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元昭这边有了钱,手上的动作就大胆了一些,各个工段都可以开始动工了。
七月过后,下雨的时间就少了很多,大水虽然还没有完全退去,但是他们已经可以安排人看一个好日子,着手开工了。
尽管前期各项筹备工作紧锣密鼓,数万役夫工匠已然汇聚,但真正象征工程开始的,并非第一镐土,第一块石,而是一场祭告山川大典。
让人根据天文历法,结合芜江附近的水文气象特点,选定了一个宜动土、兴工、祈福的黄道吉日。
这一天,预计天气晴朗,潮水平稳。
在堰址附近一处背山面水、视野开阔的高地上,工人们用纯净的黄土夯筑起一座三层圆坛。
坛顶中央设立天地神位,左侧设山川河渎之神位,右侧设本地土地之神位,神位前安置着巨大的香案,祭坛四周,插着代表四方神灵的旌旗。
祭品规格极高,使用最高等级的太牢之礼,准备了全身纯黑、无一丝杂毛的牛、羊、猪各一头,象征着对天地山川最崇高的敬意。
此外,还有五谷、美酒、玉帛等,整齐陈列。
宁元昭身着只有重大节日才会穿的礼服,身后是工程司的主要官员、地方州县的代表,以及一些工匠头领代表,皆着正式冠服。
再往后,是精选出的数百名役夫和工匠代表,他们虽衣衫简朴,但面容整洁,神情恭敬。
日上三竿,吉时已到。
礼官高唱:“吉时已至,迎神——”
鼓乐齐鸣,庄重而悠远。
宁元昭率众官神情肃穆,缓步登上祭坛,他亲自将代表敬意的玉帛献于香案,然后执金爵,将醇香的美酒三次洒于地上,以飨神灵。
之后便是礼仪官员诵读祝告文,先是陈述此次祭典的缘由,再是表明他们对这项工作完成度的决心,然后是他们对山川湖海的敬畏之情,最后就是祈求庇佑,庇佑他们工程能够顺利完工,人员平安。
读完祝文,宁元昭净手,从礼官手中接过三炷粗大的高香,就着祭坛中央的圣火点燃,过额长揖三次,然后将香稳稳地插入香炉巨大的香灰之中。
青烟袅袅升起,直上云霄,象征着祈愿上达天听。
在宁元昭带领下,所有参祭官员、代表,乃至全场数万人,齐刷刷面向祭坛行三跪九叩的大礼。
最后礼官将祝文、玉帛等祭品放入祭坛旁的燎炉中焚烧,烟气升腾,寓意送神灵归位,同时,鼓乐再次奏响。
仪式最后,将祭祀用的三牲肉分切,虽然每人只得一小块,但寓意着共享神灵的福佑,保佑所有参与工程者平安。
祭祀仪式刚结束,宁元昭并未立刻散去人群。
他转身面向黑压压的役夫工匠们,用尽可能洪亮的声音进行最后的动员:
“诸位父老兄弟,神明已鉴我等诚心!今日之后,斧凿所向,非为私利,乃为公义,我们所筑之堰,是为子孙后代谋万年之基业,钱粮已备,蓝图已然绘就,望诸位勠力同心,各司其职,不畏艰难,共克天堑,功成之日,朝廷不吝封赏,史册亦将铭记我等今日之功!”
“勠力同心,共克天堑!”
顾云等带头高呼,顿时群情激昂,吼声震天动地,连奔腾的河水声似乎都被压了下去。
这回开工仪式计一舟和小宝也是跟着来了的,但是兄妹俩没有参加仪式,只是在后方远远地听着动静。
这种大型兴修水利的工程,是不允许有女性出现的,后世也有这个规矩。
计一舟不懂一个女人怎么就能让一个工程变得不好了,但是大家都遵守的礼法规矩他还是不好以一己之力去对抗,干脆老老实实待着小宝在基地待着了。
兄妹俩等了一会儿,崔翎安带着一小队人马过来,“计叔,午饭已经准备好了,你和嘉禾要等宁叔一起还是先吃?”
这边需要有军队的人巡逻以及维护治安,崔翎安就带着人过来了。
到底是出身占了优势,能一进军队就当上小队长。
虽然升职还是要靠自己努力,但是这已经是别人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了。
他上不了战场,崔戟明就这一个儿子,也不会安排他真的上战场,他想要挣军功就只能靠数量取胜了。
守在丰林这边,也还是比较辛苦的,等工程完工之后,这边的大多数人都能晋升,只是速度可能会慢一些。
也不知道崔翎安咋想的,跑到这种地方来。
计一舟心大,没在乎称呼上的问题,“等他回来一起,你们先去吃饭,不用守着了。”
崔翎安在门外愣了愣,“那好,那我就先下去了。”
“哎等等,”计一舟叫住崔翎安,“到这儿第一天,你跟我们一起吃吧。”
好歹也是大侄子,虽然不是亲的
崔翎安的语气里带了些笑意,“好的计叔,我这就去准备。”
等人一走,嘉禾瘪瘪嘴,“哥,他都不叫我小姑姑了。”
“你们不是本来就乱七八糟叫的嘛?各叫各的吧。”计一舟笑笑,“你这辈分也太大了。”
“行吧行吧。”嘉禾摸了摸小黑狗头,“等会儿我能上山玩儿吗?”
“能行,等你哥哥啥时候空下来了咱们一起去山里溜达溜达。”计一舟点头,“不过现在你想去的话就带上许书他们知道没?”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