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寻戾帝余孽的事情在暗中有条不紊的进行着,文帝将这件事全权交给了太子后,就将重心放到了霍无伤的大婚之事上了。
文帝本就宠信霍无伤,如今得知他是霍氏真正仅存的血脉后,那更是将其当做眼珠子一般的看重。
加上凌氏一族的事,文帝觉得这些年真是苦了霍无伤,让他默默隐忍了这么多年,以至于认贼作父,由着凌益这个杀父仇人在眼前上蹿下跳那么久。
文帝是越想越心疼,越想越愧疚,于是他大手一拍,当众宣告,霍无伤和程少商的婚事在宫里办。
不仅要办,还要大办特办,一切都是比照着皇子大婚的规制走。
朝臣中但凡有人说于礼不合,都得被文帝喷个狗血淋头。
由于文帝态度强硬,再加上满都城的百姓对孤城和霍翀将军的事议论声高涨。
国民们奉为战神的霍翀将军,满门忠烈的霍家仅存血脉,还有这些年霍无伤镇守边关数年,平息的大小匪患无数。
这些事项加在一起,众人都觉得文帝这么做不但没什么不对的,反而更显他作为养父的慈爱之心,作为帝王的仁爱厚德。
霍无伤和程少商大婚之日,满城欢庆,皇宫内歌舞升平、鼓乐齐鸣。
妤瑛看向一旁喜极而泣的霍君华“霍夫人,今日大喜,可不能将脸上美美的妆容哭花了。”
霍君华身旁的崔佑轻声哄着她。
“储妃说的对,近几日你大哭了几场,好几次都快要晕厥过去,今天可不敢这么哭,万一哭伤了,无伤必然担忧不已,到时候怕是要耽误了洞房花烛夜。”
霍君华取出怀中的帕子快速的擦拭着脸上的泪珠。
“我这是高兴,阿狰终于得偿所愿,霍家也不再是只有我们二人了。”
说着说着,她脸上欣喜之余又有些伤感,但很快眼中的伤感消失不见,只余满脸的笑意。
大婚结束后的第二天,霍无伤不顾文帝的挽留,带着程少商回到了霍府。
这一出,让那些言官只能将手中早早写好的弹劾奏折扔到角落里吃灰。
霍无伤和程少商三朝回门之日,一大早就前往了程家,刚用过午膳便马不停蹄的赶往了皇宫。
文帝对着二人不停的念叨着,眼中满是对二人三年抱俩的渴望。
程少商实在受不住文帝的碎碎念,于是在桌案底下掐了掐霍无伤,让他去和文帝周旋,她则连忙投入了宣后的怀抱。
自此,霍无伤开始了奔波繁忙的生活,每天一早不是送程少商回皇宫,就是送她去程家,然后自己与太子等人忙着追查戾帝余孽一事。
快到入夜的时候,他再去接程少商回霍府。
霍府占地虽广,但却很冷清,尤其是霍君华说自己住惯了杏花别院,不想再来回挪动,这下霍府的人就更少了。
霍无伤公事繁忙,程少商亦有自己的事要做,她每日要么就是改造自己院里的布局,要么就是进宫陪伴宣后,或是前往工造处跟在老师傅们的身后学习手艺。
有时程少商忙累了,还会去寻万萋萋和何昭君等人,她们几人时不时的在妤瑛的云香楼中小聚,若是恰巧碰到了五公主和三公主,众人还会一同饮酒作乐。
这种欢快的日子,直到程少商怀有身孕后才结束,毕竟身怀双胎辛苦,霍无伤又忙于清剿戾帝余孽,万一被人钻了空子,那真是悔不当初。
于是霍无伤直接将人打包送进了长秋宫,毕竟皇宫禁地,又有文帝和妤瑛帮着照看,他自然是没什么好担忧的了。
虽然他有黑甲卫,但到底分身乏术,况且宫中还有玉棋可以为程少商安胎,她又是个爱热闹的,有文瀚文璇陪着,每日都不知道有多欢乐。
太子几人忙着剿灭戾帝余孽,妤瑛也忙着清除皇宫里暗藏的眼线。
–––时间分割线–––
永文四年,戾帝余孽尽除,霍家双子周岁宴于皇宫大办。
太康二年,文帝身体有恙,命太子监国;太康三年三月,文帝立太子嫡长子文琮为皇太孙。
太康三年五月,文帝退位,太子登基,妤瑛册封皇后,文琮为皇太子,文瀚得封御南王,文璇封曦明长公主。
永安元年,新帝改察举制为科举制,不限门第不限性别,只看才能。
永安三年,德帝退位,文琮成为新帝,后世称这段时间为元鼎盛世,不仅是国朝整体实力鼎盛之期,更是往后广阔疆域扩张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