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农女重生后,她飒爆了 > 第430章 魏云宵的嫡女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下午后半晌,年庚夫妻俩从雅居院回到韶光居,他们离开前,孩子们还在同他们的祝爷爷敬酒,今儿老人家开心也便由着孩子。

其中,当属礼大夫在宴席上感慨颇多,曾经以为携途孤寡一生的好友,临老竟还喜结连理。

如锦绣所言,礼大夫不过四旬出头,正是老当益壮的年岁,仔细张罗结个伴,未来的日子身边总归有个知冷热的体己人。

奈何,夫妻俩几番旁敲侧击,全被礼大夫用话头打了回来,说什么拖家带口防止他制药的速度,直让人听了啼笑皆非。

不管如何,将来两位长辈由他们家看着,身边自然缺不了近身伺候的人手,也便随了礼大夫的心意去。

说到张罗人生大事,夫妻俩同样没漏了好友孟伯弦,瞧着五大三粗的壮汉,实则,酒量还不如祝先生的一半,早早便酒得不行,年庚让人扶他回晚香院歇息。

年庚按锦绣的意思,曾劝过好友再娶,孟伯弦却严词婉拒,直道他如今孤身寡人过得自在,想什么干什么都没人管,到底是忘不了曾经的家变带来的伤害,听他这么说来,夫妻俩便也放下操碎的心。

扶桑端来新沏的热茶,小心放到罗汉椅的小桌几面,轻声问道:“主君,郡主,可需奴婢吩咐下去为主君煎一碗解酒汤来。”

闻言,锦绣看了看当家男人微薰的面色,笑道:“无妨,瞧你们主君这模样,少说还能再喝上一斤半两。”

“是。”扶桑掩唇一笑,识趣的退到门房外。

年庚端起热茶抿了口,嘴角带笑道:“有件事忘了同娘子说。”

锦绣揭开热盏盖,微微拂动面上的茶叶,好奇的看向他。

“昨夜你睡下不久,墨白来禀,魏老夫人在城郊的寒舍去了。”

锦绣听到这,拎着盏盖的手微微一顿,微惊之余并没有过多情绪。

据说,魏家女眷当初被驱促出城,住在城郊一间废弃的破院,为了生计曾经金枝玉贵娇养的女眷,放下身段寻了浆洗缝补的活儿维持一家子的生计。

日子虽过得鸡飞蛋打到底是能活下去,可毕竟从奢入俭难,苦日子熬下来必定少了从前的和睦遵从。

魏老太太又上了年岁,即便从前精气神养得再好,身子骨总是架不住这般折辱,离了城不久便榻床不起,时不时偶靠口汤药吊着,自然也就成了下面儿媳孙媳孙女们的累赘。

锦绣莞唇淡笑,放下茶盏说道:“她这一走,倒是给那些人减轻了负担。”

曾经靠着儿子的尸骨堆砌起的公爵夫人,一朝落幕也不过草席半张卷入黄土,锦绣不愿去猜想魏老太可曾有过半分后悔,毕竟已经是发生的事实。

“我听说,魏三爷前头娘子是他自己所相中。奈何红颜薄命,未为他诞下一儿半女便香消云殒,不知这其中是否有魏家人的手笔。”锦绣说到这,默了默,“早些年,魏邦给他房里纳了续弦,是那些乱党其一家中的嫡女。”

年庚点头道,“经竹言查实,当年这位续弦使人给他下的药,之后倒是生了个闺女,他这次离京并没带上这对母女,或是忌惮皇上多心。”

他说到这,微微一笑道:“晚些时候,让竹言竹语走一趟,先了解清楚这对母女的境况。”

锦绣会心抿唇,说道:“也好,倘若母女俩相依为命也便罢了,许是她们的命数,若是那位续弦起了心思,总归给魏三爷留下一丝血脉,他到了边关不大可能再娶。”

“好。”

锦绣不知道,她的话倒是一语成谶,城郊不远处的一座破旧院子里,魏家女眷们或是沉浸在老太太离世的悲痛中,或是忙碌浆洗缝补的活计。

破院地处荒凉,周边没有第二户人家,也便是偏避所以朝廷官差才放任魏家女眷在此地落脚,与此同时,本就压抑的氛围里传来小姑娘悲痛的哀求。

“娘,求求您别卖了我,兰儿不要去给人当童养媳,兰儿留下来给娘您干活,多做些绣活儿,娘~。”

一名不过八岁上下的小姑娘,双手死死的掰着门框,仍是被一名年轻妇人死命的往外拽,院子里一对庄户装扮的中年夫妇,上下打量哭得要死不活的小丫头,眼底露出几分满意。

“说的什么胡话,娘是为了你好,你留下来只有死路一条,还不如跟了你未来婆家能吃口饱饭。”

中年夫妇瞧着憨厚老实,眼底却闪过一抹精明的算计,止不住撮着双手等待送到手的小姑娘。

小姑娘看见这对中年夫妇就莫明心底里打悚,苦苦哀求:“娘,我不要,我不要去~。”

年轻妇人显然没了耐心,生怕好不容易找到买家,因闺女这一哭一闹给作没了,重重一巴掌扇得小姑娘七荤八素,又趁机狠狠薅住姑娘的头发。

“废什么话,让你走你就走,我已经收了银子,轮不着你说不去,别不识好歹。”

小姑娘疼得头皮阵阵发麻,眼泪扑簌簌的往下流,咬着唇直摇头,“不要~。”

不料,话音刚落又一巴掌扇破了小姑娘的嘴角,磕出了丝丝血水。

院子里做针线活的几名妇人和四五名小姑娘,目光凉凉的朝这边看来,眼底不禁露出几丝讥讽。

自打安国公府反叛落难,三房的何氏母女成了二房妻妾母女几个的眼中钉肉中刺,毕竟,魏家独独只有三房的魏云宵出事前离开了京城躲过一难,而二房男丁全数伏法,这让她们心里如何不怨。

此前要不是有老太太在,她们根本容不下何氏母女,自从被赶离出京城,两房人当初带走的几名心腹婆子丫鬟以及二房的几个儿媳,都已经悉数被她们低价卖了出去,不然老太太成罐成罐的汤药费,光靠她们几名妇儒把手指头扎破了缝补也赚不来。

何氏心里也清楚,老太太现在已经不在了,她如果再不做出实际性的表示,二房妻妾根本容不下她留在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