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着8月4号那天也是星期天,所以刘洪悦只请了两天假,加上三天婚假,就是五天,到时候正好回门后上班。
这天晚上,王秀云刚把晒好的喜被放进了樟木箱里,就听到门外的喊声。
“刘洪悦,在家吗?”听到动静的王秀云赶紧走出了门,看着面前拎着东西的两个姑娘,赶忙笑着将她们引进屋里:“是盼秋和巧春啊,快进屋坐,我家洪悦在家呢。”
“哎,好嘞,婶子。”两人笑着拎着手里的东西进了屋,四下看了看。
“她在屋里呢,你们先喝水,我去喊。”王秀云给她们一人倒了杯糖水后,就去敲了敲闺女的门。
刘洪悦一出屋,就看到了丁盼秋和于巧春,惊喜道:“你们俩怎么来了,也不提前说一声。”
丁盼秋笑着起身,拉过刘洪悦的手:“这不是想着快到你大喜的日子了,你也知道我们平常要上班的,所以只能下班后来看看你了。”说着,把放在桌上的暖水壶递给她。
“还有我的,我给你买了条床单。”于巧春也将她的礼物奉上。
刘洪悦接过暖水壶和床单,开心的道:“谢谢你们,太有心了。”
她看了看外边的天色,“你们俩自己来的呀?”
丁盼秋知道她担心什么,笑着道:“我们家的那两位在外面呢。”
“怎么不喊他们进来呀?外面天气那么热,而且有很多的蚊子。”说完话,直接朝另一个房间喊道:“光天,出来。”
屋里的刘光天听到自家二姐的呼唤,赶紧穿上鞋跑了出来,“二姐,什么事啊?”
“你巧春姐和盼秋姐的对象还在四合院外面站着呢,你快去请人家进来歇歇脚,喝口水。”
“嗯,好。”刘光天也是认识丁盼秋和于巧春的,朝两人打了个招呼后,就向外面跑去。
“洪悦,你家光天准备什么时候结婚呀?我记得他也订婚有一段时间了吧。”
“嗯,他是前年订婚的,等我结婚后过两个月,今年的中秋过后结婚。”
她也没想到她爸给她选的日子,最后给了光天。阳历的10月4号,农历的八月十七。在他心里,他闺女可以在家过完中秋节后再嫁的。
“那也挺快的了,就俩月,恭喜你啊,要有弟媳妇了。”丁盼秋和于巧春也是见过何雨水的,对她的印象很好。于巧春甚至和她一样在纺织厂工作,只是不在一个车间里而已。
刘洪悦笑笑,她对雨水也挺满意的。
大家正说着话,刘光天领着两个青年进来了。刘洪悦热情地招呼他们坐下,王秀云看着来人又添了两杯糖水,看着他们头上的汗,又将顶上的吊扇开到了大档。感受到徐徐凉风袭来,两个男同志的脸色好了不少。
“张同志,王同志,真是辛苦你们来这一趟了。”刘洪悦笑着感谢道。
姓王的男同志是丁盼秋的对象,他笑着擦了擦额头上的汗,道:“不辛苦,你和我家盼秋是朋友,应该的。”
姓张的男同志也笑着点头,坐到了自家媳妇于巧春的身边,也回道:“你和我家巧春可是从小学到高中的同学,应该的。”
张同志也是他们同一个学校的学生,只是比她们大一届,现在在农机厂上班。
刘光天在王秀云的示意下,去厨房切了个西瓜过来。
“盼秋,巧春,张同志,王同志吃西瓜。”说着,刘洪悦直接上手给丁盼秋和于巧春一人拿了两瓣。
两人将手里多出来的那一半给了各自的男人,开心的吃了起来。
丁盼秋调侃的问道:“洪悦,眼看着就要当新娘子了,感觉怎么样?紧张不?”
于巧春打趣道:“怎么可能紧张呀?她和江传军都认识多久了,估计相处的都快成老夫老妻了。”
刘洪悦嗔了她们一眼,笑着道:“确实没什么好紧张的,就像巧春说的一样,水到渠成的事。”
几人围坐在一起,热热闹闹地聊了起来。丁盼秋和于巧春的对象没怎么说话,安静的听着她们仨人说。
刘光天也没有进屋,陪着他俩,偶尔说两句。
她们从她们的小时候一直聊到了刘洪悦的婚礼筹备,在知道她的父母给她准备的丰厚嫁妆后,都对海中夫妻俩赞不绝口。
丁盼秋打趣道:“洪悦,你这嫁过去,婆家肯定得乐开花。”
丁盼秋的丈夫抬眼看了一眼刘光天,见他脸上没有丝毫的不悦,心中暗道,这家的姐弟关系可真好。那么多好东西被做姐姐的结婚带走了都没有生气,据他所知,这刘光天应该也快要结婚了吧?
果然,她们接下来又说到刘光天的婚事,于巧春笑着说:“刘光天这婚期也近了,到时候肯定也热热闹闹的。”
刘光天挠挠头,脸上露出了有些憨的笑容。
不知不觉,天色已晚。丁盼秋他们起身告辞,刘洪悦和王秀云、刘光天把他们送到了四合院门口。
看着他们远去的背影,王秀云笑着说道:“洪洪,你这几个朋友都不错,送的礼都不轻!”
“嗯,”刘洪悦点头,她们结婚的时候,她送的礼也不轻,礼尚往来呗。
母子\/女三人刚准备进屋,就见刘海中骑着自行车下班回来了。
“爸,”刘洪悦迎了上去。
“嗯,怎么在外头站着?”刘海中停下自行车,笑着看向闺女问道。
“我刚有两个朋友来看我,刚走,我出来送送她们。”
刘光天接过自家爸手里的自行车,推着和他们一起往后院走。
刘海中走进屋里就看到了桌上的暖水壶和旁边用布包着的东西,那块布上面还有一个小小的囍字,他满意地点点头:“你这俩朋友挺上道。对了,你婚礼那天,你那些师兄师弟也会来,还有爸在厂里处的好的同事,还有我们车间的主任也说了……”
刘洪悦一听就知道人越来越多了。看着她爸兴致冲冲的样子,刘洪悦笑着听着。
王秀云在一旁说道:“咱可不能像之前那样冤大头了,院里一家就请一个就行,这样院里的就两桌,再加上你爸的徒弟和同事也是两桌,办个——四桌就行。”
“爸,妈,四桌应该不够吧,还有我姐的那些朋友,最起码也要一两桌吧。”
“那就七桌,余一桌出来,应该就够了,我明天会去通知的,院里人一家就来一个就行。”刘海中直接一槌定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