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要问世界上哪个国家最爱喝热水,答案无疑是夏国。一是因为茶文化的存在,二大概就是战争期间美丽国的细菌战影响。

不过寒枝倒是没见过哪个村的水井旁边还专门派人守着防止投毒的。只是因为怕落叶灰尘进去,所以上面会有一个水井盖子,夜间无人打水时就把盖子盖上。

“派人看着倒是不用,做个井盖就行。”反正水都要烧开了喝的,而且这年代,应该没人想到往水井里投毒的奇招吧?

祝葵是怎么知道的?寒枝又看了她一眼。

祝葵只是笑了一下,“我派一个手底下的人,在这建个屋子,专门看守水井吧。”

她非要做,寒枝也就不拒绝了,只赶紧点头。

游商的人给她干活,又不用管吃又不用管住,这不白得一个劳动力嘛。

“你的龙骨车,看着只是一片片的小木头,要怎么把这么深的井水取上来?”井水安全的问题了了,祝葵又问起龙骨车的事。

“要拼装的,就像犁地的犁,不也是好几个东西拼起来的嘛,只是龙骨车拼凑的东西更多而已。”

“明天第一台就能拼装了,你到时候好好看看,以后去了别的地方,也可以把这东西带过去。”寒枝又说。

游商看着寒枝,脸上不由带了笑。

“这么多的好东西,你都要让我来教别人吗?”

寒枝无所谓的点点头,“当然啊,龙骨车很重要的,只要能传播出去就行,管是谁传播的呢?我在族里忙得很,根本就走不开,哪有时间四处教人学习。”

“你要是觉得这样不好,那就多给我找些雇工,顺便包一包他们的伙食,我没有粮食呀。”寒枝她

缺了的那颗牙已经长好了,所以这个笑十分可爱。

祝葵看着这个笑,才觉得寒枝有了点小孩样。这之前,她常觉得这位小巫医似乎比姜芮还要大一些。

“我答应你,以后我换回来的所有奴隶,都送于你。”祝葵郑重承诺。

寒枝一愣,她只是随口一说,没想到大腿还真答应啦?!

未来的女娲氏还真要变成最大的奴隶主了。

关于奴隶社会形成的原因,寒枝后来又思考了一下,她觉得自己一开始或许想错了。

和未开化的野蛮时代相比,奴隶制度其实是一种进步。

战争最开始的原因,基本都是围绕着食物展开的,这里的食物不够吃了那就搬迁,所有地方食物都不够吃,那就定居农耕。等到农耕时,遇上天灾,地里的粮食不够吃了,那就只能去抢附近部落的食物。

战争结束后,战败的部落会直接沦为俘虏并被取耳或者斩首。

食物连自己人都供应不上,与其把这些外人带回家分食食物,不如直接杀了省心。

而等到了农耕生活渐渐稳定下来,风调雨也顺,粮食大丰收有了剩余,那么将俘虏带回部落,给很少的粮食让他们为部落干活,就成了一个好计策。

一个是将俘虏就地杀死,一个是把人活捉回去干活,哪种制度更文明自然不必说。

只是随着时间的发展,更先进的制度,也就是封建社会制的到来,奴隶制就显得原始又野蛮。

寒枝又来自于一个比封建制更加文明的社会,所以当初看到奴隶买卖的场景时,心里难免激荡。

只是事后回想一下,和就地杀死战败俘虏的做法比起来,一开始想出把人留下来当做劳动力使用的想法,也许是带着一些悲悯之心的。

人只有活着,才能创造一切可能,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

奴隶制的出现留下了更多的人口,人口是一切的可能。一座城市的运转,是需要大量人口支持的,否则这个世界永远都是部落制。

只有人口上来了,部落才可以聚合为城市,城市才可以发展成国家。

自从想通了这一点之后,她似乎就不再那么抵触奴隶买卖这件事了。

这个世界有它自己的发展规律,一味的倒行逆施,只会落个身死道消的下场。

自古逆天而行者,多半道中卒。

而那些看似逆天成功改命者,细究之下,都是在顺着天命而行。

千古一帝秦始皇的成功,便是顺应天命而行的最佳实例。

从孔子周游列国就可以看出来,那时候列国之间的交通已经十分发达了,一统的苗头已经开始出现。

交通便利之后,小国又依次被周边大国吞并。

而王都周人势弱,群雄并起时,开始设立郡县。

郡县的郡守,相当于一个不世袭的大国之君,除了每年意思意思给王供奉点东西,一年到头也没人管他平时做什么。

为了防止郡守在自己的地盘上势大,国王便在每个郡设立了监察御史去监察郡守。

虽然郡县制的设立是为了中央集权所做的一个重大创新,但王朝的覆灭,依然如约而至。

秦之所以可以一统,是因为它当时地处偏僻,开化比较晚,民风淳朴。意思就是平民百姓多,还没有形成固化的既得利益阶层以及贵族世家集团,在这地方搞改革,很容易成功。

商鞅变法增强自家的国力后,国民开始踊跃参战,因为可以靠着军功往上爬。

有人能当军民打仗了,那么谁来种田呢?耕地可不能荒废,这是一国之本。

三晋之地,也就是当时其他强国所在的地方,人口稠密,耕地面积捉襟见肘。

秦人便招揽三晋之民来西陲耕地,随便耕,想怎么耕就怎么耕。

又有粮食又有人,交通便利,国王式微。

变法成功,国富力强。

各种条件都已经就位,一统也就如同顺水推舟般,顺利达成。

寒枝倒不是觉得自己是个比秦始皇聪明的人,至少在政治嗅觉这一块,她是不太敏锐的。

但她的优势就在于掌握的信息够多。

太阳底下无鲜事,很多事情的答案,都在史书中有了交代。

奴隶社会的发展不可避免,她应该做的,就是加快这个进程,大大缩短发展线,然后再插手做一些小小的改变。

好在她还年轻得很,能做的事情,还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