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是头一日太累,翌日锦绣起早止不住哈欠连连,年庚起早随魏风到前头带哥儿操练,回到韶光居,见媳妇在妆台前脑袋一点又一点的,心疼上前坐在她身旁的鼓櫈,伸手圈过她的腰身。
“累怎的不多睡会儿。”
锦绣眨去眼底薄雾,精气神萎靡,深刻体会大邸院搬家可不像从前村里简单。
“晚些午休,我多睡会儿便是,你在前院随哥儿用过早膳了?”
年庚笑了笑,“自然得陪娘子用才是。”
锦绣脸上泛起一笑,抬头吩咐帘外的扶桑,“让厨房把早膳端来,我随主君在房里用。”
“是。”
见状,年庚拿起妆台面上的头钗,仔细为媳妇戴上,说道,“年北今儿先到码头订船,过几日设了宴,我们便带孩子回去。”
“好。”说着,转身握过男人的手,“哥儿刚入学不久,总不好经常告假,我想着带明疏和令锡回去就是,让魏风魏娘留下看着几个大的。”
令锡年岁小,告假一段时日不打紧,乡下哥嫂也该是想见孙子。
满府上下她最信任的就是魏娘,让魏娘留下替几个哥儿打点,他们夫妻俩才放心。
“好,都听你的”
很快,扶桑领着丫头端来早膳,在外阁圆桌布好菜,缓步走近帘子,“主君,郡主。”
见状,夫妻俩一块起身,打开帘子出来。
早膳是她和年庚爱吃的小米红枣粥和白面花卷,配上几样爽口的小菜,其中一道腌酸菜炒鸡蛋是锦绣的心头好。
锦绣掰了半块花卷,问道:“昨儿你和孟举人在书房谈了许久,都说了些什么,过些天咱回兖州,你有没问孟举人是否一块回家祭祖?”
年庚点点头,“他是得回去,到底考过了会试,必然要祭拜先祖。行船先经过聊县码头,他在那里下,待他手头事情办妥了,便到万河村与我们会合。”
“也好。你一会儿同年忠到郊外看庄子?”
现在年庚手里攥着大把田税,即便刨除老家的地还剩百来亩,所以他们家趁热打铁,在京郊再置办几处庄子。
“嗯,娘子可要一起?”
锦绣想了想,“我还是不去了,昨儿吩咐叶管家的安排新奴过来见我,得将府里一应活计分布下去,再有几天就得设宴,方方面面都得紧着安排下去。”
年庚心疼媳妇,自然也不想她过于操劳,“好,我很快回来陪娘子一块张罗。”
“好。”
夫妻俩用了早膳,锦绣重新找来衣裳给当家男人换上。
帮他系上腰带的时候,想到了什么,笑道:“旧年夫君赢来的几坛女儿红,我让竹青在后头的林子里,找了片隐蔽的好地方,挖了坑埋在里头。”
年庚笑了笑,牵过媳妇的手往后走,“不错,再埋个十年八载,日后是咱闺女的嫁妆,值不少钱。”
“你记着留给闺女的才好,别回头偷偷挖了吃,多大的年纪了倒是越老越爱这口。”
刚准备迈入三十大关的男人,再次被媳妇嫌弃,嘴上笑开,“诶,哪能。”
他再贪嘴,这点分寸和留给闺女的本钱还是有的,将来岁好出嫁,光是这几坛陈封几十年的女儿红,便是嫁妆里头等的体面。
夫妻俩在房里低声打趣了好一会儿,眼看时辰不早,锦绣催促着当家男人快出门。
不多会儿,叶管家的己将府里新买的近百名奴从都安排来到了韶光居,曾是犯官府里出来的奴仆,再被京城新贵府邸主子看上,心里个个都揣着火热赤诚之心,力争在主子面前多番表现,好得讨来更体面的活计。
锦绣大致了解几位站在前头,当过管事的婆子小厮,分别给他们安排了几项紧要的细计,比如负责后头林子和池塘的养护,又比如前院二院的张罗,再有哥儿院里的琐事等等。
锦绣也不怕新人在府里生事或不服管教,不提魏风提前查过这些人的底细,况且身契还攥在她的手里,卖了死契的奴仆生起背主之心,要打要杀官府可管不着半点儿。
事后,锦绣着手翻看乔迁宴席邀请的宾客名帖,基本翻来复去,不是这家大臣便是那家权贵,皆是这阵子往府里送来贴子的人家。
这时,竹青缓步近前来报,“郡主,吏部尚书家的大娘子派人送来拜帖。”
锦绣接过贴子,想到皇后与她透露过几家可结交的女眷,其中好似就有吏部尚书府,再看是竹青亲自把贴子从门房取来,她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不由得莞尔一笑,说道:“好,给曹家大娘子回帖,邀她到府里品茶一叙。”
“是。”
据闻,现吏部尚书曹大人曹源的老子,原是早年追随萧帝的心腹谋士。
当然,如今曹源稳坐正一品吏部尚书位份,虽说是萧帝在背后的推动,自也少不了本身的手段和本事。
曹家大娘子肖氏收到回帖,翌日便领着心腹嬷嬷上门造访,锦绣连忙把人迎到后院花厅吃茶。
肖氏相貌模样端庄雅贵,不过三旬的模样,保养得极好,妆扮得体,面相温善笑容和煦,是位健谈的娘子。
“早年间,我家公爹曾追随定国公和长公主麾下,两年前公爹临走时,还心心念念当年之事,若他老人家泉下有知,定然心生宽慰。”
锦绣面露微笑,端起茶盏说道:“大娘子有心,便是冲着往日爹娘留下的情份,日后大娘子不嫌,便多来府里走动。”
锦绣的表达,无不是拉近两家的关系。
肖氏心里高兴,直点头道,“诶,有郡主这话,我也便不与郡主客气,日后还望郡主莫嫌我烦人才好。”
“瞧大娘子说的,能与你这般性情豁达的娘子交好,该也是我的荣幸。”
话语间渐渐熟络的两个女人,多是围绕在育儿心经或是家中琐事上头,也凭借着这回的初见,女人间的交情也便拉开了帷幕。
锦绣让魏娘去领来闺女见客,当肖氏看见招人喜爱的小丫头有模有样的规矩行礼,心里头喜欢得不行。
“郡主好福气,小姑娘小小年纪便如此识礼懂事。”
“让大娘子见笑,私下里小女也是个贪玩的,想着大些该送到女子书院,好生让她随了里头的夫子学规矩礼仪。”
肖氏笑道,“郡主自谦了不是,我瞧着小姑娘比我家那丫头好得多,所以,今日都没敢带上她过来讨郡主的嫌。”
“大娘子日后不必生份,倘若俩孩子年岁相当,该是自小结好,疏儿身边正缺那交心的小姐妹。”
“好,改明儿定把我家丫头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