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孟两国在海波岛附近展开一场海战,汉军取得了胜利。
孟军不得不撤退到海波岛上,打算在岛上跟汉军一决胜负。
大汉战船没有追得太紧,只要保持火炮能打到敌船就行。
看着孟军气船登岛,唐瀚下令摧毁岛周边的敌船,让敌军没有船只可用逃跑。
一部分大汉水军登上小船,虎蹲炮架在船头。
等把敌船摧毁得差不多了,汉军划着小船靠岸。
在海波岛岸边有一些孟军防守,他们这样的防守作用不大。
大型战船火炮齐发,把岛上的防御工事摧毁。
减弱岛上守军的防御能力,然后,汉军拿着虎蹲炮和杠杆枪登岛。
汉军很顺利地登上了海波岛,也没有遭到太强的抵抗。
因为敌军挡不住汉军猛烈的炮火,大部分敌军在岛的中心。
海波岛中心有一座山,岛上守军只剩下数千人。
而登岛的汉军就有上万,他们有一定的登岛作战经验。
秦禄带领汉军向海波岛中心杀过去,唐瀚留在战船上。
预计拿下整座岛需要几天的时间,汉军倒是不着急。
此刻,最着急的是守岛的孟军,一次次的失败,狠狠地打击了他们的士气。
与此同时,江易处理了各地送来的灾情奏章。
今年的天灾比往年多了不少,造成的损失也很大。
“今年有些地方严重受灾,有些人传谣言。说是我惹怒了上天,上天降下惩罚。”
江易不相信这些,对受灾的地方不仅减免赋税,还加大了救灾力度。
让那些谣言不攻自破,当地百姓并没有感受到太大压力。
“陛下不必相信那些人的谣言,想必是国外一些人蛊惑,想动摇大汉安稳。”
陈默也听说了一些谣言,都是对江易不利的。
暂时没有抓住造谣者,传谣者是抓了不少,也受到了严厉的惩罚。
“不知道南海那边情况如何?”
消息传递回来需要好几天,江易能猜到大汉水军此战必胜。
派出的三位武将也是有丰富作战经验的,对他们也不是很担心。
“过几天,那边就会有捷报传来。孟国与大汉交战,真是不自量力。”陈默说道。
为了打赢这场仗,大汉水军可是做了充足准备。
“大汉周边局势复杂,辽国与铁勒国又闹军事冲突,高戎国与莫黎国也开战了。”
东梁国又想灭了东越国,两国在边境集结大量军队对峙。
“陈有预感,一些国家是想让大汉派兵原着。如此一来,大汉将多线作战。久而久之,大汉国力被拖垮。”
陈默担心这一点,有些国家是大汉的附属国。
而大汉有保护他们的义务,当然,先派使者去调解。
“那些国家暗中结盟,他们就是看不得大汉强大,背地里搞小动作。”
这段时间,有些国家使者来访,江易都觉得烦不胜烦。
还是让礼部官员招待他们吧,然后再写奏章递上来。
派使者前往那几个国家调解,调解不成的话,就武力威慑一下。
“真是够累的,那些附属国最好别给我惹事。要么我不管,要么把那些附属国纳入大汉版图。”
江易当然首选前者,让那些附属国自生自灭。
也不在乎那点朝贡,如今大汉一片安稳,不能让百姓过得太苦。
“辽国与铁勒国这段时间有几次冲突,都说是对方先挑起的,这事反正说不清。”
陈默心中猜测,辽国先挑起的事端可能性很大。
再把这个锅甩给铁勒国,让大汉派兵去解决边境的铁勒军。
毕竟两国明面上是盟友,辽国还打算派公主来和亲。
“陛下,前段时间听说辽国打算派公主与大汉和亲,陛下是否同意?”
“述律齐裕那点心思,我岂能看不透,暂时不同意跟辽国和亲。”
江易不缺女人,对和亲也不感兴趣了。
就算把辽国所有公主送过来,江易也会全部拒绝。
他心中除了有沈蓉,其次就是开疆拓土。
“辽国使者来了,就让礼部尚书负责接待。这些日子处理的事太多,我没那么多闲工夫。”
接见外国使者,真是浪费时间和精力。
外国使者一批又一批地来,江易都感觉厌烦了。
“若不是很重要的事,陛下不必亲自召见外国使者。”
君臣聊了许久,聊得更多是关于大汉周边的局势。
大汉国内整体比较稳定,边境暗流涌动。
需要增派兵力防守,如果哪个国家敢在边境跟汉军起冲突。
那就毫不犹豫地回击,让他们知道得罪大汉的下场。
陈默向江易告退,亲自接见那些外国使者。
江易回到芙蓉殿,看到店外摆放着好些箱子。
“夫君辛苦了,这些是外国使者送来的礼物。这些使者来得挺勤快,一年一批又一批地来。”
有些国家使者送来的礼物很珍贵,有的国家送的礼物真是很廉价。
只是因为那些国家比较穷,给大汉贡品对他们国家来说算是最好的了。
“每次要给他们珍贵的回礼,已显大汉富有大气。”
沈蓉有点舍不得,可是礼尚往来的道理不可少。
“他们虽然给了廉价的贡品,但也要为大汉做一些事。”
比如让那些国家送来一些年轻人,到大汉一些地方修路。
给他们少量的工钱,一天管三顿饭,这不就有大量廉价劳动力了吗。
“你不用心疼这些,我从来不做吃亏的事。这几年他们送来不少年轻力壮的人,也把一些年轻女人卖到大汉。”
奴隶买卖是合法合规的,大汉并不会严令禁止。
廉价劳动力谁不想要,比如修路修墙,修建城墙使用廉价劳动力。
让本国百姓负担小,这真是一举多得的好事。
“还是你会算计,可能是我的目光短浅。你给那些小国丰厚的回礼,让他们把一些年轻人送过来干活。”
甚至把一些长得好看的年轻男女招入宫中做事,他们确实吃苦耐劳。
“不是你目光短浅,而是你经历过苦日子,不太喜欢铺张浪费。”
江易能够理解沈蓉的想法,她这些年也是生活节俭。
从来没有忘记过曾经历过的困难,更不会被别人算计。
“还是你最了解我,这段时间各国使者送来的礼物。轻点就要耗费不少时间,你看这些礼物怎么处理?”
以往收的礼物纳入私人金库,有时候会赏赐给立功的人。
夫妻俩想到一块,那些弱小的国家比较穷,除了送一些比较廉价的贡品。
还要像大汉送一些年轻劳动力,既可以为那些国家赚外快,又能为大汉基础建设添砖加瓦。
对双方来说是合作共赢的好事,双方一拍即合。
暂时不考虑让那些国外来的年轻劳动力参军,也不考虑让他们做官。
这么做是为了大汉的稳固,江易从来不会做吃亏的事。
更不会为了面子,白白赏赐给那些国家奇珍异宝。
就算那些国家知道江易的想法,也只能答应他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