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一舟回家的第三天,许书后脚也跟着回来了,还带着计一舟要的清理干净的沙子。
“怎么带回来了?”计一舟一挑眉,“也行吧,带回来也有地方弄。”
反正当初他以为自己要在广安待很久,所以才会让许书把沙子给弄去广安。
八十五万亩土地肯定在短时间内没办法全部清理出来,现在他估计会在这边待一段时间。
在家能干的活 那肯定不会再麻烦至极地把东西挪到别处去做了。
送完宁元昭去上班,计一舟带着许书去了存放沙子的地方。
这些沙子许书都已经按照计一舟的指示清洗过好几遍,然后再用磁石把里边的一些杂质给吸了出来,是还算纯净的沙子。
计一舟抓了一把沙子捏了捏,沙子从他的指缝间溜走,就连粉尘都没留下些什么。
“不错,你回去休息两天吧。”计一舟说完就赶人走了。
他可是一个良心好老板。
玻璃的主体就是二氧化硅,他现在肯定是没办法找到别的原材料了,只有石英砂是最好、最易得的来源。
石英砂就是沙子,而且还要是海边那种没有杂质的颜色洁白、晶莹的沙子才是最好的。
那些会发黄的沙子含铁量高,做出来的玻璃就算成功了也是绿色,如果不想要绿色的话,这就是杂质。
当然也可以用燧石或者石英石,但是这两种石头还需要把它们砸碎,用石臼研磨成非常非常细的粉末,这是个极其费时费力的过程。
虽然最后能得到更纯净的二氧化硅,但是跟沙子比起来性价比不高。
家里没有可以高温煅烧的地方,计一舟让人把这些沙子运去了布政司工房里边儿,找到之前他们打铁做自行车的那个匠人,让他帮着自己来烧。
在烧玻璃之前,还需要先准备助燃剂和稳定剂。
助燃剂可以用草木灰做成碱,过程也很简单,把草木灰水沉淀过滤之后蒸发结晶,剩下的部分就是天然碱了。
石英砂的熔点高达一千七百度以上,大庆根本无法达到,助熔剂能将其熔点降低到一千二百度左右,让它们可以融化。
当然,也可以用别的东西来替代灰碱,硝就可以,但是太贵了。
再就是稳定剂,没有稳定剂的话玻璃会非常不稳定,容易在水中溶解,表面会变得模糊不清。
这个也好找,只要是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的就行,什么贝壳、蛋壳或者石灰石都可以。
这东西他们不缺,石灰石更是。
计一舟说完没多久,就有人把他要的这些东西全都找到了。
就在铁匠工房,计一舟拉着老匠人在那儿研究。
“老师傅,你看看你能不能先匀给我两个耐火粘土坩埚?”计一舟问。
铁水在模具里定型就是用的这种耐火粘土坩埚,非常耐热,适合用来烧制玻璃液。
老师傅这是知道计一舟又要捣鼓啥新东西了,特别豪气地给他匀了五六个。
“大人这是又研究出来什么好东西啦?”
计一舟笑了笑,“还不知道能不能成功呢,要是成功了你就能看到了。”
他没有去外边别的什么地方找可以高温煅烧的地方,实在是布政司这边太方便啦。
他要找个什么东西立马就能找到,自己搞研究的时候身边还能有别的匠人帮着指点指点。
找来的这些东西就放在计一舟手边,他把袖子撸起来,按照他在各种资料里找到的配比,把石英砂、助燃剂和稳定剂充分混合。
这一步他也做得非常仔细,像是和面一样确保没有一丢丢色差,否则会因为混合不均导致玻璃液分层开裂。
把混合好的玻璃料装入坩埚,最多就装了一半,不敢装得太满。
坩埚放入冷的窑中,在坩埚周围和下方缓慢地添加木炭,点火并开始缓慢加热。
用小火烘烤一个时辰左右,这一步的目的是彻底排除原料和坩埚中的水分,急速加热会导致坩埚开裂。
计一舟在做的时候匠人就在一旁跟着做,两人都把自己准备好的原料放进去烤。
等窑内完全干燥后,开始全力鼓风,猛烈烧火,并且持续添加木炭,保持窑内充满火焰。
在此期间,原料会粘结成多孔块状,助熔剂与石英反应,产生大量气泡,体积膨胀,等气泡逐渐减少,会形成黏稠、充满小气泡的玻璃液。
这一整个过程会持续三到四个时辰。
达到最高温度后也不能停火!,要继续保持最高温一到两个时辰,这个过程称为“炖火”或“澄清”。
高温会让玻璃液粘度降低,微小气泡逐渐合并、变大、上升破裂,玻璃液会变得更具流动性,更均匀。
但是此时此刻,计一舟还在工房站着跟匠人大眼瞪小眼。
鱿鱼丝第一次做,计一舟不放心,自己就拿着沙漏守在了工坊这边。
老匠人忙一会儿歇一会儿,歇息的时候就过来跟计一舟说说话。
“大人,您这是又打算做什么啊?能给寮南挣到钱吗?”
计一舟非常认真,“挣钱应该是可以,但是咱现在也不知道能不能成功。”
“大人您做什么都会成功的。”老匠人肯定道。
计一舟笑了笑,没接这句话。
在工房这边待了整整一天,一直都是计一舟自己在这边看着的。
一直到了晚上,天都黑了,计一舟才赶紧叫来了人,“快去找两块平整的大石板来。”
等人把计一舟要的相对平整一点的大石板抬过来放进烧火窑这个房间后,计一舟让这两块石板都自然升温了一下。
等时间一到,计一舟就取出了窑里他和匠人的两个坩埚。
然后把坩埚里边的液体倒在了其中一块石板上,在石板的四周放了些铜钱,再把另一块石板放上去压住,这样就能做出来一个铜钱薄厚的玻璃片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