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光天、何雨水、刘光福以及江小妹、廖红军几人说说笑笑地回到四合院时,已是暮色初沉。
一进后院,就看到自家父母加上一个廖老爷子正坐在院里的石凳上,就着朦胧的月光和屋里透出的灯光,吃着西瓜,旁边的小桌上还放着一些切好的。
也幸亏他们后院就住了这么几户人家,没有几个不好相处的。他们才能光明正大的在院子里吃吃喝喝。
“爸,妈,我们回来了!”刘光天有些醉意的扬声喊道。
王秀云见他们回来,抬眼看过来,也没放下手里的西瓜,借着月光仔细打量了几人,见他们脸上都带着酒足饭后的红晕和笑意,尤其是自家小儿子光福,更是兴奋得两眼放光,心里便明白他们在闺女家这顿饭吃得是相当尽兴。
“回来了?在你们二姐家吃的?”王秀云问道,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探究。她主要还是担心孩子们不懂事,让亲家看到了,再对自家闺女有不好的印象。
“嗯!”刘光福抢着回答,语气里满是兴奋,“妈,二姐家的饭可好吃了!有卤牛肉,有炸花生米,还有炒鸡蛋、酸菜肉片!姐夫还让我们喝酒了!是虎骨酒,三嫂他们喝的是桂花陈酒,我也喝了一杯,甜甜的,可好喝了!”
刘光福很高兴,他今年成年了,他二姐都不限制他喝酒了。
何雨水大约知道婆婆的心思,也笑着补充:“爸,妈,你们放心,我们没给二姐和姐夫添乱。就是正常吃饭,聊聊天。江大爷和大娘也挺高兴的。”
王秀云听着,这才彻底放下心来,脸上露出了舒心的笑容:“没添乱就好。你二姐他们带三个孩子不容易,你们去了是高兴,但也得有点眼色,别真当成自己家一样。”
刘海中坐在一旁,虽然没说什么,但听着儿女们描述闺女那边的热闹景象,嘴角也不自觉地向上弯了弯。他拿起一瓣没动过的西瓜递给刘光福:“喏,吃块西瓜,解解酒。”
刘光福高兴地接过,大口啃了起来。说实话,他在他二姐那边吃的不少,现在也不馋了,可这是他爸递给他的。
王秀云又看向几人:“雨水,红军,小妹,呐,吃西瓜,你们二姐中午买放在井里冰着的,走的时候也忘了吃。现在吃正好,吃完了好回去歇着,明天还得上班呢。”
“哎,知道了妈\/二大妈\/婶子。”几人应着,也没客气,一人拿起一瓣西瓜,站的站、坐的坐,快速的吃了起来。
几人都喝了不少,都带着些许醉意。何雨水和江小妹喝的虽然是低度数的,可也有些后劲。此时后劲上来了,都想睡了,所以西瓜也没吃多少,一人吃了两瓣就互相道了别,各自回了屋。
后院渐渐安静下来,只剩下蝈蝈的鸣叫和微风拂过树叶的沙沙声。
王秀云看着他们都回房休息后,对身边的刘海中感慨道:“看来他们还是有分寸的,你都不知道,我之前一直怕他们招人烦。”
刘海中“嗯”了一声,咬了一口西瓜,清甜的汁水让他心情更好了几分:“咱们闺女是个有福气的,咱们啊,可以少操点心了。”
另一边的江家小院里,收拾好院子,将三个睡得香甜的小家伙安顿好后,喧闹了一整天的院子终于彻底安静下来。月光如水银般洒满小院,静谧而温柔。
江传军打来温水,细心地给刘洪悦擦脸洗手,动作轻柔,仿佛对待稀世珍宝。
刘洪悦享受着丈夫的体贴,仰头看着他,眼中是化不开的浓情蜜意。
两人眼神交汇,便自然而然地拥吻在一起,分离了数月(因怀孕多胎和坐月子)的思念与渴望在此刻悄然点燃。窗外的月光见证着这小夫妻间的缱绻柔情,一室旖旎,直至夜深。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到了深秋。树叶泛黄飘落,天气转凉。这三个月里,刘洪悦和江传军的日子在忙碌与幸福中平稳度过,三个孩子长得越发壮实,咿呀学语,活泼可爱。
就在这个时候,一场席卷全国的“支援三线建设”动员浪潮,也波及到了红星轧钢厂和各相关单位。号召职工们“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到艰苦的三线地区去建功立业。广播里、宣传栏上,到处都是激昂的口号。
刘洪悦虽然知道这段历史,但从未想过这事会和自己家产生直接关联。她以为自家父亲、哥哥弟弟工作稳定,最小的光福也还在上学,应该不会被波及。
这天傍晚,刘海中下班回来,看着大儿子那屋门窗紧闭,安静得有些异样,随口问正在做饭的王秀云:“媳妇,老大他们还没回来啊?这都在他丈母娘家住了好几天了吧?”
王秀云在围裙上擦擦手,也有些纳闷:“是啊,说是老大媳妇想她妈了,回去住几天。这都一个多礼拜了,也没个信儿。光齐也是,这几天也没回来,你在厂里没看着他?”
老两口虽然对大儿媳有意见,但对儿子和孙女还是惦记的。
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刘光齐早在半个月前,就在周雅丽的怂恿和丈人家的支持下,背着父母,悄悄向厂里递交了支援三线建设的申请书。
周雅丽受够了在四合院里被比下去、看婆婆脸色的日子,一心想着离开这里,去一个全新的地方重新开始,或许还能凭资历混个一官半职。
刘光齐耳根子软,又被妻子描绘的“美好前景”所诱惑,加上在媳妇和母亲之间左右为难,便鬼迷心窍地同意了。
一直到几天后的下午下工后,刘海中的徒弟,无意间经过宣传栏看到上面的公示名单,发现有刘光齐的名字之后才感到不对劲,赶紧追上了走在前面的刘海中,他说了这个事情。
刘海中听到徒弟的话,起初还以为自己听错了,再看到徒弟肯定的点头后,这才回头挤到宣传栏前,眯着眼仔细一看——那白纸黑字的支援三线人员名单上,“刘光齐”三个字刺眼地排在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