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农女重生后,她飒爆了 > 第411章 田草母女平安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锦绣继续来到对面几间敞开的厢房,这里面是正在紧工慢赶的制衣坊,十多名制衣娘子分别负责手中的工序,有裁衣,有缝衣,绣样。

裁衣娘子按照绘制图纸上的样式和尺寸,裁剪出料子;缝衣娘子将裁剪好的料子,对着图纸上的样式缝制,有的需加上小珍珠或是子母扣作为点缀,更有的加上绒花织花等样式,而需要加上绣样的衣裳,最全便交由绣娘,打上花样。

眼下制衣坊用的料子都是庄子送来的缬染料子,虽然不及自家所制的瑶锦,但庄子缬染的料子同样是从江南订制来的缎胚和锦胚,衣裳的样式由锦绣绘制打板,所制的成品新颖各异。

胡管事家的暂时也被安排到制衣坊做事,她将制好的成衣穿在木挺上,“郡主您看这两套成品,奴家觉得无论是配色还是样式都较鲜明好看。”

锦绣来到木挺前,抬手捊了捊衣裳的袖子,面前是一套抹胸裙装外套长袖褙子,整套裙裳用的是海天霞色缎料,面料光滑有质感,这般颜色的料子,多数适用未出阁的姑娘或是新婚不久的小娘子。

海天霞似白而微红,如映在大海上的粉霞,更有诗句比喻此颜景的唯美,如【烂漫花棚锦绣窠,海天霞色上轻罗】。

抹胸的翻领以及褙子的对襟用浅粉色丝线,绣出莲纹花样式,收腰处做工更显精致,褙子的袖子做窄,更能衬托出女子上身后纤细的身段。

另一套是立领长袄搭配马面裙的样式裳,长袄用的是湖兰色的丝滑缎料,从衣肩到襟落处用亮白色缬染出祥云镶边的緾枝梅花样式,边上镶缝珍珠突出花样,衣领配上鎏金珍珠子母扣,宽袖更显大家闺绣的气质典雅;马面裙用较为结实的绸料,料面染成织金白底,裙摆缝制一圈浅黄色的绣梅花缎料,玫红色的花瓣在整套衣裳起到了点精之缀,行走间百褶裙摆的拂动,如同梅花瓣落于裙边。

一件突显雅致,一件更显贵气,皆符合京中贵眷地位及身份的审美,创意新颖比起传统的右襟束领裾裙,让女子除了在珠钗以外,更多选择展现自身气质的物饰。

“好看,昨儿我又绘制了两份草图,晚些时候让扶桑给你取了来。”

胡管事家的连连点头,应笑不迭,“是,郡主。”

眼下新铺子修葺的工序接近尾声,便等着庄子染好的布匹、织造的瑶锦以及成衣陆续铺设。

这时,扶桑脚步匆匆前来禀报,“郡主,顾家在京城的管事送来信件,说是表姑娘几日前生得千金,母女平安。”

锦绣欣喜的接过信件,“千金好,意头好。”

魏娘知道主子高兴,笑道:“恭喜郡主,前阵子郡主准备的贺礼,可需奴家现在着人送回老家。”

“好。”锦绣点头道,“前两天,从多宝阁订制的金项圈也带上。”

魏娘心头微诧,很快意会主子的用意,在多宝阁订制的金项圈本是郡主给小姑娘准备,眼下送往顾家,是有意向顾家表明主子看重表姑娘所出的千金。

“是,奴家这就去准备。”

胡管事家的和女工们纷纷向主家道喜,锦绣心里高兴,领着扶桑回到韶光居。

信件是顾轩亲笔所写,先是向京中两位长辈报喜,提及媳妇草儿生产顺利,顾家上下会尽心伺候草儿母女出月子,让京中长辈尽管放心云云。

有顾轩信里的话在,锦绣心里也有了底,让扶桑备来笔墨,她手写两封信分别是回复顾轩,另一封是写给五哥,让魏娘安排的人一并带回老家。

年庚下职回府的时候,已近傍晚,锦绣为他换下朝服,将老家的喜讯告诉了他。

年庚会心一笑,“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曾经的小丫头都已经当娘了。”

“谁说不是。”锦绣重重的叹了口气,“晃眼时光,你都三十了。”

年庚:……

被媳妇埋汰的男人也不恼,换好了衣裳,牵着她走出寝间。

“今儿头一天上职,可还顺利?”

年庚端起新沏的茶,浅浅的抿了口,“当然,做的不过是些小事。”

年庚说着想到了什么,放下茶盏,牵着锦绣从罗汉床起身,“为夫带你去看样东西。”

锦绣不觉好奇,但看见当家男人眼底的狡黠,大概猜到他是想带自己到内书房。

书房是由两间厢房打通,位于韶光居正房的北侧,加盖了阁楼用于藏书。

锦绣还没进来看过,陈设是由年庚一手布置,抬眼望去高梁顶柱,扶手游廊,靠墙的书架放的多是先父留下的书籍,空出许多格子暂时摆上观赏的装饰,或是值些钱的文玩。

自书房建好那日起,锦绣就吩咐魏娘往下传达,府里一应人等未经允许不许踏入这间书房半步,而负责每日晨早打扫书房的下人,也是锦绣让魏娘仔细从府里挑选两名老实干净的婆子。

一层视野宽阔,靠墙放着几扇书柜和八宝阁,正面是一张红木打造的长书案和官帽椅,笔墨砚台摆放齐整,书房中央放了香炉,墙上挂着几幅先父收藏的字画,其中有两幅是居先生最闻名的垂钓图和梅花雪鹿图。

最后,年庚带她来到书案后面的一扇书柜前,抬手移开格子里一本书,耳边便传来一道沉闷的声晌。

改建书房的时候,锦绣并不知道年庚在这里设计了暗门,意外的看着面前的书柜自动往边上挪开。

“这间密室原本就存在,我让工匠保留下来。”

“……”

本应该是昏暗的密室,里头却烛光通明,可见得里面是有通风的密口,密室墙壁悬挂着几盏烛灯,一眼就能看见偌大的密室正中摆放一张大型的四方桌案,桌案上是细沙堆砌的沙盘。

沙盘上看似零散实则似有规律的插着许多木头刻的旗子,走近一看,这些旗子的面上分别刻有字,每一面的字都不一样,每一面旗子代表一个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