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吃的亏多了,他们也学乖了 —— 若是敢表露不满,张首辅定会立马怼回来:“既然你不服,不如让你家女儿也去边关历练历练?”

他们倒想,可架不住家中子女没这般能耐啊!

很快,元初被封为 “锦翎郎将” 的六品封号,从京城传到青州,途经姜家村,最终送到了安城元初手中。

除了元初封将的消息,还有一则喜讯传遍天下 —— 朝廷明日将开恩科取士。

这事朝中已议论了整整一个月,不乏反对之声,有人称如今兵荒马乱,当以稳为重,不宜兴师动众开科。

这帮文官论起打仗的事,一个个缩着脖子不敢贸然觐见;

可说到应试科举,他们个个都是过来人,家中也培养了不少读书子弟,原以为张首辅会像往常那般怼一句“不然让你家子弟下场应试”。

没料想他根本不按常理出牌,直接回怼:“既然你觉得开恩科不妥,不如去新打下的城池任职,替朝廷稳固民心如何?”

终究,皇帝开恩科的意愿还是达成了。这一个月的争论不过是小插曲,多数时间都在按部就班走章程罢了。

赵夫子的院中,赵启年看向身旁的张晋,开口问道:“张兄,此番恩科,你是要下场应试的吧?”

“确有此意。” 张晋点头,想起姜家那位灵巧姑娘的能耐,忽然觉得自己也该大胆冒进一次,博个前程,又转而问道:“你和广青是怎么打算的?”

姜广青从书本中抬起头,语气带着几分谦逊:“张兄,我没你这般才学,一个月后的院试尚且没底,恩科便不凑这个热闹了。”

“我打算试试。” 赵启年接话道,“就当检验自己的学问,看看还有哪些不足,即便此次不中,下次再来便是。”

说到这里,他忽而坏笑起来,凑近张晋道:“张大哥想必也会下场,张兄此番,是想争一争恩科头筹吧?”

“我自知不及大哥,不敢有此奢望。” 张晋笑着摆手。

“你也不必过谦。” 赵启年拍了拍他的肩膀,“论才情心性,我更看好你。”

他又转向姜广青:“广青,你说是不是?”

姜广青再次从书本中抬头,认真点头:“我也看好张兄。”

说罢,他便又低下头,埋首苦读起来。

手中那本书,正是赵夫子结合往年真题,亲手编纂的院试备考教材。

赵启年没歇着,又凑到姜广青跟前问:“广青,姜大叔这回是不是也得下场应试啊?”

姜广青想起亲爹备考时又苦又乐的模样,嘴角忍不住扯出一抹无奈的笑:“我爹自然是要去的。”

“那正好!到时候咱们一道去京中,也有个照应!” 赵启年嘴巴不停,越说越起劲。

张晋瞧他吵得厉害,无奈地伸手拉起他:“行了,跟我出去转转,别在这儿打扰广青用功。”

与此同时,县衙里的张县令,脸上难得带了几分急色。

这段时间,他给姜长盛用的是题海战术,一对一教学下来,也摸透了姜长盛的底子 —— 这人发散性思维不足,但胜在肯下苦功,执行力极强。

因此,张县令每日都按科考制度给姜长盛安排模拟考,专攻乡试这一场。

他心里打的主意很明白,得把姜长盛的举人身份保住,他这主簿的位置才能坐得安稳,自己也能省事不少不是。

京中姜氏高定作坊三楼,芳霏合上手中的小木箱,伸了个大大的懒腰,总算把设计图纸都整理妥当了。

春桃连忙凑上前,给她轻轻捏着肩,笑着奉承:“小东家辛苦了!就冲这设计,这期新品保准能大卖!”

她方才见过芳霏锁进箱子的图纸 —— 这一期主打秋季祥瑞树叶主题,特意选了梧桐叶、桂叶这些寓意吉祥的样式,颜色则用了暖调的红黄二色,还巧妙融入了树叶的天然纹路,别致又有心意。

“借你吉言,但愿如此!” 芳霏笑着站起身,打算活动下僵硬的筋骨,转头瞥见春桃发间新添的发簪,忍不住打趣:“这发簪真好看,瞧着灵动得很,是谁送的好东西?”

被打趣得多了,春桃的脸皮也练厚了,捂着发簪笑得眉眼弯弯:“我也觉得好看!没成想他还有几分设计能耐呢!”

“哟,这就开始替人说好话了?” 芳霏挑眉笑闹。

春桃头上这枚发簪,不用问也知道是二毛亲手设计的,再看这精细的做工,分明是清平县那位老工匠的手艺,错不了。

自打刚开始那支样式繁杂的 “吃食” 簪子后,二毛后来送的几支,都是照着春桃喜欢的花花草草画的样子做的。

虽说设计算不上顶尖巧妙,但每一支都看得出来用了心思,满是诚意。

“咱们春桃这是要嫁人喽!” 芳霏凑趣笑道,语气里满是打趣。

“小东家又取笑我!” 春桃羞得捂住脸,耳根都红透了。

“好啦不逗你了。” 芳霏笑着揽过春桃的肩膀,才十岁的她,身高已然快赶上寻常成年女子,瞧着格外高挑,“晚上请你去看百戏。”

“小东家当真要去?” 春桃放下捂脸的手,撇了撇嘴,显然对要去的地方不甚喜欢。

“请柬都送来了,不要钱的,还不去瞧一瞧?” 芳霏挑眉,朝桌上放着的那张精致请柬抬了抬下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