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穿成猎户后我养了未来首辅 > 第557章 寮南州-文臣武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小宝打了耳洞之后好几天没有出门,安安静静在家养着,计一舟给了他一小瓶碘伏,让她自己每天洗完头发洗完澡之后消消毒。

等小宝的耳洞不再发红发痒泛疼的时候都已经半个月过去了。

茯苓也跟着打了耳洞,小宝在两人耳洞长好的时候送给了茯苓一对坠子,她自己也换上了一对看上去平平无奇的白玉坠子。

晃荡着耳朵上的坠子,小宝跑去给计一舟看,“哥,你看我戴耳坠好看吗?”

计一舟还在学习各种资料,抬头望了小宝一眼,微微皱起了眉,“你……非得戴这个吗?”

小宝晃了晃脑袋,让耳坠子晃荡起来,“这怎么了,不好看吗?”

计一舟又看了一眼,这个耳坠子倒是没有过多的雕刻或者装饰,就是一个拇指大的白玉珠子,上下加了两颗南红珠子做点缀。

本身没什么大毛病,就是这两颗珠子个头太大了一点,都有计一舟大拇指大小了。

小宝要是岁数再大一点其实也没什么,看上去也有些小富贵,可问题就出在小宝她这才多大点儿,十二岁都没有的一个小女娃带这么大一颗珠子,很像是自己没有合适的首饰偷了家里大人的首饰戴了。

计一舟点头,“不好看,你让店里的师父帮你设计几个小巧可爱一点的不好吗?家里是没钱了吗?”

小宝瘪瘪嘴,“可是我就想戴这个。”

“那随你咯。”计一舟耸耸肩,“反正又不是我戴。”

“真的不好看吗?”小宝不死心。

“真的,像两个大瘤子一样。”计一舟再次点头,“等你长大一些了再戴应该会好些。”

“那好吧。”小宝听劝,“那我重新画几个好看的让她们做出来,其实我也觉得这个有一些重了,扯得我耳朵疼。”

计一舟摇了摇脑袋,到底是小孩子,一阵儿一阵儿的。

寮南这边的冬天没有启中或者都城那边冷,可毕竟也是冬天,冬天就该有冬天该有的温度。

湿冷湿冷的。

若是白天没什么要紧的事情,计一舟都会待在暖房里不会出去,就连吃饭和小憩都直接在小小的暖房里待着,暖和。

暖房供热的地方很像是壁炉,一个房间有两面墙都有一个凸出来在上边放了些盛满水的陶瓷缸用来保持湿度,不至于让房间太干燥。

加柴火的地方都在墙外边,有人专门守着添柴加火,保持暖房的温度不会下降。

要不是暖房这边的小榻实在是不够两个人睡,计一舟都想晚上也睡在这边了。

他们的房间也不冷,就是没这么暖和,房间取暖的工具就只有一个烧得旺盛的火炉,到了后半夜基本上就熄灭了。

好在暖房离他们的房间也不算远,每天在上宁元昭去上班前都会把计一舟裹在被子里抱去暖房,等他醒了再自己把被子放回房间。

计一舟把制作玻璃的工艺看了个大概,心里也有数了,明年开春回暖的时候宁元昭估计就要时不时往丰林跑,那时候那一个人带着小宝在家也没啥意思,就可以着手准备把玻璃捣鼓出来。

顺便还可以去广安看看他们那边的土地,也不会一直闲在家里太过无聊了。

寮南整个面积比原先启中还要大,要是让这些人真的到了年底再来述职的话,有些人可能就回不去了。

“陆光垣,你先说。”宁元昭抬了抬下巴,感觉有点头晕,提不起精神。

陆光垣这边没什么大事儿,他又不是周枷那一款只会说“好的大人,大人好的”的人,事情交给他宁元昭放心得要死。

“橡胶的采摘工作比较顺利,但是丰林目前的橡胶数量确实不太够,仅有的一些树我们也都保护着没敢收胶收得太厉害了。”

宁元昭点了点头示意他继续说。

科学收胶他当时倒是提过,但是没有叮嘱他们控制收胶的频率。

橡胶树如果连续不间断地一直收胶很快就会死,现在丰林那边也缺钱宁元昭是知道的,不过这个陆光垣还是比较有数,没有急功近利。

陆光垣:“底下的百姓最开始愿意种树的人不是特别多,我给他们每家每户开了一亩荒地的种植橡胶树的权利,现在橡胶树几乎是每家人都在种植了。”

“橡胶树长得比较快,等再开春的时候估计就已经能长到半人高了,想必等这一批现成的橡胶树彻底死亡之前,这些小树苗就可以长大补上这些缺漏了。”陆光垣汇报道。

宁元昭点头,心中有数了,“你们的橡胶除了自行车之外,剩下的份额还是要留一些给指挥使司那边,他们最近好像是有点研究成果了,加了橡皮筋的弩车要是成功了,他们肯定会加大橡胶的需求量的。”

宁元昭从钱大人那边听说了,计一舟当初跟他们提出的几个加入橡胶的点子确实有用,他们实验并且验证过后发现那些加了皮筋的弩车射程更远威力更大。

并且就连他们剩下的那些橡皮筋也可以回收加工后一层铁片一层胶片叠加起来做成护心铠甲,重量比全是铁片的要轻很多。

而且这样在心脏部位叠加个两三层的话看上去也不会特别明显,效果却是显着的。

一些不能沾水的东西只要在上边涂一层橡胶,等干透之后完全不用担心会渗水,非常好用。

唯一的一个缺点就是数量太少了,每次问宁元昭要橡胶,他能拿出来的数量都不多。

钱正源刚开始还十分不乐意,说:“你们那些橡胶就不要拿去做什么自行车了,全都留着研究军工不好吗?南水人虎视眈眈,虽然现在没有全面爆发战争,但是大庆和他们的这一场仗迟早要打,不搞好武器,之后要怎么打?”

宁元昭当时怎么说的来着,他说:“钱大人要知道,寮南财政上现在之所以能拿得出来钱,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商会买了自行车轮子。”

“若依大人所言,此刻你们指挥使司所有人匠人都该饿着肚子给军械坊拧弓弦?后方那仗也不用打了,全都等寮南一分钱也拿不出来,朝廷也供给不足饿死好了,还不用南水人费一兵一卒。”

钱正源面色涨红,“强词夺理,等南水的铁蹄踏破边关,看你拿算盘御敌吗?”

宁元昭叹气,“大人可知边关箭楼每修一座需银二百两?今年军费缺口正好是三十座箭楼,这个钱从什么地方拿过来?”

“你们缺钱了手一伸只管要钱,难不成这个布政司的院子能生钱不成?”

宁元昭把账本摊开点了点,“是要现在不管不顾让你们全面备战,还是让财政上先赚足银钱,有钱后给将士换更好的武器装备,请大人算给本官听!”

钱正源握剑的手微微发抖。

他虽然只管寮南城城内的事宜,不参与边关打仗的事,但是寮南和其他州城的性质不同,他们平时也是要参与作战准备的。

一旦战争开始,他们也要跟着边关的将军直接上阵杀敌,所以他们对武器的渴望不比边关那些将士少。

钱正源虽说是参加了武举考了功名的武将,可到底是跟宁元昭这种一文到头的文官不同。

说是说不赢的。

嘴上嚷嚷着“反正我管不了这么多”,一副不讲理的无赖样,人到底是先走了。

尽管他声音足够大,可他知道这回到底是他没理了。

吃都吃不饱,哪还有心思强化那些武器装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