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七零农村大旱,我家挖出地下暗河 > 第840章 我要带你们飞得更高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840章 我要带你们飞得更高

几人又闲聊了一阵,徐叔看了看天色,说道:“时间不早了,我该回去了。”

张建国也想着早点回家,心里一直惦记着要回家看看父母。

龙叔和龙大显然舍不得这么早就散场,连忙起身挽留,可张建国这次行程确实仓促,只好说道:

“等以后大学放假,我一定抽时间再来探望你们。”

徐叔也点点头:“今后我要是回随城,一定提前叫上你,咱们再聚。”

从龙叔家出来后,张建国心里盘算着。

上次回来太过匆忙,只匆匆瞥了眼家里的模样,许多心里话都没来得及跟父母说。那会儿忙着筹钱,在家没待多久就急着出门找人周转,连好好跟父母唠唠嗑的时间都没有,这次回来,他打定主意要多陪陪父母,弥补上回的遗憾。

回到家,张建国把从江城带来的特产一一摆放在桌上。

何玉芳和张元顺看到他突然回来,又惊又喜,脸上的笑容止不住地往外溢。

“妈,爸,我回来了。”张建国笑着说,“这次能多待一天,好好陪陪你们。”

何玉芳拉着他的手,满脸欣慰:

“上次你就在家吃了一顿饭就走了,这次妈一定好好给你做些爱吃的!”

屋里的欢声笑语刚落下,两个小姑娘就叽叽喳喳地跑了出来,一头扑进张建国怀里。

张建国低头一看,正是自己的两个妹妹。

他弯下腰抱起她们,笑着说:“哥这次回来给你们带了好东西,有新书本、钢笔,还有漂亮的新书包呢!”

何玉芳在一旁嗔怪道:“你这孩子,净花这些冤枉钱,家里这些东西从来不缺,上次买的书包才用了几个月,又给换新的。”

张建国笑着回应:“现在条件好了,东西用旧了就换,让妹妹们用得舒心。”

他转头问何玉芳:“妈,怎么妹妹们都在家?难道已经放假了?”

何玉芳点点头,笑着解释:“今年过年早,孩子们的寒假自然也放得早。”

张建国听了,不禁感慨:

“我那边学校放假的消息还没着落呢,就算放了假,也难得有清闲日子。”

他顿了顿,又说道,“再说江城的学校现在肯定还没放假,也就咱们村子里条件有限,上课安排也比较松散。”

何玉芳叹了口气: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村里小学的窗户都漏风,好多孩子上课冻得厉害,也就你这两个妹妹有厚实的棉衣穿。”

她想起之前偷偷去学校看到的景象。

“其他家里条件不好的孩子,小脸冻得通红,坐在椅子上直发抖,看着都让人心疼。”

“唉!”张建国忍不住叹了口气。家里的条件和江城比起来,实在差得太远了。

江城的学校建设得规整,玻璃窗严实挡风,他上课的教室里还挂着厚厚的门帘子,几十个人坐在一起,热气十足,有时候他只穿一件衬衫就够了。

不光大学是这样,听说下面的中小学也是如此,有些学校还有专门的锅炉房,能随时供应热水。

看着怀里活泼可爱的妹妹,张建国心里突然冒出一个想法。

他拉着父母坐下,认真地说:

“爸,妈,我有个想法,等下半年,不然就让妹妹们别在村里读书了?我在江城有房子,不如把你们接过去,带着妹妹们在江城上学。”

他顿了顿,补充道,“江城的读书环境比村里好太多了,师资力量也强,妹妹们在那边读书,能长更多见识,对将来也有好处。”

何玉芳听得有些心动。

她虽然没什么文化,但也明白孩子的教育是家里的头等大事。

张建国就是靠着好好读书,才有了今天的出息,她自然希望两个女儿也能有好的教育机会。

可张元顺却摇了摇头,不太情愿:

“我在赵家村生活了一辈子,哪儿也不想去,江城又不是有金山银山,难道那里的饽饽比咱村的香?月亮比咱村的圆?换个地方生活也没什么意思。”

张建国知道父亲的脾气固执,便转而劝说母亲:

“妈,就算不长期在江城生活,带着妹妹们去那边涨涨见识也好啊,我在江城看到不少漂亮衣服,到时候陪你上街,好好给你挑两件,让你也洋气洋气。”

何玉芳本就有些动摇,被他这么一说,很快就同意了。

最后一家人商量好,张元顺留在家里看家,何玉芳带着两个孩子,跟着张建国去江城看看。

那一晚,何玉芳激动得一晚上没合眼。

自从嫁给张元顺,她这辈子就没走出过赵家村,如今能去江城那样的大城市看看,心里又期待又忐忑,怎么也睡不着。

第二天临走前,何玉芳把行李翻来覆去数了一遍又一遍。

“现在天气反复无常,谁知道江城那边冷不冷,薄衣服厚衣服都得带上。”

她一边收拾一边念叨,“还有床单被褥,我担心你那边的床睡不习惯。”

“坐火车得好长时间,得提前带些干粮和水果路上吃。”

“针线也得带上,火车上没事做,还能打会儿毛线,内衣鞋袜也得多带两双,到地方好换洗。”

最后她还不忘叮嘱,“得早点去火车站,可别误了火车,耽误了正事。”

张建国看着母亲收拾的满满两大包东西,哭笑不得:

“妈,咱们就是去江城住几天,又不是搬家,哪用带这么多东西啊!”

他好说歹说,才劝住了何玉芳,最后只精简了三四件换洗衣物,够用就行。

坐上火车后,何玉芳对眼前的一切都感到新奇。

张建国特地挑了靠窗的座位,让母亲和妹妹们好好看看车窗外的风景。

火车行驶途中,何玉芳指着窗外,好奇地问:“怎么还有人在铁路旁边盖房子啊?”

张建国被她逗得直笑,耐心解释:“妈,是先有房子,后来才修的铁路,可不是为了靠近铁路才盖的房子。”

一路颠簸,终于到了张建国在江城的住处。

推开门的那一刻,何玉芳彻底开了眼界,她环顾着宽敞明亮的屋子,喃喃道:

“建国啊,你真是赚大钱了,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这在以前,可是想都不敢想的事!”

可转念一想,她又有些忧心忡忡,“这样的房子,以前不都是当大官的才能住吗?”

她拉着张建国的手,叮嘱道,“孩子,你可得小心谨慎些,这样的好房子,得是福气大的人才能压得住,我住着心里总觉得不踏实。”

张建国笑着安抚母亲:“妈,现在都讲科学,哪有那么多讲究。这房子就是用来住的,你放宽心,踏踏实实住着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