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菡茱捡起支箭簇在帕子上描画,忽然停住笔:“你们看这血痕——“朱砂沿着箭槽勾出朵五瓣梅,“西戎巫医最爱用此标记药箭。“
三人同时想起月前暴毙的漠北监军,尸身上正是这般梅花状毒斑。夜风突然卷开窗扉,烛火剧烈摇晃,在墙上投出张牙舞爪的暗影。
“明日我就上奏彻查兵部。“沈钧钰将箭头收入锦囊,“父亲在北境怕是也。“
“钧钰!“苏氏突然厉声喝止,抚着孕肚喘了口气,“你爹信里特意嘱咐,要等开春化雪再。“
话未说完,外头突然传来瓷器碎裂声。白露挺着肚子冲进来,发间金步摇乱晃:“魏家...魏家来报丧,说魏老夫人突发急症去了!“
晏菡茱与沈钧钰对视一眼,都在对方眼中看到寒意——那支染着陈御史之子鲜血的玉簪,今晨刚随魏老夫人的寿礼进了魏府。
……
北境城将军府内。
韦老将军一掌拍在案几上,震得茶盏哐啷作响:“本帅让你驱赶南唐散兵即可,你倒好,带着两百人就敢往敌营深处闯!“他盯着跪在堂下的纪胤礼,额角青筋直跳,“怎么?以为学了点兵书就能以少胜多?那些跟着你出去的儿郎们,原本该在家吃年夜饭的年纪,如今都成了南唐人的箭下亡魂!“
纪胤礼垂着头,冷汗顺着脖颈流进铠甲。前几日接连小胜让他昏了头,竟觉得老将军太过谨慎。此刻回想起来,那一百多南唐兵败退得蹊跷,分明是诱敌之计。待他追出二十里地,上千敌军从山坳里杀出来时,他才知中计。
“末将知罪。“喉咙里像塞了团棉絮,血腥气直往上涌。两百精兵折损大半,活下来的不过十余人。
韦老将军闭了闭眼。年前兵部递来的折子里,把这小子夸得天花乱坠,说什么“少年将才“。如今看来,不过是靠着几分机灵混了些小功,真遇上硬仗就露了怯。
“来人!“老将军猛地睁眼,“纪胤礼违抗军令,杖五十,革去先锋营统领之职。待战事稍缓,本帅自会奏明圣上。“
“大将军!“纪胤礼膝行两步,铠甲在地上刮出刺耳声响,“求您再给末将一次机会。“
“拖下去!“韦老将军背过身去,朝行刑官使了个眼色。五十军棍若打实了,能叫人三个月下不来床。
刑杖砸在铁甲上的闷响从庭院传来。老将军望着案头染血的战报,突然想起三日前纪胤礼献上的布防图——那图倒是画得精巧,可惜战场上光靠纸上谈兵,终究要付出血的代价。
城东宅院里,纪宽抖着手给主子擦药。血水换了一盆又一盆,白布巾染得通红。纪胤礼趴在榻上咬紧牙关,冷汗把枕头浸湿大片。臀腿处皮肉翻卷,隐约可见白骨。
“将军忍忍。“纪宽眼泪啪嗒掉在药碗里。他家公子去年秋猎时被圣上亲口夸赞“虎父无犬子“,如今却落得这般境地。
而此时城西粥棚前,晏芙蕖正挽着袖子给老妇添粥。粗布衣裳沾着药渣,发间别着朵褪色绢花,倒比那些满头珠翠的贵妇人更惹眼。
“纪夫人菩萨心肠啊。“拄拐的老汉颤巍巍接过药碗。自打这位将军夫人来了北境,带着女眷们建起三处药棚,如今连南城叫花子都晓得绕到这儿讨碗热汤。
忽然马蹄声急,纪宽扯着嗓子喊:“夫人!将军出事了!“
木勺“咚“地砸进粥锅。晏芙蕖扶住棚柱,指节攥得发白:“伤在何处?“
“在、在。“纪宽瞥见周围竖起的耳朵,咽了口唾沫,“追击南唐贼子时受了箭伤,军医说将养月余便好。“
药棚里飘着艾草苦香。晏芙蕖望着排队领药的百姓,忽然想起今晨出门时,纪胤礼还笑她“妇人之仁“。如今他躺在榻上动弹不得,她这“妇人之仁“倒成了北境城最敞亮的招牌。
“劳烦各位搭把手。“她转身对帮厨的婆子们福了福身,“将军既负伤,妾身更要替他守好后方。“说话间已有眼尖的妇人瞧见,纪夫人藏在袖中的手正微微发颤。
此刻将军府书房内,韦老将军摩挲着最新战报。南唐主力突然后撤三十里,探子来报说敌营正在收拾辎重。老将军眯起眼——纪胤礼那场冒失的追击,倒阴差阳错让南唐人以为西魏要发动总攻了?
……
粥棚前的木勺磕在陶碗边沿,晏芙蕖抹了把额间薄汗,将最后一勺粟米粥舀进老妪豁口的碗中。远处忽有马蹄声疾驰而来,她指尖一颤,米汤溅在粗布裙摆上。
“夫人!“纪宽翻身下马,附耳低语几句。晏芙蕖手中木勺“当啷“落地,溅起几点泥浆。她强撑笑意转向灾民:“诸位稍候,妾身去去便回。“
“纪夫人快去照看将军!“瘸腿老汉颤巍巍作揖,“菩萨定会保佑纪将军逢凶化吉!“
此起彼伏的祈福声中,晏芙蕖踉跄着钻进马车。车帘甫一落下,泪水便洇湿了绢帕。车轮碾过碎石路的颠簸,恰似她此刻七上八下的心绪。
正厅里,纪宽正来回踱步。见主母归来,忙迎上前:“大将军命我等乘胜追击,谁知南唐援军早有埋伏。将军带二百亲兵断后。“他喉头哽了哽,“只五人归来。“
晏芙蕖扶住太师椅,指节掐得泛白:“伤势如何?“
“战场上是皮外伤,可韦大将军以违令之罪。“纪宽声音渐低,“杖五十,停职待参。“
廊下铜铃被北风吹得叮当乱响。晏芙蕖疾步穿过回廊,裙裾扫过阶前未化的残雪。推门便见纪胤礼趴在榻上,中衣渗着斑斑血痕,臀腿处肿得老高,药膏混着血水黏在绸裤上。
“芙蕖。“纪胤礼勉强抬头,额角冷汗涔涔,“不过是军棍。“
“这叫'不过是'?“晏芙蕖扑到榻边,指尖悬在他伤处上方不敢触碰。药味刺得她眼眶发酸,“追击南唐溃兵本是常事,怎就。“
“贪功冒进。“纪胤礼将脸埋进软枕,声音闷闷的,“原想夺了南唐粮草立个头功,谁知。“锦被忽地洇开深色水痕,“二百条人命啊。“
晏芙蕖攥紧他冰凉的手。想起临行前长姐叮嘱“军令如山“,心头泛起苦涩。这半年夫君在北境屡建奇功,渐渐生了骄矜之心,她不是没瞧出来,却总想着男儿志在四方。
“韦定山定要参我一本。“纪胤礼突然翻身,疼得倒抽冷气,“快修书给靖安侯府!“
“侯爷就在北境督军,不如。“
“对!“纪胤礼眼底迸出亮光,“备上那对翡翠貔貅,再取前日得的红参。便是侯爷不收,也要让北境诸将知晓咱们与侯府的关系。“
晏芙蕖替他掖被角的手顿了顿。那貔貅是留着打点兵部侍郎的,红参更是千金难求。可触到夫君殷切目光,终是点头:“妾身这就去。“
“芙蕖。“纪胤礼忽然拽住她衣袖,“这些年委屈你了。“
窗棂透进的夕照里,他眼底血丝清晰可见。晏芙蕖想起新婚时,他执红缨枪在校场舞得虎虎生风,何等意气风发。如今却为保住官身,要她腆着脸去攀附权贵。
“夫妻本是一体。“她扯出个笑,转身时珠钗晃得厉害。廊下寒风卷着细雪扑面,冻得她打了个寒颤。纪宽捧着礼盒候在月洞门前,欲言又止。
“备车。“晏芙蕖紧了紧狐裘,“去靖安侯府。“
车轮碾过积雪的吱呀声里,她摩挲着礼盒上的缠枝纹。翡翠貔貅在暮色中泛着幽光,像极了南唐夜袭那晚的狼眸。
纪宽正给纪胤礼换药时,晏芙蕖已备好礼盒来到靖安侯府。朱漆大门前积雪扫得干干净净,檐角铜铃在寒风里叮当作响。
书房里炭火正旺,靖安侯沈文渊捏着南唐密报沉吟。案头堆着北境三十六寨的舆图,朱砂笔圈出的几处要塞隐隐成合围之势。
“侯爷,纪夫人在外求见。“沈管家立在珠帘外回禀。
狼毫笔尖悬在舆图上空,朱砂墨滴在雁回关位置洇开血点。沈文渊眼皮都没抬:“后宅无人待客,回了吧。“
“老奴瞧着,是为纪将军求情来的。“沈管家低声补了句,“方才纪夫人捐了二十车粮、五箱药材。“
笔杆轻轻搁在青玉笔山上。沈文渊望着窗外飘雪,忽然想起半月前城楼上,那妇人站在施粥棚前分发姜汤的模样。粗布裙裾沾着雪粒子,倒比那些裹着狐裘的贵女们更显精神。
“让许大夫去趟纪府。“他伸手拨了拨炭盆,“再传话给她,本侯最厌烦急功近利之辈。“
前厅里,晏芙蕖捧着茶盏暖手。听得珠帘响动,忙起身行礼。沈管家将话说得滴水不漏:“侯爷特派许大夫随您回府,这些赈灾物资老奴代北境百姓谢过夫人。“
“侯爷大义。“晏芙蕖福身时,袖中露出半截青紫指痕——是今晨搬药箱时磕的。她垂眸掩去眼底失望,原想着能当面陈情,如今看来靖安侯连虚与委蛇都懒得应付。
回府路上,许大夫的马车跟在轿子后头嘎吱作响。晏芙蕖掀帘望着街边冻毙的流民,忽然轻笑出声。这世道当真可笑,她夫君在战场上丢了两百条人命,倒要靠她施粥舍药来换几分体面。
靖安侯府书房内,沈管家捧着册子念道:“纪家捐的粮够撑十日,药材多是治风寒的。“
“倒会挑时候。“沈文渊蘸朱砂在密信上画了朵红梅印记,“前日韦老将军才说要裁撤纪胤礼的先锋营,她今日就来捐粮买名声。“
“侯爷真要收下?“
“收,怎么不收?“沈文渊将密信塞进竹筒,“北境缺的不是她这点粮,缺的是肯替朝廷背骂名的人。“蜡封在火漆上烙出靖安侯府徽记时,他又补了句:“把城南粥棚换成纪家旗号。“
当夜纪府西厢房里,许大夫剪开染血的纱布直皱眉:“这五十军棍打得刁钻,皮肉伤看着唬人,实则未伤筋骨。将养月余便能骑马了。“
晏芙蕖盯着榻上昏睡的人,想起白日里在侯府吃的闭门羹。她伸手拂开纪胤礼额前湿发,指尖沾了冷汗:“劳烦大夫开些安神汤。“
二更梆子响时,沈管家提着灯笼进书房回话:“许大夫说纪将军无大碍,倒是那位纪夫人。“他迟疑片刻,“听说今早施粥时晕了一回,许是被纪将军的伤吓着了。“
沈文渊正对着北境布防图出神,闻言笔锋一偏,狼毫在宣纸上拖出长长墨迹。他想起那日雪地里,晏芙蕖捧着药碗的手指冻得通红,背脊却挺得笔直。
“传话给韦老将军。“他突然撂下笔,“先锋营暂由副将代管,纪胤礼的职。先挂着吧。“
窗外北风卷着雪粒子扑在窗纸上,沈管家退出时瞥见案头密信——红梅印记旁新添了行小字:南唐粮草七日后过黑水河。
而此时纪府东暖阁里,晏芙蕖正对着礼单勾画。明日要往韦老将军府送三车炭,给阵亡将士家眷备的抚恤银还差二百两。烛火将她的影子投在窗纸上,像株风雪里不肯折腰的竹。
沈管家捧着暖炉立在廊下,看檐角冰棱滴答化水:“侯爷高见。纪将军若能沉下心在北境磨砺,未尝不能东山再起。若还存着冒进的心思。“他摇摇头,“怕是难了。“
靖安侯指尖捻着羊皮舆图,闻言轻笑:“纪家那媳妇有几分邪性,倒不必急着撇清干系。“窗外忽掠过几只寒鸦,扑棱棱落在枯枝上,“让徐太医走一趟便是,全了亲戚情分。“
“只怕纪夫人嫌咱们敷衍。“沈管家瞥见角门处闪过太医官服的衣角。
“重要么?“靖安侯掸去袖口落雪,“眼下纪胤礼赋闲养伤,北境赈灾已近尾声。倒是江蓠。“他指尖点在舆图北端,“南唐老汗王病重,各部混战,正是好时机。“
沈管家眼底泛起笑意。想起幼时那个蜷在马厩睡觉的南唐少年,如今竟要搅动草原风云。当年侯爷将江蓠养在世子跟前,教他兵法谋略,如今这步棋总算要见真章。
“互市若能成,边关可安百年。“他望着廊下冰凌,“用茶叶换毛皮,盐巴换战马,强过刀剑相向。“
靖安侯颔首:“南唐那些老顽固,总做着入主中原的痴梦。“羊皮舆图被炭火映得发黄,“殊不知汉家儿郎的血性,岂容蛮族来践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