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在这边事情处理完的第三天,李枭一行人就被重新拉回了爱辉县。

只不过抵达爱辉县的时候,已经到了下午三点多,接近四点,旋翼机在天黑前肯定无法飞回去,为了安全,也就打算明天在走。

这也让他们获得了外出的机会。

这个年代难得外出以此,李枭自然也是和几个相关要好的同事,一起出了机械厂,在县城内转了起来。

这个机械厂,也是为了掩示旋翼机的基地的建设制造的,对外宣称就是制造旋翼机。

这样也能够掩饰一下。

毕竟如果是大城市有机场倒是不奇怪,但这么小的城市就有这么一个机场,那就难免让人怀疑了。

只不过现在的爱辉县并不是后来的黑河市爱辉区,还真没什么太好玩的。

倒是从跟着他们出来的主任口中,知道了不少爱辉县的情况。

县城内现在主要的产业就是木材加工,生产产原木、板材之类的。

正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要知道爱辉县森林覆盖率达到了70%以上,木材蓄积量也居全省前列,在这个年代自然而然主要产业就以此为主了。

其次就是鱼类,毕竟黑龙江及其支流,可是盛产冷水性鱼类,像是大马哈鱼、鳇鱼与鲟鱼、三花五罗之类的。

只不过有些鱼这季节是没有的,像是大马哈鱼只有秋季洄游的时候才能捕捉到。

李枭一行人中,张辉最喜欢吃鱼,听到现在正是鱼汛期,眼前就是一亮,那股子期待劲儿再也按捺不住,立马朝着两人招呼道:“那咱得去瞧瞧啊!老李、老王,咱走一趟!”。

看到对方那样子,李枭就忍不住一乐,知道对方不仅喜欢吃鱼更喜欢钓鱼,虽然钓鱼技术不咋地。

虽然对此他不感兴趣但也没扫兴道:“得嘞!就冲你这馋鱼的劲儿,咱也得去瞅瞅啊!别等会儿鱼群过了瘾,你又跟这儿念叨!”。

可能是想到了张辉唠叨的样子,老王也是忍不住笑了笑道:“可不能让你唠叨了,想想都头痛。”。

当然这些都是开玩笑,说完几人就又都笑了。

说着几人坐着飞机场给配的卡车,向着河边就驶了过去。

七月下旬到八月上旬刚好是这边河流的汛期,这个时期的江风也并不小,帆布篷挡不住江风。

等快到了江边,李枭几人就下了车,跟着给他们做向导的同志沿土路往码头走,一路上,李枭看到两旁的柳树林里挂着防汛用的草袋,偶尔能撞见挎着步枪的边防战士。

这也让李枭好奇的多看了两眼,巡逻的人并不是民兵,民兵在这个年代并不罕见,几乎每个村都有民兵队伍。

但周围巡逻的人看穿着打扮,但也不像是民兵。

不过想想李枭感觉这倒也正常,毕竟这边距离毛熊不远了,而看到李枭有些好奇,带他们的同志也是道:“你们是四九城来的同志,可能不知道这边的情况,这边距离那边太近了不得不防,

在以前还没这么严,但这几年不同,加强边境管控增设了十几个边境工作站,就是为了全面控制,重点封锁,

亏咱们以前还把他们当做老大哥呢!结果说翻脸就翻脸,我算是看出来了这国与国之间,没有友谊可言。”。

听到对方这么说,李枭也是多看了对方几眼,这个年代一般人能看这一点的可不多。

这也让李枭忍不住道:“同志,您这话可真是说到点子上了!能把国与国之间的事儿看这么透的,真不多见。”。

而听到李枭的夸赞那人嘴角带上了些笑意,摆摆手这才道:“嗨呀,这有啥看明白不明白的!不就是眼睛瞅着、心里记着呗!国与国之间我感觉与人与人之间都一样,只不过国与国之间要更复杂一下,同志你也这样认为吗?”。

李枭点了点头也是道:“你这看法和我一样。”。

看到张辉和老王都看着自己,李枭想了想直接就开始了瞎编:“这个其实在现实中能找到很多案例,我记得原来我们村子,有两个人,一个叫做老周一个叫做老郑,他们俩的关系很好,好得都能穿一条裤子,

这个老周家孩子多,但粮食不够,老郑年年都会匀他点,老郑家盖牛棚的时候,老周带着儿子帮着干了半个月,连饭都没多吃一口,当时谁都说他们关系铁。

但后来分地的时候,有一块好地,种玉米能多打两成粮,老周想种,老郑也想种,两个人都想着多收点粮,给孩子添件新衣裳,给家里弄点好吃的,就因为这块地,俩人头回红了脸,后来连搭话都少了,

这个国家与国家在我看来,咱街坊过日子其实是一个理儿,就那我们和毛熊来讲,咱刚建国的时候,没机器没技术,人家派专家来帮咱建工厂、教咱种庄稼,

不过他们这么帮助咋们也不是没有原因的,他们也想有个靠得住的邻居,这才这么帮助咋们,咋们强大起来对他们也有好吃。

可这两年为啥不一样了?这是因为他们已经不满足了,现在要的更多,要咋们听他们的话,咋们是一个拥有完整主权的国家,自然而然会闹掰了,

至于现在他们更是怕咋们成长起来,变得强大了,对他们产生威胁,自然就回处处针对,处处提防。”。

李枭讲的很透彻,也是让老王道:“那李工你说怎么能会不会打起来?”。

“何可能,以现在的发展来看,这也是有可能的事情。”,虽然知道之后会发生的事情,不过这些事情还是点到为止的好。

几人说话间就到了码头旁边,在码头边上挤着七八条木船,船上的人正把刚捕的鱼往竹筐里装,看到那些鱼,老郑就凑上前看看不由霍了一声道:“这鱼竟然真大,我还真是第一次见到,四九城那边可很少见到这么大的鱼。”。

听到老郑的话。

码头上的一个人站出来,有些警惕的看向了几人:“同志,您们是?”。

听到询问,不能李枭几人说话,带他们出来的主任就开口道:“同志,我是第一机械厂的,这几位是四九城来的几位同志,我带他们来看看。”。

说着就把证件拿了出来,让那人看了一眼。

男子这才放下了警惕:“我是这个村的村长,几位四九城来的同志欢迎欢迎,今天捕鱼来了一个大丰收,几位来的刚好,今天晚上我们要准备炖鱼肉吃,几位留下来也尝尝。”。

说着还伸出粗糙的手,和几人握了握。

见此李枭连忙拒绝道:“哎呀村长!不麻烦你们了,一会我们还有工作要做。”。

相比之下,这边可没有四九城安全,他们晚上可不敢留在外面。

村长先是愣了下,显然感到了有些意外。

见此李枭就明白了,这应该是没少遇到这种事,否则的话应该不会露出这种表情。

也是有些感叹,这种事情到哪里都有避免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