”关知青笑着说。
被林昭那句大作家夸的嘴角半天落不下去。
“苏知青要吗?”林昭也没忽略苏依。
苏依摇摇头,“不用了,我还得干活,手上有茧子挺好的,干活快,以后有机会我再问你买。”
等她朝林同志买,说明她和家人团圆了。
想到这一幕,双眼亮晶晶。
“行。”林昭说着,起身走到灶房,从柜子里拿出一双尼龙手套。
送给苏依。
“给你,干活戴上,我用过两回,你别嫌弃。”
她能看出苏依家境不错,只是出了事。
想到原书里自家的处境,林昭碰到这样的人,便想帮上一帮。
苏依接到手套,心底涌出暖流,有些人的善意真的让人如沐春风。
“谢谢。”她声音发紧地说。
来当知青如履薄冰,却也收获了许多善意。
我的运气还不错,爸爸妈妈。
希望你们也能遇到好人。
-
没过半月,关知青收到返城文件,如愿离开了她下乡的地方。
有人回城可把各个大队的知青刺激的不轻。
原本认命的人心思又活络起来。
请假的人天天有。
如雪花飘落般的信寄向各个城市,叫邮局工作的梁怡都一脸懵逼。
林昭过来寄信的时候,她还问了几句。
知晓情况后,小梁同志的表情有些复杂。
“回城的是凤毛麟角,扎根农村的才是多数,那些人想不开的话,日子不会好过。”
林昭心中赞同,但是没表态。
梁怡浅评一句,马上噤声。
“今天是寄信还是寄东西啊?”她问。
林昭将带来的东西放到柜台,“都有。寄两个地方。”
当兵苦,她每隔一段时间都给三哥和顾承淮小哥寄吃的,寄的都是些能放的肉类。
梁怡检查着包裹,里面都是酱,肉酱、辣酱、香菇酱,各有好些瓶,除了酱,还有富强粉。
闻到香味,梁怡忍不住吞咽着口水。
“真香。”她眼睛亮亮地看着林昭,“你做的吗?”
“对。”
梁怡对即将收到这东西的人羡慕又嫉妒。
她也想有漂亮的小姐姐给寄好吃的呜呜呜。
心里的情绪多的要命,手上没耽误,很快弄好,放到特定位置,对林昭说:“好了。”
“辛苦你了。”林昭客气地说。
“应该的。”
目送林昭离开,梁怡无力趴在柜台,那个肉酱真的好香好香啊。
邮局的同志一看她这副样子,便猜到她怎么了。
“又没提?”女同志问。
梁怡幽怨地看着她,“我咋好意思嘛。”
君子不夺人所爱呜呜呜,好想尝一口,一口就好。
女同志忍笑,“真是个大馋丫头!”
“你不提林同志永远不会知道你馋她做的酱。”
是的,邮局的工作人员都知道林昭,没办法,谁让她三天两头来,是这里的常客,再加上人也大方,众人不可能对她没印象。
梁怡站直身体,佯作忙碌,“我们都正式工作的人,我不能害林同志犯错误。”
女同志:“……那你忍着吧。”
梁怡:“……”
-
林昭可不知道有人惦记自己做的肉酱,到了夜不能寐的程度。
她才回到家,黄秀兰和赵六娘同时过来。
“大嫂,二嫂,你们怎么一道来了?出什么事了?!”林昭颇有些纳闷儿。
妯娌俩拉凳子坐下。
“三弟妹,你还不知道吧,顾杏儿要结婚了。”赵六娘说。
林昭头顶冒出一个巨大的问号。
“……和谁?”无语了一瞬,她问出声。
“她自己谈的,说是城里的工人,叫啥张学军。”黄秀兰道。
赵六娘补充:“这人好像是她的同学,也不知道咋被顾杏儿忽悠的。”
不一定是忽悠的,也可能王八绿豆看对眼了……
林昭腹诽。
“结就结,大嫂二嫂专程来告诉我这事儿?没必要这么郑重其事吧?”她觉得还有事。
黄秀兰开门见山问:“过几天办事,你去不去?”
赵六娘也看着林昭。
“不去。”林昭说的很坚决。
这是她老早打算好的。
哪怕顾父顾母不满,她也不去。
顾承淮说了,任何顾杏儿的事,都随她心意。
她的心意是……不去。
黄秀兰和赵六娘没想到三弟妹这么决然,都有些愕然。
赵六娘愣愣地问:“礼呢?给不?!”
林昭淡淡摇头,“有这钱不如给梆梆和铁蛋几个买桃酥吃。”
不想俩妯娌为难,她又道:“大嫂二嫂不用顾虑我,你们要去就去。”
她做事随心所欲,也不会苛责别人和自己一样。
黄秀兰赵六娘确实没林昭的底气,她们要顾虑很多,小姑子结婚,不说随礼,帮忙也是肯定的。
不然村里人会咋说?
不用想都知道,有多难听。
都是一家人,什么坎儿过不去,小姑子的人生大事,当嫂子的都不出现,未免也太没人情味了……
村里某些嘴碎的才不会想,顾杏儿对几个嫂子如何如何吆五喝六,只会想到当天是顾杏儿结婚的日子。
“行,得你一句准话,我俩就心里有数了。”黄秀兰说。
她看着赵六娘,“二弟妹,咋俩去帮忙,随礼就算了。”
赵六娘眼睛发亮,“……真不给?”
“不了,反正她也瞧不上。”黄秀兰心说刚好把钱省下,给儿子买半斤桃酥。
“对,不给。”赵六娘一想能省好几毛,高兴的不行,“顾杏儿连分家得的大几十都嫌弃,肯定看不上咱们给的几毛,好,就这么说定了,咱仨都不给。”
林昭心说,她连人都不会出现。
“她结婚是礼拜几?”
黄秀兰:“好像是礼拜三。”
铁蛋还嚎叫说,小姑真小气,为啥不把结婚的日子放到周日,是不是怕他们把她吃垮?
“噢,那我要上班。”林昭挑眉笑,刚好带四个崽看电影。
完美。
“那四个崽呢?”赵六娘问。
林昭:“娘要忙肯定没时间帮我带孩子,我把四个崽带去,让我舅妈帮我带半天。”
那天村里乱,又有顾杏儿这个脑子有病的,她再心大也不会留孩子们在村里。
黄秀兰和赵六娘离开后,双胞胎牵着弟弟妹妹,在大黄琥珀的激动下回到家。
“妈妈,坏小姑要结婚了,我们是不是能吃席?”珩宝一进门就问。
“……”林昭有些无语地看他一眼。
没好气地说:“我饿到你了?”
“没有啊。”珩宝挠挠头,神情有些莫名其妙。
“什么席都想吃,也不怕是鸿门宴,真是大馋小子!”林昭白老二一眼。
“吃席热闹啊。”珩宝清亮的声音有一丢丢委屈,“我咋成大馋小子了……”
小朋友的嘴巴撅得能挂油瓶。
但他从来不记仇。
没等林昭再说,凑过去问道:“妈妈,啥是红门宴,还有绿门宴吗?”
神情好奇,充满求知欲。
“聿宝知道不?”林昭问聿宝。
“知道。”聿宝肃然道,“小叔给我们讲过。”
呀,要糟!
珩宝眼睛滴溜溜一转,提着裤子往茅房冲,“我肚子疼,要拉肚子了,好急好急好急……”
急着急着,声音和人影都消失。
林昭:臭小子跑得倒是快。
聿宝拉着弟弟妹妹,坐在林昭旁边,长大一岁越发有当哥哥的样子了。
“妈妈,小姑结婚,我们要去吗?”他皱着眉头问。
聿宝和珩宝一样不喜欢欺负妈妈、欺负他们的小姑。
但是他机灵,对外从来不流露。
别人要是问他顾杏儿的事,他会做出惧怕、为难的样子,让人想多说都说不出口,只会说顾杏儿没个当姑姑的样儿。
黑芝麻馅儿的小朋友。
“不去,那几天我们住在县里,到时候我喊两个石头陪你们,再带你们看电影,下馆子。”林昭捏捏窈宝胳膊上的软肉肉,回答聿宝的问题。
窈宝看看妈妈,把另外一只胳膊也送过去,圆嘟嘟的小脸露出个奶呼呼的笑。
聿宝的表情肉眼可见变得轻松。
“好啊。”
顾杏儿要结婚的事,林昭给顾承淮去了封信。
只一句话——某月某日,你妹结婚。
多一个字都不肯写。
收到信的顾承淮哭笑不得。
真小孩子气。
他倒没觉得林昭过分,他媳妇儿最最好,都是杏儿不干人事,昭昭能专门告诉自己一声,已经出乎他意料了。
顾承淮心里有了数,没单独给顾杏儿汇钱,也没送结婚礼物,全当不知道。
他一想到,顾杏儿怎么对轻舟的,便对她心软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