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赵立春微微颔首,手指在沙发扶手上轻轻敲击:\"不错,农民增收情况怎么样?\"。

\"茶农人均增收达到1200元。\"

李达康眼中闪着光:\"目前已经有七百余户贫困户通过种茶实现了脱贫,我们建立了'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确保每个环节都能受益。\"

\"嗯,这个模式很好。\"

赵立春赞许地点点头:\"要确保农民真正得到实惠。\"

\"是的,赵伯伯。\"

李达康继续道:\"第二是基础设施建设。”

“我们完成了县城到茶岭镇的二级公路改造,新建了两座水库,解决了三个乡镇的饮水问题。”

“第三是教育投入,新建了三所希望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将近百分之九十。\"

说到这里,李达康从公文包里取出一份文件:\"这是我整理的半年工作总结,请赵伯伯过目。\"

赵立春接过文件,随手翻阅了几页:\"数据很扎实啊\"。

接着,赵立春看了看手表,说道:\"时间不早了,留下来吃个便饭吧。”

“正好我还有些想法要跟你交流。\"

李达康连忙起身:\"那就打扰赵伯伯了。\"

餐桌上,赵立春亲自给李达康夹了一筷子菜:\"达康啊,你在关安县的表现,省委都看在眼里。”

“不过...\"。

他顿了顿:\"越是这种时候,越要戒骄戒躁,脚踏实地。\"

李达康放下筷子,认真聆听。

一个谆谆教导,一个虚心受教。

这顿家常便饭,吃出了组织关怀的温暖,也吃出了长辈对晚辈的殷切期望。

……

走出赵立春家的小院,李达康看了看腕表,时针已指向下午三点四十分。

深冬的阳光斜斜地洒在石板路上,将他的身影拉得修长。

他整了整西装领口,拎着公文包向不远处的另一栋小楼走去。

高育良正在院子里修剪盆栽,见到李达康便放下剪刀,拍了拍手上的泥土:\"达康来了啊!\"。

\"高叔叔好。\"

李达康快步上前,恭敬地问候道。

\"刚从京城回来,特地来给您拜个晚年。\"

高育良引他进屋,保姆早已备好了茶点。

李达康双手接过茶杯,在高育良对面的藤椅上坐下。

\"最近你们关安县的茶叶可是出名了,上个月我去邻省开会的时候,邻省一位政法委书记还让我帮他弄几盒特级云雾茶\"。

高育良笑着抿了口茶。

李达康谦虚地笑了笑:\"这离不开高叔叔的关心和帮助。”

“这次来,也是想请您多指点。\"

他简明扼要地汇报了县里的治安工作,高育良不时点头,最后叮嘱道:\"经济发展是好事,但社会稳定这根弦一刻也不能松。\"

离开高家时已近四点。

李达康加快脚步,来到常委副省长曹建辉的住所。

曹建辉正在书房批阅文件,摘下老花镜招呼道:\"达康来了,坐。\"

\"曹叔叔好。\"

李达康恭敬地问候,在书桌旁的椅子上端正坐下。

\"这次从京城带了些特产,不成敬意。\"

曹建辉笑着摆摆手:\"来就来,还带什么东西。\"

他关切地问道:\"老爷子身体还好吧?\"。

\"托您的福,爷爷身体很硬朗。\"

李达康汇报道:\"这次回来,主要是想向您汇报下县里几个重点项目的推进情况。\"

二十分钟的交谈中,曹建辉听得认真,不时在本子上记几笔。

临别时,他拍着李达康的肩膀说:\"你们那个茶叶深加工项目,省里可以给予专项资金支持。”

“下周我让秘书把申报材料发给你。\"

走出常委大院时,夕阳已经西斜。

李达康深吸一口气,掏出大哥大拨通了苏武的电话:\"我在东门,五分钟后到。\"

坐进车里,李达康揉了揉太阳穴。

苏武从后视镜里看了看他:\"县长,直接回县里吗?\"。

此时,桑塔纳已经驶离省常委大院,在明州的主干道上疾驰。

李达康看了看腕表,时针已指向五点二十分。

\"不回县里,去余阳市区。\"

李达康对驾驶座上的苏武说道。

苏武会意地点点头,熟练地调整方向盘。

作为李达康的专职司机,他自然明白这是要去拜访余阳市委的领导。

车子驶上通往余阳的高速公路,窗外的景色渐渐被暮色笼罩。

抵达余阳市区时,华灯初上。

李达康让苏武在市中心的一家老字号玩具店前停下。

\"县长,要买些什么?\",苏武问道。

\"挑两样适合十岁左右的孩子玩的。\"

李达康边说边走进店内,最终选了一套精致的积木和一个会唱歌的洋娃娃。

重新上路后,车子很快驶入市委常委大院。

门口的警卫见到熟悉的车牌,立即敬礼放行。

李达康摇下车窗,递过工作证登记。

\"李县长好!\",警卫热情地招呼。

登记完后,车子在一号楼门前稳稳停下。

李达康拎着礼物下车,对苏武交代道:\"你先去老地方等着,我完事给你打电话。\"

苏武点点头,目送李达康走向那栋掩映在梧桐树下的二层小楼。

李达康站在一号楼门前,轻轻叩响了那扇熟悉的红木门。

门铃在温暖的室内清脆地响起。

\"来了!\"。

一个清朗的少年声音从门内传来。

门开处,一个身材修长的少年出现在门口,正是郭振华的儿子郭明明。

见到李达康,他眼睛一亮:\"达康哥!快请进。\"

\"明明又长高了,都快赶上我了。\"

李达康笑着拍了拍少年的肩膀,目光扫过客厅。

\"瑶瑶呢?\"。

这时,厨房里传来谢晓美温和的声音:\"明明,是谁来了?\"。

\"妈,是达康哥来了!\",郭明明转头朝厨房喊道。

谢晓美闻声从厨房快步走出,手上还沾着面粉:\"达康?怎么这么快就到了?”。

“电话里不是说可能要晚些时候才能到吗?\"。

她连忙在围裙上擦了擦手:\"路上没堵车吧?\"。

\"谢姨\"。

李达康恭敬地问候道,将手中的玩具袋递给郭明明。

\"路上很顺利,这是给瑶瑶带的礼物。\"

谢晓美笑着摇头:\"你这孩子,来就来,还带什么东西。\"

她朝楼上喊道:\"瑶瑶,快下来,你达康哥哥来了!\"。

书房的门这时打开,郭振华走了出来,脸上带着亲切的笑容:\"达康来了啊。\"

(感谢“胖胖的东北帅哥”和“水月城的孙权”送的催更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