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大唐混子生活 > 第331章 村里的变化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经过大半年的培养,还从外面收购了上万幼崽,如今薛家村的鸡群已经有三万多,鸭一万五,大鹅八千只,兔子三千头。

羊对草皮破坏性太强,薛家一向是不养羊的,不过马匹不少,护卫队那边就是四百,村里还有三百,还有一百多母马,三十头幼崽,已经形成了自己的马场。

简单翻一下地,去年收集的苜蓿种子撒下去,对于这些经常投食的人类,野牛群已经习以为常。

牧场外围修了几座木屋,主要就是发豆芽,推豆腐,冬天看守青储,冬季没有青储,野牛群还好,数量不多,地上野草也够它们过冬,不过多了马群就不行了,不说够不够吃,没有足够的精料,马匹掉膘很快的。

“想不到我们薛家也有自己的马场。”薛道木感叹道。

“还不是我大孙,真靠你们几个,村里能吃饱就不错了。”薛孝礼鄙视的看了一眼说道。

薛道木尴尬一笑,向后退了一步,他可知道,老头子距离再近一点,可是会动手的,他可不想脑袋嗡嗡的。

“阿翁!如今我们村也有钱了,牛群就喂养好一点。”薛玖提议道。

“放心,现在我们经常投喂的。”薛孝礼说着,端起一筐豆芽,就向牛群走去。

成年的牛还有些戒备的看着人群,小牛犊子已经快步向薛孝礼走去,牛头伸得长长的,想吃筐里的豆芽。

薛孝礼把混合着干草的豆芽分开倒在地上,小牛犊子就各吃各的。

看着一头牛犊子挑着豆芽吃,薛孝礼笑骂道:“就你这狗东西聪明!”

有吃的,牛犊子也不介意脑袋被人抚摸,一心吃着豆芽。

除了豆芽,还有煮出来的豆腐,豆渣,同样混合着干草,倒在一排石槽之中。

等人走开,成年的牛也陆续走过去,埋头吃了起来。

“这些畜牲很聪明,一直都有戒心,不过等这些小牛犊子长大,就没那么排斥了。”薛孝礼介绍道。

薛玖点点头,暗自佩服村里的老人,他们经验丰富,早就摸索出来一套办法,根本不需要自己提醒。

一斤豆子能出六斤左右豆芽,比起单纯喂豆子划算多了;豆腐也能出两斤多,还有豆渣,这些东西即便混合了干草,牲口依旧非常喜欢。

牧场补种苜蓿,牧场周边种植萝卜白菜,这两种蔬菜产量高,生长快,可是最好的饲料;除了这两种蔬菜,还有大麦,大麦可以像韭菜一般,反复收割。

牧场关系重大,只有薛家的人参与,幸好去年嫁了不少宫女进村,可以抽一部分进山,养殖场也有了足够的人手照料。

“我们薛家的产业,扩大了好几倍,这是大家的努力,但是功劳最大的还是小玖,这一点大家不要忘了。”另外一个族老沉声说道。

“二叔公你放心,我们不会忘的。”

“嗯!”所有人都用力的点点头,如今薛家别的不说,蛋是足够的,每天都能吃一个,还有咸鸭蛋,皮蛋,每个月都会吃两次。

“二叔公,我也姓薛,做这些都是应该的。”薛玖笑着道。

“你应该做那是你的事情,但是家族不能忘了,对家族有大功劳的人。”二叔公看着薛玖,目光一下变得柔和,老脸浮现笑容。

“不错,我们薛家,从来都是赏罚分明,谁敢忘恩负义,村里可容不下。”薛孝礼点头附和道。

家族最重要的就是凝聚力,赏罚分明才不会让人离心离德,因此薛玖也没有再谦虚,只是笑了笑。

这也是他喜欢家族的缘故,大家是真的为了家族荣誉而努力,无论是保护薛收和自己,还是外出任务,那都是尽心尽力的,而且没有怨言,因为大家明白一个道理,帮着有能力的人,才能让家族变得更好。

查看了一遍,村里的产业,已经走上了正轨,剩下的只要稳步发展就行了。

养殖场要分散,不能只放在一个地方,不然容易全军覆没,包括盟友的两个养殖场,今年都得再建一个。

水库下游千米,挖了两个养殖鳝鱼的鱼塘,一切都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上山去看望了一下常氏和几个孩子,她们确实安心生活着,山上已经种植了不少的茶树和葡萄,去年插杆的葡萄已经存活,如今已经长出了不短的嫩枝。

“如果有需要,尽管告诉这里的人,会尽量满足你们的需求。”临走的时候,薛玖说了一句。

“多谢郎君,我们要的,都很快送来了。”常氏欠身致谢。

虽然山里枯燥,但是从来没有少过她们的吃食和衣服,如今穿着皮衣,虽然少了一些贵气,却也更贴近生活,看得出来,她们是真心知足,不然也不会把房前屋后都种植着东西。

因为山坡石头多,能种地的地方不多,所以用了不少的陶罐;房前屋后则是用石头堆砌的花台,所以种植的东西不少。

“那就好!回头我给你们送一些话本,打发一下时间。”

“能不能再送一些毛线,我想亲手给她们织一些毛衣。”常氏突然问道。

“当然可以!”

在村里待了十天,回到城里已经四月,城外多了不少踏青的人,还有一些放风筝的女子,听她们的欢笑声,就知道她们很开心。

薛玖请工匠,做了一个又大又长的蜈蚣风筝,带着李双双出城放风筝。

蜈蚣风筝不但很长,还裁剪得如同真的一般,放到天上,就引起一片惊呼。

“大兄!我也放大风筝。”小丫头跳着喊道。

已经快要满五岁的小丫头,如今说话清晰,精力也非常旺盛。

“大风筝你不能放,要把你拉上天的,你放这个小的吧。”薛玖说着,拿出一个燕子风筝,与小丫头一起放了起来。

薛玖以前也没有放过大风筝,没想到有那么大拉扯力量,即便李双双,都差点没被拉倒。

不过放风筝,只能图一时新鲜,玩了一天就再也不想去了,安安心心的在家宅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