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姐从瑶华他们走后便忙着跟陈义方交接田庄里的所有事项。
陈义方是老兵中最老成持重的。
他也是第一批来到临江村的北关老兵中的老人,经历过战场上杀伐带着一身的残疾在临江村落了根。同时他也找到了生活的方向。
他参与见证了田庄从无到有直至今天的这样的规模。
如今公子把田庄交给他管着,等于是把这个家也交到了他的手里。
这是公子对他最大的信任。
陈义方暗下决心一定要管好田庄,替公子守好这个家。
江姐交接的不仅是各种事物还有各项收支账目事无巨细,
两人交接了七八天。
正月初十江姐才停下手来,但又紧接着忙着给公子准备赴临江县县考所需各种物品。
江姐是有经验的从衣服鞋袜到各种器具还有泽祖所用的笔墨纸砚里,
这些物品里外外都仔细的不知道过了多少遍才交到紫苏手里保管。
林泽祖以县考为由今年没有去给族里宗亲们拜年。
严格上说林世同过世还不到一周年。
他也不想让族里人说闲话坏了乡规。
故此也就又省事又省了时间。
林泽祖也不想让自己绷得太紧。
上午习文时抽出一半的时间翻阅续断的医书典籍。
阅读起来是没问题但是要理解起来可就费劲了。可见术业有专攻并非一句空话。
但这也不妨碍他背诵和记忆。
下午依旧是上猫儿岭练习弓箭。
现在三十步十发七中,五十步十发五中。
虽然很一般但林泽祖对自己这个成绩已经是很满意了。
至于射中靶心那完全是靠运气了。
过完了热闹的正月十五。
正月十六一大早林泽祖就赶到了松山私塾。
今天要办理的事务是考生的身份认证与保结文书,也就是上交户籍审查的基本资料。
当朝规定考生需提交三代人的履历即曾祖、祖父、父亲姓名及从事职业或官职和籍贯证明。
以确保考生非娼优皂隶等贱籍出身 。
商籍、军籍等特殊户籍需提前完成改籍手续,可见当朝还是对商籍军籍很优待的。
这些证明文本资料早就找族长也就是村里正林望水开具好了。
林望水办起这等事来倒是经验丰富。
林泽祖今天过来就是向朱夫子递交这些资料文本和预交费用的。
这些资料文本还需朱夫子亲自过一遍格式化之后方可以往上呈交给县儒学署。
第二件事就是交银子了。
这第一笔支出就是五童互结的银子
五童互结制是当朝科举县试资格审查的律法规定。
凡参考之生员需五名同考生共签署《五童互结状》互为连坐担保人。
五人承诺彼此无冒籍即假冒户籍、匿丧即隐瞒父母丧期、身家清白即非娼优皂隶后代。
其格式大致为童生某某等五人,实系本县籍贯,身家无碍,如有虚冒甘罪连坐。
当朝律法还规定任何一人违规,五人皆取消考试资格。
并处以各杖八十大板,每人罚银五两且三代不得应试。
另外互结状需廪生认保,此与五人互保形成双保制。
若查五童互结不实者廪保同罪。
官府对考生的资格审查很严格。
每年县试前考生需齐聚县儒学署召开互结会,当众宣读三代履历同结者复诵印证。
另外官府还鼓励互结者持续监督如发现异常须立即举报。
互结状一式五份:考生、儒学署、县衙、府衙、提学道各存一份保存期十年。
以上就是当朝的所谓五童互结制。
然而五童互结的结银并非官府的法定费用。
官府明文规定五童结状 止画押不费锱铁。
也提倡保结者,义也,非利也!
然而虽五童互结本身不需交银子但连带需要交的。
廪生认保通常需支付酬金。
像林泽祖他们考童生试的每人需交予廪保银二两。
所以贫穷人家的孩子仅上不起学,即便上得起学这后面的科举考试还有一大堆费用等着。
另外互结保单需经衙门书吏誉录还产生了纸笔费。
当朝《互结状》官方抄录费为多份三十文,这是第笔二预交的费用
第三笔费用就是风险银子,为应对可能的连坐罚款,互结五人要预交风险银。 每人预缴一两银子作保证金。
林泽祖、王继学、李本道李本典、谢有生不多不少刚好五人互结。
至于朱文昌则在直接在县私塾由他们的夫子面办理这些资料文书。
五人差不多有一个多月没有相见了。等交完所有的资料文书和银两后。五人还没有来得及相互问候闲聊,又都被朱夫子叫到班级里。
朱夫子又不厌其烦的重新仔细的交代他们五人,从穿着仪态到携带物品和笔墨纸砚的具体细节和要求重述了一遍。
2月初四为县试开考日。
最终朱夫子敲定正月二十为出行吉日。
朱夫子要求正月二十辰时,五人分乘两驾马车从松山私塾出发,去往临江县城入住临江客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