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一舟高深莫测地摇了摇头,他一只手背在身后,一只手拍了拍周枷的肩膀,“此树一旦成活,其深根能固土,防止返盐;其落叶能增肥,持续改良土壤。”
“而且,到时候所产橡胶,乃军国利器、民用必需,价值千金!这你又不是不知道,丰林那边都在大范围种植橡胶树,你现在还不乐意了?”
“要是能成功,数年之后,你们广安也能收割一波橡胶挣点钱,我知道你们有广安晶不缺钱花,但是能改良土地又能挣钱,等这些树死了你们再去除,加上绿肥养一养不就又能种田了吗?”
周枷也不是一个犟种,本来他也没反对计一舟要种橡胶这个决定,只不过是将心里的疑惑问了出来而已。
“好的大人,下官这就去找人来学习种植橡胶树。”周枷拱手,行动力超强。
这些从丰林运过来的小树苗基本上都是一年生的苗,一小部分是两年生的,再长大一点儿都可以开始割胶了,不好弄出来当树苗用。
两地之间的距离不远,但是把这些树苗运过来之后,还是有许多树苗的叶子已经变得蔫巴了。
还是原先那块给计一舟用来当作教学田的土地,后来有人运了一些客土回来铺在上面,现在这块地是被改良的最好的一亩地。
但是大家知道客土有效果也没用,八十五万亩的大规模田地,不可能都用这个办法。
周枷将这个改变看在眼里,想着等以后土壤全都改良好了,租出去卖出去之后让土地拥有者自己看情况要不要添加客土。
这些土地有些是被人卖掉了,有些是从前官府给予补偿后自己不要的,还有些现在依旧是有主的,不过之后改良好了肯定不能就这么直接还给那些人。
土地改良花了这么多时间,下了这么大的本,不可能白给人种。
具体要怎么处理计一舟是管不到了,这种事情不是他的职责所在,就让周枷自己头疼去吧。
现在广安这边的雇工已经很少了,又不用管理杂草,就只等到苜蓿和碱蓬成熟之后把这些东西翻进地里。要不了多少人手。
现在种树的话估计也就现在还剩下的这些人了,就那些人也不用太多的监工头子来学习,田边就只围了十来个人,守着等计一舟教他们种树。
丰林那边的橡胶树都是百姓自己研究着种出来的,科不科学的反正都种出来了。
但是现在移栽的话,再不科学一点儿这些树苗就得全死在广安。
“这些小树苗个头也都不算小,你们先把坑挖出来,挖大一点儿,得又深又宽,远超树苗本身的根幅,确保根系能自由伸展。”
几个扛着锄头的衙役,也就是这几个来学习的工头,进了田就开始埋头挖坑。
这边靠近从前海水倒灌的区域,盐化情况比较严重,计一舟用的树苗就是两年生的树苗,树苗大一些,存活下来的可能也更多一些。
一行人把大坑挖好,计一舟探出圣旨去看了一眼,足够大。
“运树苗的时候丰林那边给你们带了一些腐熟过的腐殖土,还在嘛?”计一舟问。
“在的大人,”周枷指了指不远处的一个小棚子,“和树苗放在一起了。”
“把坑底垫一层那些腐殖土,不然树苗种下去一开始就没有好的生长环境会死。”计一舟指挥。
周枷赶紧让人去把那几袋客土给扛了过来,按照计一舟的“感觉”往里边少量多次加了一些土在坑里。
具体要加多少客土计一舟也不好说,他就只能看着吗,让人一点点地往坑里边加,感觉差不多了再让人收手。
“这个坑里倒了多少腐殖土你们有个大概的数吗?”计一舟看向刚刚那个往坑里撒土的人。
“属下记得,总共十三撮箕。”
“行,那剩下的就按照这个量来吧,可以多一点儿,但是最少就得这个数量了。”计一舟说:“但是也不能太多,你们这边客土太少了,我怕后边儿不够用。”
每当计一舟教他们干什么事儿的时候,就会有一个护着你们的农官在一旁记录下来他说的话。
就跟皇上身边的起居官一样,啥都记,记下来等过后复盘的时候再自己归纳总结。
计一舟看那位记录官记录完之后,才开始进行下一步。
树苗被小心翼翼放入坑中,扶正,确保根颈略高于地面,然后回填松土,轻轻踏实,让根系与土壤紧密结合。
在树干周围筑起圆形土堰,立即浇灌定根水,水量必须充足,直至水分完全渗透,这是保证成活的关键,具体办法就跟之前种葡萄一样。
考虑到寮南这边的雨季和台风天,把小树苗种下之后,他们还要让人为每一株树苗绑上牢固的支撑杆,防止幼树被风吹歪或折断。
计一舟摸了摸一棵已经种好的小树苗叮嘱道:“这之后的一个月,是树苗成活的关键时期,你们一定要早晚察看土壤的情况,要是干了,就要及时补水,但是又不能积水,田边的排水渠也要随时查看,不能堵住了让水排不走到时候再淹死了。”
尽管计一舟叮嘱得特别细致,底下的人做得也很认真,但是出现的问题依旧不少。
也不知道是不是运输途中太缺水的原因,这一批树苗种下去之后就出现了叶片发黄以及掉落的现象。
他在广安留了一段时间,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查了两天资料,最后才红着双眼提出了改良的法子。
计一舟安排人定期监测示范园内不同位置的土壤,发现异常立即用少量石膏水或硫磺水进行局部调节,同时,严令禁止所有灌溉人员节省水源。
日子一天天过去,橡胶树的情况才稍微好了点儿,不会再有大批量掉叶子的情况,只不过看着依旧是蔫儿蔫儿的。
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广安这边土地的土质本身就不太行,只要树苗不死就是称重移植了。
“大人,这……这些橡胶树真的能长大吗?”周枷看着这些要死不活的橡胶树还是有些焦虑。
这其实不是周枷一个人所担心的,跟着在地里栽树的这些人有许多都是老农民,他们也对这件事情持有怀疑的态度。
别他们费劲儿巴拉的花这么大工夫改良的土地,连生命力这么旺盛的树都没种活,那他们的辛苦不是都白费了吗?
虽然这些人都是拿了工钱的,但是对于土地的热爱他们也不比别人少,对自己辛苦付出却看不到回报的可能,还是会感到痛心。
也有人会觉得,这投入巨大、周期漫长的树木,远不如种点粮食实在。
这些计一舟都理解,他只能在进行过深思熟虑之后做出以短养长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