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几人抬头朝他手指的方向看去。

夜色沉沉,只能隐约看到前方有一座高耸入云的山峰,在周边大大小小的山头中独树一帜。

张怀安接着道:“这一片都叫岩王山,那座峰是岩王山七十二峰里的最高峰,当地人称叫登仙峰,都说那座山峰能连着天,爬上那座山峰便能登仙化极了。”

“登仙峰便是入山寻宝的必经之路,上去只有一条山道,两侧都是绝壁,山顶便是一道巨大的石门,石门由铰链控制,设有机关,也不知是何人所制。”

“石门紧固厚重,拿炮轰都难轰开的那种。我那天要不是反应快,现在也还被关在里头呢!”

苏桐知道他定有下文,示意他接着说。

张怀安笑笑,道:“先不说石门,这登仙峰啊!年轻力壮体力好的得从早上天不亮爬到晚上天黑才上得去,要按我们这队伍的体力……”

他环顾了身边这几个女人,道:“怕是得爬上三天!”

“张队长有什么捷径,直接说吧!别卖关子了!”江英道。

张怀安这才神秘一笑,从地上爬了起来,往下方指了指,道:

“下方不远处有一道水涧,连通地下河,从这条河——可以直接穿过登仙峰。”

“但是我要说清楚的是,这条道是早些年有人坠入河中被冲了进去,无意发现的,安全并不能保证。所以你们要是有不会游泳的、怕黑的趁早回去!”

说着,他拉过身边那个大大的袋子,居然从里面拖出两套潜水服来。

“虽然我准备了这个,但是没有氧气罐,地下河也不是都在地下,除了有一段距离需要憋气,里面还是有换气的空间的,前提是你们的体力要能支撑得住!你们考虑好了再决定要不要去!”

“我去!我会游泳!”江英首先表示。

苏桐也跟着道:“我也没问题!”

她回头看了看闻莺。

闻莺休息了一会儿,已经缓过来了,她接着道:

“我也没问题,我会游泳!”

苏桐有些担忧,她拍了拍苏桐的胳膊,“我能行的!不用担心!”

“可是,潜水服只有两套,怎么办?”江英问道。

本来安全就没有保障,没有潜水服的话……

张怀安打了个响指,“没事!幸亏本队长准备齐全,我们有这个——”

说着,他从黑袋子里掏出一捆麻绳。

说是麻绳,但是不像麻,细细的软软的,比普通的绳索细很多也轻很多。

“这绳子可是好东西,轻便又有韧性,这一捆看着不起眼,足有两百来米长,等会儿我们先进去两个人,身上拴着绳子,等到了里面能停留的地方,外面的人再把潜水服拽回来,这样轮番进去就行了。”

见张怀安已经想好了办法,其它人也没有意见,因为没有更好的选择。

而且,还要祈祷如张怀安所说,地下河中间真的有可以停留的地方,能够将潜水服“中转”。

几人顺着一道长长的斜坡往下走了二十分钟,果然发现了一道水涧。

又顺着水涧往前行走了约四十分钟,便无路可走了。

水流已经钻进了地下,山体挡住了他们的去路。

他们现在的方位,已经位于登山峰脚下了。

经过商议,张怀安和苏桐先下水。

张怀安实在是准备齐全,他又拿出了几个塑料袋,让她们把重要的东西密封好。

一切准备就绪后,张怀安和苏桐换上了潜水服,下了水。

水很凉,适应了一会儿,苏桐朝岸上的两人道:

“我们先去探探路,等会拉绳子示意!”

说完便潜入了水中。

张怀安接着潜入,紧跟着苏桐。

然后,他突然伸过手来,抓住了苏桐的手。

苏桐下意识地想要甩开,但张怀安没有放开,反而捏了捏她的手,往前拽了拽。

意思大概是,水底太黑,怕两人被冲开。

苏桐想想的确如此,便没再挣扎。

进了水底,明显感觉水流的速度加快,不用人使劲,水流便能带着他们向前游。

一口气快要憋到尽头时,她感觉到张怀安在带着她往上游。

果然,两人很快便浮出水面,苏桐大大地呼了口气,这才发现头顶一片漆黑,距离河道顶很近,但是仍有空间。

现在是冬季,算是枯水期,地下河的水并没有灌满河道。

又往前漂了一段距离,她感觉身体前方有阻碍,脚下也已经踩到了底。

张怀安拉着她的手往旁边游了一段距离,居然爬上了岸,这里——果然有可以停留的地方。

她从用塑料袋封好的腰包里摸出手电筒,摁亮。

发现这里是一处浅滩,地下河在这里转了个弯,继续往前了。

她忙和张怀安脱下潜水服,叠好,又用塑料带装着捆好,系在了刚刚绑在胳膊上带进来的绳子上。

按之前的约定拽了拽绳子。

果然,没过多久,外面便有一股力量将潜水服拽了回去。

又等了约莫二十分钟,江英和闻莺也游了进来。

有灯光的指引,几人很快汇合。

这段路程比相像中要轻松一点,闻莺表示自己状态良好,并没有明显不适。

同样的方法,又用了两次。

第三次冒出水面时,苏桐发现,他们已经穿过了山体,抬眼已是茂密的山林。

如果这边是登仙峰的另一侧的话,那么他们应该已经避开了那道难以逾越的石门。

张怀安经过这一番折腾,已经累得不行,再看闻莺,也是上气不接下气,身体明显虚弱。

苏桐看了看时间,已是凌晨时分,眼下继续赶路并不现实。

她和江英找了处空地,生起了火,让那两位“病号”挪到火边。

大家都需要先把衣服烤干,二来也要补充些体力,团队成员比较“特殊”,不休息好没法继续下面的路程。

张怀安瘫在火堆旁缓了一会儿,才懒洋洋地开口道:

“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先听哪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