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日清晨,朗杰早早起身,屋内尚透着几分清冷。他从厨房取出新鲜的姜,那姜块儿带着泥土的质朴气息,他细细地将其洗净,切片,榨出姜汁,再倒入温热的鲜奶,灶火映照着他专注的脸庞,火光跳跃,仿佛也暖和了几分。待得奶香与姜味交融,形成果冻样,他就小心翼翼地端到小武面前,轻声道:“喝了这姜撞奶,或许能好受些。”
小武躺在床上,面色略显苍白,见状,她勉强撑起身子,接过碗,喝下那温热的姜撞奶,虽孕吐时有发作,但心中也泛起一丝暖意。然而,日子久了,孕吐依旧不时折磨着她,朗杰看在眼里,急在心头。
他又想起汉地的习俗,便去集市上买来面粉,和面时,特意多加了些碱面,揉得面团光滑筋道。待发酵好,他将面团揉成一个个馒头剂子。上锅蒸熟。再把馒头切成厚实的片,再一片片放在炉上烤制。那馒头片在炉火中渐渐变得焦黄酥脆,成了馒头干。他将这些馒头干装进一个小布袋里,挂在小武床边,方便她难受时能随手取来吃。
不仅如此,朗杰还跑遍了集市,买来大枣、桂圆、松子、核桃、花生、瓜子等各色食物。他坐在桌前,一颗颗剥去坚硬的外壳,那松子仁儿带着淡淡的松香,核桃仁儿有独特的涩味,花生米圆润饱满。他将这些剥好的果仁装进精致的小荷包里,每日清晨,都将一荷包零食递给小武,轻声道:“饿了就吃些,别饿着自己。”
小武接过荷包,看着朗杰那满是关切的眼神,心中满是欢喜。她轻抚着微微隆起的腹部,眼中透着温柔的光,轻声回道:“有你在,我怎么会饿着呢?”她的父母在一旁看着,眼中满是满意与欣慰。父亲捻须而笑,母亲则是眼眶微红,轻叹道:“这孩子,真是有福气。”
在朗杰的悉心照料下,小武那因孕吐而瘦削的尖下巴,渐渐变得圆润起来。她的脸颊也恢复了往日的红润,身体愈发丰盈,眉眼间透出一股成熟女人独有的韵味,举手投足间都散发着迷人的魅力。有一回,朗杰扶着小武去沐浴,水汽氤氲中,他望着小武那愈发丰腴的身姿,心中欲望如潮水般汹涌,几乎难以自控。他匆匆帮小武安置好,便借故离开,独自去冲凉水澡,试图平复内心的燥热。小武见他这般模样,脸庞羞得绯红,不知该如何是好,只能悄悄地去寻母亲倾诉。
母亲听了,微微一笑,将她拉到身边,咬着她的耳朵,细细叮嘱了许多私密之事。小武的脸颊愈发红透,宛如熟透的桃子,娇艳欲滴。回到自己的房间,她依旧满心羞涩,难以从方才的窘迫中缓过来。
到了晚间,朗杰细心地帮小武安排好床铺,待她躺下后,便准备起身去书房过夜。小武却突然出声叫住了他:“夫君,你为何要到书房去睡?陪着我不好吗?”朗杰微微一愣,随即尴尬地说道:“你,你知道的。我怕影响你休息。”小武微微蹙眉,轻声道:“可是我夜里要如厕,需要人照顾。万一我从床上摔下来怎么办?”朗杰的脸涨得通红,结结巴巴地应道:“我,我,我留下来,不去书房了。”
“我的脚冷,你帮我捂脚。”小武故意撒娇,声音软糯动听。朗杰一听,赶忙将小武那冰冷的双脚轻轻抱进自己的怀里,小心翼翼地帮她暖着。过了一会儿,小武的脚渐渐暖和过来,她让朗杰熄了灯,然后轻轻搂住他的脖子,小声说道:“夫君,我今天问过母亲了。我可以用手帮你的。你别躲出去……”她的声音低得几乎听不见,却满是羞涩与期待。
屋内瞬间变得静谧而燥热,只能听见两人轻微的呼吸声和偶尔的呢喃轻哼,气氛愈发浓烈。只留下这对夫妻间最亲密的互动。
第二日清晨,两人神清气爽地起身,脸上都带着满足而幸福的笑容,满心愉悦地去洗漱用早饭。小武的父母见状,眼中满是欣慰,看着这小两口又恢复了往日如胶似漆的模样,愈发甜蜜,心中也替他们高兴。
这次藏地医馆采购的药材非常充足,为过冬准备得满满当当。藏地的冬季漫长而严酷,一旦到了冬季,大雪纷飞,群山被厚厚的积雪覆盖,道路变得崎岖难行,常常会被大雪彻底封死。那时候,外面的人很难踏入藏地一步,而藏地的人也很难走出去,整个藏地仿佛成了一座与世隔绝的孤岛。
赞普和索朗站在医馆的院子里,看着多吉和朗杰他们忙碌的身影。多吉和朗杰正仔细地检查着药品清单,每一种药材的名字、数量、产地都一一核对,确保无误。他们打开一个个药箱,查看药材的成色,那些晒干的藏红花依旧保持着鲜艳的红色,散发着淡淡的香气;贝母片整齐地码放着,表面微微泛着光泽;还有那些精心炮制过的草药,每一包都用牛皮纸包好,扎得紧紧的。他们不时地交流几句,遇到有些药材数量稍有出入,便立刻重新清点,确保每一种药材都足够过冬所需。
手术器械也被他们一一取出,仔细擦拭。银制的手术刀在阳光下闪着冷冽的光,多吉拿着一块柔软的鹿皮布,轻轻擦拭着刀身,直到上面没有一丝污渍。手术钳、镊子等器械也都被擦得锃亮,他们还仔细检查了器械的连接处,确保每一个部件都能灵活使用。赞普看着这一切,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他知道这些准备都是为了能在漫长的冬季里,随时为藏地的百姓提供医疗服务。
过冬的取暖同样重要。他们采购了大量的优质木炭,这些木炭是用藏地特有的硬木烧制而成,燃烧时火力旺盛,而且持久。一袋袋木炭被整齐地堆放在医馆的后院,远远望去,就像一座小山。除了木炭,他们还花了钱从部落的老人和孩子那里买了很多干牛粪。在藏地,干牛粪是一种常见的取暖材料,它燃烧时虽然火力不如木炭,但胜在数量多,而且方便获取。老人们和孩子们将收集来的牛粪晒干,一块块地码放好,等着医馆的人来收购。当多吉和朗杰把一袋袋干牛粪装上马车时,老人们和孩子们脸上都露出了开心的笑容,这些干牛粪不仅能让他们换到一些生活必需品,还能在寒冷的冬日里为他们带来一丝温暖。
赞普和索朗站在一旁,看着这些忙碌的身影,心中满是感慨。他们知道,这些准备不仅仅是为医馆过冬,更是为了整个藏地的百姓。在这个偏远的地方,医馆就像是一个温暖的港湾,无论何时,只要有需要,他们都会尽力提供帮助。
随着冬季的临近,天气越来越冷,天空中开始飘起雪花。雪花纷纷扬扬地落下,给大地披上了一层洁白的外衣。医馆的院子里也积起了厚厚的一层雪,多吉和朗杰他们每天清晨都会早早起来,清扫院子里的积雪,确保道路畅通。他们还特意在医馆的门口铺上了一条厚厚的毡毯,防止前来求医的人滑倒。
屋内,火炉已经烧得旺旺的,木炭在炉膛里燃烧,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暖烘烘的热气弥漫在整个房间。赞普和索朗坐在火炉旁,一边烤火,一边商量着冬季的医疗计划。他们计划在冬季开展一些简单的健康讲座,向藏地的百姓普及一些冬季保健的知识,比如如何预防感冒、如何保暖等。他们还准备了一些简易的医疗用品,分发给那些住在偏远地区的百姓,方便他们在遇到小病小痛时能够自行处理。
有一天,天气格外寒冷,天空中飘着鹅毛大雪。多吉和朗杰正在整理药材,突然听到外面传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他们对视一眼,立刻起身去开门。门外站着一位年轻的藏族妇女,怀里紧紧抱着一个婴儿,她的脸上满是焦急和担忧。多吉赶紧将她迎进屋内,让她坐在火炉旁取暖。
“大夫,求求你,救救我的孩子吧!”妇女的声音带着哭腔,她怀里的婴儿脸色苍白,呼吸急促。多吉立刻打开药箱,取出听诊器,仔细地听诊婴儿的心肺。他皱了皱眉,低声对朗杰说:“可能是受寒引起的肺炎,得赶紧治疗。”朗杰立刻按照多吉的吩咐,准备药物。在多吉的精心治疗下,婴儿的呼吸渐渐平稳下来,妇女紧绷的脸上也露出了些许放松的神色。
“多谢大夫,多谢你们!”妇女连连道谢,眼中满是感激。多吉微笑着安慰她:“不用谢,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你先在这里暖和一下,等孩子情况稳定了再回去。”妇女点了点头,眼中含着泪,看着怀里的孩子,心中满是感激。
这样的事情在冬季并不少见,医馆的灯常常彻夜通明。多吉和朗杰他们不分昼夜地忙碌着,为每一个前来求医的人提供帮助。他们的身影在火光中显得格外忙碌,但他们的脸上始终带着坚定和温柔。因为他们知道,他们守护的不仅仅是一个个生命,更是整个藏地百姓的健康和希望。
随着冬季的深入,大雪封山的情况愈发严重,整个藏地仿佛被冰雪包裹。但医馆里却始终温暖如春,火炉里的木炭和干牛粪燃烧着,发出温暖的光芒。赞普和索朗每天都会在火炉旁整理医疗记录,总结经验教训,为来年的医疗工作做准备。他们知道,只要他们在这里,藏地的百姓就永远不会孤单。
在这个寒冷的冬季,藏地医馆成了一个温暖的避风港,为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提供庇护。而多吉、朗杰、赞普和索朗他们,就像冬日里的暖阳,用自己的行动温暖着这片土地,守护着藏地百姓的健康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