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么多漂亮的风筝,赵珺开心极了,几人都让着他,把最好的那个给他了。
“清晖哥哥,我的这个风筝是飞的最高的吗?”
赵珺这个年龄对风筝的好坏评判就是飞的是不是最高的。
“二殿下,你就放心吧,我爹爹做的风筝每个都飞的很高,你若是不信,等会我们带你去放飞,你就知道了。”
“哇,你的爹爹好厉害呀,会做这么多风筝,不像我父皇,除了会批奏折,什么都不会。”
赵珺羡慕极了,他觉得自己的父皇不够厉害。
秦清晖傻眼了,爹爹只是会做风筝而已,怎么能跟皇上比呢。
这怎么能相提并论呢,那奏折是谁都能批的嘛。
“二殿下,皇上就是最厉害的人,会批奏折比会做风筝更厉害!”
秦清晖觉得还是要解释一下,免得二殿下误会了,就不好了。
“真的吗?那我回宫后就跟父皇学习批奏折,我也要变成最厉害的人。”
秦清晖,顾景瑶和顾云朗集体傻眼了,心里大喊“仗着年龄小,啥都敢说呀!”
(ps:此刻假如皇上若是听到,肯定第一反应是“太子之位是你大哥的,你该去哪玩去哪玩,千万别来祸祸百姓。”
太子若是听到肯定痛哭流泪“不愧是我的好弟弟,你加油,大哥等你,以后奏折都给你批。”
皇后若是听到肯定会说“我儿有本事呀,我儿真棒!”)
“咱们快些去放风筝吧!”秦清晖打破了死一样的沉寂。
“好呀,云朗哥哥我可以和你换个风筝吗?我喜欢你手上的这个风筝。”
赵珺看上了顾云朗手上的那个风筝,想跟他换一个。
“你喜欢的话,给你!”顾云朗大大方方地把风筝递给了表弟,跟他换了一个。
“走吧,咱们去后院放风筝吧,那里宽阔。”秦清晖几人拿着风筝往后院走去。
去的路上,赵珺小声问顾云朗“云朗哥哥,怎么没见到表姐和表姐夫?”
“他们在自己的院子里,可能还没起床,咱们去放风筝,不带他们,他们都是大人,肯定风筝比我们飞的高。”
顾云朗随便找个理由忽悠表弟赵珺。
赵珺想了想,觉得表哥说的十分有道理,乖巧地点点头,此刻他希望表姐和表姐夫千万不要来。
而此刻被赵珺念叨的秦清远和顾芸菲已经起床了,因为惦记着表弟,顾芸菲和秦清远此刻正准备去公主府,结果遇到了三婶王氏。
“清远,郡主,清晖他们没去找你们吗?”王氏看到二人时十分惊讶。
“没有呀!”秦清远和顾芸菲也是一头雾水。
“刚才景书,云朗,景瑶带着二殿下来找清晖,我以为他们会一起去找你们。”
王氏以为他们一起过来是找顾芸菲和秦清远的。
“想到他们自己去玩去了,我和郡主现在去找妹妹,等会他们若问起来,麻烦三婶帮忙转告一声。”
秦清远笑着对三婶说,他和娘子准备去找秦知知说紫水晶的事。
“你们放心去吧,我会跟他们说的,刚才我出门时,他们还在我们院子呢。”
三婶一听侄子和侄媳妇要去找秦知知,怕耽误他们的事,保证帮他们带话。
“辛苦三婶了,那我和夫君先回去了。”
“哎,你们快些去吧!”
跟王氏告别,秦清远和顾芸菲一起散步去了顾家。
顾芸菲和秦清远到的时候,顾景怀去书房了,小团子在睡觉,晚起的秦知知在吃早饭。
“大嫂,你怎么这么晚才吃早饭,是不是念念晚上又闹你了,没休息好。”
顾芸菲坐到秦知知旁边,满脸心疼地看着大嫂。
“辛苦的是你大哥,我就是单纯地赖床,所以就起晚了。”秦知知笑着说。
“我就知道我们念念是乖孩子,才不会晚上不睡觉呢。”
秦知知笑笑不讲话,她觉得今日的小笼包格外好吃。
“大哥呢?怎么没看到人?”顾芸菲看了一圈没发现大哥有些奇怪。
“去书房拿他的书去了,马上就该回来了。”
“大哥精力可真旺盛,晚上要照顾念念,白天醒了就陪玩,就这空了还能读书。”
顾芸菲不得不佩服大哥的精力,不服不行呀。
“我大哥也可以的,等以后你们有了宝宝,就让大哥照顾就行了。”
秦知知打趣顾芸菲,就大哥那宠妻的劲,肯定会全包的。
顾芸菲被打趣的脸都红了,还好这时候顾景怀进来了。
“大嫂,昨日我进宫已经跟舅舅和舅母说好了,今日圣旨会到宁家,大嫂可安心。”
顾芸菲看大哥回来了,索性就把事情说了。
“妹妹亲自出马,哪有不成的事情,这马上快过年了,咱们就不折腾了,一切等年后再说吧。”
秦知知只想安安心心过个好年,年后开始忙紫水晶的生意。
“我都听大嫂的!”
顾芸菲觉得快过年了,各个府里都开始忙碌了起来,这个时候确实不合适,原本大嫂就有其他生意。
几人又聊了一些其他的事,大约又过了一个时辰左右,小团子顾念睡醒了,秦知知去内室给她喂了奶,然后才把她抱出来。
顾芸菲稀罕地不行,从秦知知手里接过小团子,怎么抱都不够。
反倒是秦清远这个大舅舅和顾景怀这个亲爹都没机会抱。
秦知知看顾芸菲抱着顾念笑得开心,大哥一脸宠溺地顾芸菲和小团子。
她觉得如果以后大哥和郡主有了孩子,想必应该如此吧。
午膳前,顾云朗一行人回来了。
老夫人虽然免了大家的请安,但是大家只要不是有特别重要的事情都会去陪老夫人吃饭。
今日天气好,顾景怀把顾念也抱去了老夫人的院子里。
老夫人看到小曾孙女也来了,开心极了。
加上秦清晖和二殿下的到来,这顿吃得格外热闹。
二殿下是话痨,给大家描述了上午放风筝的趣事,惹得大家哈哈大笑。
顾景怀吃饭时全程抱着女儿,秦清远默默记在心里,好夫君,吃饭也要带孩子,绝不能让娘子受累。
顾景怀以身作则,秦清远铭记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