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四月中旬,辽州城出了一件大事。

在辽州城三月末举办的乡试中,居然出现了多份雷同试卷!

帝大怒,派遣刑部尚书,也就是如今的恒王与大理寺少卿夏明博前往辽州,将参与这一次乡试的主考官、副考官统统押解回了金州,直接就投入了刑部大牢。

虽然这件事情牵扯到的是几位考官与负责组织科举乡试的礼部,但是身为辽州州令的夏宽,还是或多或少的受到了牵连。

萧祈安虽然并没有直接下令处罚他,但是也给他下了死命令——不管他用什么方法,限他半月内查清这桩乡试试卷雷同案。

若是查不出来……后果自负!

……

承乾宫。

夏韶宁捏着父亲好不容易送进宫来的信,如今可谓坐立难安。

算起来,父亲今年年底就该外放结束,回到金州城了。

而谁能想到就在这个节骨眼上,辽州城会出现这么大的一件事情。

虽说父亲在信上并没有写明这雷同试卷到底是如何个雷同法,但是只要仔细想一想就该明白,一场考试会出现多份雷同试卷,这很明显就是有人舞弊了!而且最可怕的是……这有可能是多人舞弊!

想到这里,夏韶宁忽然觉得整个后背都凉了起来。

“李顺,你往长乐长公主府里递个话,就说本宫想见昱公子了,让长公主今日若是有空,便带着昱公子到承乾宫来坐一坐。”

萧祈安登基以后,就给所有出嫁的公主加封了长公主。

长乐长公主与夏明博成亲第二年就生了一个儿子,取名为夏卓昱。今年已经四岁了,正是活泼可爱的年纪。

夏韶宁的二哥夏明博如今已经是大理寺少卿了,正好是他与恒王承办了这件案子。只是夏韶宁如今已经是贵妃了,她定是不能再同从前一般遇见事情就直接回家去询问的。

所以如今最折中的方法,就是让长乐长公主带着夏卓昱进宫来,借着陪她聊天的由头,好好问一问长公主是否了解这件案子背后的一些关键问题。

一个时辰后。

“贵妃娘娘!”萧云薇一接到宫里传来的消息,就知道夏韶宁是因为什么来寻她的。她略略整理了一下思绪,就带着夏卓昱进宫了。

“蕙心,你带着昱公子去偏殿同六皇子玩一会儿。”

眼见着萧云薇入了殿来,夏韶宁忙对着殿内伺候的人挥了挥手,宫人们便都退了下去。

“云薇,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

如今殿内已经没了外人,夏韶宁面对着萧云薇,这会儿的脸色才肉眼可见的慌张起来。

“娘娘您放心。”看着夏韶宁这般样子,萧云薇忙紧紧地拉住了她的手,示意她安心。

“昨日相公下值回府,偷偷同我说了,这件事情与公爹没有关系。怕是……与国子监有些关系。”

“国子监?”听得萧云薇的话,夏韶宁愣了一会儿,随即道,“科举之事不是由礼部和地方各州举办的吗?怎么还会牵扯到国子监呢?”

“由谁举办是一回事儿,而举办的人有何背景,那又是另外一回事儿!”

萧云薇靠近了夏韶宁一点儿,随即压低声音道,“那个主考官,曾经是何才人父亲的学生。而何才人的父亲虽然官职不高,但也是个四门博士,教出的学生没有一百那也有八十了。”

“还有,我私下打听过了,这何才人的父亲一直都同许昭容的父亲关系密切。两人虽如今官职不同,但是因为同住金州城,两家人平日里走得很近。”

夏韶宁压根没想到,这一桩乡试舞弊案,居然还牵扯到了后宫里的两位宫妃。一时之间倒是愣在原地,不知该说什么才好。

“这消息可靠吗?圣上……知道了吗?”

沉默了好一会儿,夏韶宁这才缓缓开口问道。

“整个大容,哪儿有皇兄不知道的事儿?连我都知道的事情,皇兄肯定早就知道了。”萧云薇低声道。

“圣上早就知道了么……”这会儿的夏韶宁,脑海中一直反反复复地回荡着刚刚萧云薇同自己说的事情。

许昭容……何才人……,她细细咀嚼着这两个人的名字,忽然就感觉茅塞顿开!

“我就说圣上前段时间为何好端端的没有任何预兆就开始宠幸这两人,原来圣上早就知道这两人的母家有问题!”

“他这般做,就是为了给这两人的母家设个障眼法,让他们放松警惕!”

想到这里,夏韶宁这才打心底里对萧祈安佩服起来。

这个男人为了查案子,居然不惜出卖自己的“色相”。一个皇帝当到这个份上,也真的是很难得了。

萧云薇一开始不明白夏韶宁在说什么,于是夏韶宁便将前段时间后宫里发生的一些变化一五一十地讲给了她听。

听到最后,连萧云薇也不禁对这萧祈安竖起了大拇指。

“皇兄当初还未登基的时候,在都察院办案就是这个。”萧云薇继续将大拇指竖了起来。

“如今当上了皇帝,还能有这般缜密的思维,我当真佩服他。”

“不管怎么说,只要这件事情不要牵扯到父亲,牵扯到夏家,我就放心了。”

知道了里头具体的事情,此时的夏韶宁才觉得全身都放松了下来。

“娘娘别急,我总觉得这件事情,或许是皇兄在给公爹制造的升官契机呢!”萧云薇看了夏韶宁一眼,面上的表情有些神秘莫测。

夏韶宁也不是个蠢人,听得萧云薇提起这个,她瞬间也就明白了过来。

她还记得当初萧祈安让夏宽外放的时候,就同夏韶宁说过,等到夏宽外放回金州以后,他想把夏宽放到一个很重要的位置。

这次的辽州科举舞弊案,其实完全不需要夏宽参与,萧祈安也能查明这件案子,但是他还是把这个所谓的“压力”给到了夏宽。

细细想来,这未必不是萧祈安在给夏宽机会。

同样的,或许也是在给他这个登基还不到三载的新帝王,一个慢慢给朝堂重新洗牌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