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两人一边说着话,就一边走进了房间。

刚一走进房间,就能够看到墙上写着的一句话,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这一段标语在钨丝灯下发着暖光,格外醒目。

而此时虽然已经到了晚上,不过运载火箭研究小组依旧有很多人没有回家,项目组的十来人围着长条木桌,看着前面的黑板,正在开会。

在那黑板上画的则是运载火箭其中一个的系统拆解图,在旁边的一个黑板上,还写着很多内容,很多都用红笔打上了对勾。

看到李枭回来,众人先是愣了一下,反应过来后一位三四十的男子立刻站起来有些欣喜的道:“李工您可回来了,怎么样?这一次还顺利吗?”。

在男子说出这句话后,所有人都有些期待的看向了李枭。

他们知道这一次李枭出去的任务是什么,也都在等待着结果,可是好多天过去了一直也没消息传来,这也让他们有些紧张。

毕竟如果东风快递三号失败的话,那么运载火箭的模拟测试也就不用在测了。

见到众人期待的眼神,李枭就笑着道:“运载火箭的研究可以继续。”。

不知道为什么上面还没把整个消息通知下去,虽然知道是早晚的事情,不过李枭还是委婉的道。

闻言会议室内的众人就立刻发出了一阵欢呼。

其中一个有些年轻的工程师就想要详细问问,不过刚开口就被旁边的人拉了一把,在对方的示意下这才住嘴。

新来的年轻人可能听不懂李枭话中的意思,但进入保密单位待上两年就都知道了。

有些事情是不能明说的,像是李枭这种说法,肯定是签署了保密协议,否则的话李枭就直接讲出来了,不会这样说。

等到众人欢呼过后,李枭这才又道:“现在模拟测试怎么样了,给我讲讲。”。

听到李枭的询问,众人也立刻就认真了起来。

任教授站起来道:“模拟验证项,经过这些天同志们的努力,已经进行完了11项验证,这些验证大多都是在东风快递三号模拟实验的基础上面进行的,老张你先讲一下。”。

闻言被叫做老张的人站了起来道:“科长,控制系统这方面,惯性导航平台的三次模拟飞行中,除了第一次发生振动超标的问题外,其余两次姿态误差均控制在0.5度以内,比设计指标优0.2度,完全符合要求。”。

“振动超标的原因是什么?找到了吗?”。

虽然这么问,不过李枭也有些猜测,那就是阻尼器的问题,阻尼器在运载火箭上,可以算得上是 “减振大师” 。

之所以这么说这是因为火箭飞行中会产生剧烈振动,这就会让精密仪器受到影响,像是陀螺仪、控制系统之类的。

一个不小心就会导致无法正常工作,导致任务失败,而阻尼器作用就是通过摩擦和非弹性碰撞,然后将机械动能转化为热能耗散掉,这样才能够让火箭保持平稳飞行。

虽然说这一项技术在后世不算什么,但在这个年代可不一样,国内对于这方面的研究可以说是一片空白。

李枭虽然弄出了阻尼器,但因为材料的原因,阻尼器可达不到前世阻尼器的效果。

要知道前世的阻尼器已经研究出了多种,可以根据不同的环境使用。

像是粘弹性阻尼器、摩擦阻尼器、调谐质量阻尼器、粘滞阻尼器、金属阻尼器、粒子阻尼技术等等!

其中制造年代最早的就是粘弹性阻尼器,这一项技术要等到1969年才会被研究出来,而他的原理就是利用高分子聚合物材料的剪切变形,将振动能量转化为热量消耗掉。

摩擦阻尼器则是通过预压紧的金属,或其他固体摩擦面之间的相对滑动做功,来消耗地震能量。

这个则是要等到八十年代的时候才会研究出来。

调谐质量阻尼器也是一样,也是要等到八十年代的时候技术才会成熟。

至于粘滞阻尼器、金属阻尼器更是要等到80、90年代去了,其中金属阻尼器则是利用软钢、铅等金属材料发生屈服变形时,吸收大量能量的特性来耗散地震能量。

国内则是在此的基础上,又研究出了金属橡胶阻尼技术。

最后的粒子阻尼器,这一项技术更是要等到2020年代以后才逐渐成熟的。

而李枭他弄出来的就是粘弹性阻尼器,只不过因为材料的原因,就算是这一项技术被他弄出来了,但还是有些不成熟。

因为粘弹性阻尼器的材料,用的是粘弹性材料,也就是特殊橡胶或聚合物,这类材料兼具粘性液体的能量消耗能力,以及弹性固体的能量储存能力,也因此在阻尼器受力变形时。

特殊橡胶或者是聚合物,内部的分子链就会出现拉伸、扭曲、相对滑移的情况,将部分机械能转化为热能耗散掉。

但如果材料技术不成熟,那就另当别论了。

很容易出现性能不稳定、耐久性不足的状况出现,甚至在极限情况下还很容易出现变形失效的状况。

但这要比没有阻尼器的情况强,那样一来就只能够通过优化结构设计,也就是增加刚度之类的办法,用这种比较被动的方式来应对振动挑战。

李枭是两种方法都用了,这才算是达到了飞行的要求。

而结果也没有出乎李枭的意料,他刚问老张就道:“找到了是因为阻尼器的问题,也多亏了老刘他们改进了阻尼器,这才解决了这一问题。”。

“阻尼器材料的问题解决了?”,闻言李枭也是一喜,这一点是他没有想到的。

老刘从座位上站起来,推了推断腿的眼镜道:“多亏了李教授他们的研究,这才在材料上取得了突破,后来我们又反复试了十二次才调出最佳参数。”。

“好,真是太好了。”,这也让李枭有些激动道,他之前就怕这方面会出现问题,现在这方面解决了,也是让他松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