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林给几个家伙仔仔细细的交代了一些事,而后扫了扫空间。
空间与上次规划后的情景相比并没有太大的变化。
左边四亩地养着猪牛羊和鸡鸭鹅,还有前段时间在完达山收的那些鹿和傻狍子等野生动物。
此时一条条垄起的红薯垄周围站着些进食的动物。
这些红薯垄并不是为了收获红薯,孙林种它们就是为了收集红薯藤,来给猪牛羊这些提供吃食。
当然了,养殖动物的牧草也必不可少。
有着灵液偶尔的兑水浇灌,再加上空间土壤的加持。
红薯藤和牧草的营养已然足够、而且生长速度够快。
这样的红薯藤和牧草喂养出来的动物肉质更好,鹿茸的品质也会更高。
右边四亩地则种植着大量的植物,最往里是一座小“金山”。
周围种上了不少树木,茶树、果树、椴树、红松等等
接着是那一株株被孙林设置了单独屏障各种药材,其中就属萝卜人参和磨盘灵芝最为珍贵。
这四亩地剩下的地方被孙林分成了大大小小的十几块土地,除开种植水稻、小麦、玉米这些粮食的用地。
其他地方被他种上了各个季节的蔬菜和瓜果。
孙林精神力扫了扫,空间中鹿(梅花鹿和马鹿)有四十五头,傻狍子有二十一头。
猪(野猪和家猪)三百二十一头,牛四十头,羊只有八十五头。
这还是他一直宰杀结果,不然太多了养不下,猪牛羊也都是圈养。
鹿和傻狍子孙林先给它们放养着,主要是没养过这玩意,不知道能不能圈养。
以上这些是大型动物,那其他鸡鸭鹅什么的就更多了。
鸭和鹅还算好的,他留的不多,一百只不到,可这鸡就夸张了...
鸭和鹅对水的要求多些,但鸡则没啥要求,但凡是农场有空的地方都能看到鸡的身影。
数量得有四五百只,空间中每天新下的鸡蛋就得有两三百个...
孙林已经不知道储物柜中这些日子到底囤了多少鸡蛋。
还算好的是鸡蛋这玩意做法太多,不容易吃腻。
今天蒸、明天煮、大后天茶叶蛋,再过几天冷泡,各种做法有各种的香!
鸡蛋储物柜囤了不少,鸡鸭鹅还有猪牛羊自然也少不了。
用麻袋和网兜装了些物资出了空间,孙林骑着车想着事。
物资多没啥问题,吃不完也没啥问题,反正吃不完也坏不了。
主要是以后一家人生活在一块,这物资最好能有个合适的出处才行。
其实他心里早就有了个想法,现在爹娘几人都来到了身边,又想了想,这个方法好像真的不错。
孙林想着自己这个110号四合院还有好些空房,以后也不会再让别人住进来。
就这么空着可能还会引起一些麻烦,那可不可以找个机会把有些房间给弄塌?
就像当初95号院“无故”塌房一样?
这样的话空房没了,还能空出不少地。
一间三进的四合院可不小,110号院子孙林估计得有九百多个平方,其中房体就得差不多占到一半。
如果前后院那几间空房塌了,再那加上几个院子的面积,差不多得六七百平。
这可不小了,一亩地呢!
虽然并没有连在一块,但这么大的地方如果用来归置归置。
种些瓜果蔬菜再养些鸡,甚至种个几分地的粮食问题不大吧?
至于房子塌了可惜,重新建房要多少钱?
这算个什么问题啊,数字而已!
对于他来说,四合院值钱的是这块地皮!
而且好些房已经有些破旧,就算没这个想法孙林也得给它们修整修整了。
如果真能空出这么些地出来,老两口可能开始会觉着可惜,但后面肯定高兴不已。
有地种,还是在城里有地种,想想感觉还挺美!
这样的话孙林的物资就可以多个出处,四合院空房的事也少了一些麻烦,老两口也开心。
简直三赢!
穿越人士买四合院常见,可把四合院推了种地,他这算不算头一家?
当然了,这也是他目前的一个设想,还要考虑到别的因素,得好好规划规划。
孙林带着东西回到家时,一家人正忙忙碌碌。
王连梅、孙月、孙芬正忙着擦桌、拖地、清灰,孙木这个小家伙托着木马跟在几人身后。
也不知道他能干个啥,反正就跟着,也算是尽了一份力了...
王连梅刚把桌子擦完,想后退两步看看桌子干净没有,就被小家伙的身子挡住了去路。
“你这孩子一直跟着干啥,碍事吧啦的,去去去,去和你大牛叔看书去。”
小家伙抱上了王连梅的裤脚,冲着她甩了甩手上的小人书,乐呵的不行。
王连梅算是服了,这小不点在别人忙活的时候就跟着,也忒烦人!
孙林这时候拎着东西进了正院,小家伙看见哥哥回来了,立刻松开了手扑了过来。
“哥!”
孙林放下东西摸了摸小家伙,看了眼周围。
不一样了!
真的不一样了!
以前他住在院里,从来没打扫过,也就是大牛没事才会扫扫地,擦擦桌子。
之前还看不出来什么,但今天王连梅她们彻底清扫后,瞬间就不一样了。
怎么说呢?
只感觉整个院子都亮堂了不少。
难道这就是所谓的人气?
王连梅看着儿子回来,连忙过来小声问道:“事办妥了吗?”
孙月和孙芬也赶紧凑了过来,伸着头也不说话,就是盯着他。
动作像是小贼接头...
孙林好笑的点了点头,而后从军包中掏出几张纸。
“办好了,院子现在是咱家的了!”
王连梅接过纸张,激动的手都有些抖。
虽然不识字但还是上上下下打量了好一会,旁边两女则简单的看了看,脸上笑容止不住。
孙林看着激动的三人,扫了眼院子。
有了家人,真的不一样了!
“爹呢?”
王连梅把纸张递还给孙林,笑着说道:“找活去了!”
“今天收拾收拾屋子,明天我们也得出去看看。”
“这总在家待着可不行,一家人要吃要喝的,光靠你一个哪儿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