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后,李达康正在办公室批阅文件,桌上的红色电话机突然响起。
\"三少,我快到了!\"。
电话那头传来钱博文兴奋的声音,背景音里还能听到汽车引擎的轰鸣。
李达康嘴角微扬:\"我让人在楼下等你。\"
挂断电话后,他按下内线:\"学斌,去楼下接一下钱总。\"
不到十分钟,办公室的门被轻轻叩响。
刘学斌领着两个人走了进来。走在前面的是西装革履的钱博文,一进门就张开双臂。
\"康哥!可想死我了!\"。
为了避免暴露李达康的身份,李达康早已叮嘱过钱博文等人,只要有外人在,一律称呼自己为康哥。
李达康起身相迎,两人热情拥抱。
钱博文随即侧身介绍道:\"康哥,这位是港岛大发集团的黄大发黄总。\"
黄大发约莫四十多岁,一身考究的藏青色西装,金丝眼镜后的目光炯炯有神。
他上前一步,双手递上烫金名片:\"久仰李县长大名。\"
\"黄总客气了。\"
李达康接过名片,不动声色地打量着这位港商。
虽然关安县只是个穷县,但黄大发的态度却格外恭敬,这显然与钱博文对自己的态度有关。
三人落座后,李达康朝刘学斌使了个眼色。
年轻的秘书会意,立即取出一个青花瓷罐,熟练地开始泡茶。
\"李县长\"。
黄大发推了推金丝眼镜,语气中带着几分期待:\"听钱总说,关安县有好茶?\"。
李达康微微一笑,抬手示意:\"不急,先尝尝。\"
这时,刘学斌将茶盏轻轻放在茶几上。
茶汤澄澈透亮,袅袅热气中飘散着独特的香气。
钱博文端起茶盏,刚抿了一口就瞪大眼睛:\"嚯!这茶...\"。
黄大发则显得更为专业。
他先观茶色,再闻茶香,最后才小啜一口。
茶水入口的瞬间,他的瞳孔微微放大:\"这...这是高山云雾茶?\"。
他放下茶盏,声音有些发颤:\"李县长,这莫非就是...\"。
李达康含笑点头:\"正是我们关安县茶岭镇的云雾茶。\"
黄大发猛地站起身,又意识到失态,赶紧坐下。
他掏出手帕擦了擦额头的细汗,眼镜片后的目光灼灼发亮:\"这品质...这香气...我在港岛都没喝过这么好的茶!\"。
窗外,一阵夏风拂过,将茶香吹散在办公室里。
钱博文看着黄大发激动的样子,忍不住打趣道:\"老黄,你这反应,比见到港姐还激动啊!\"。
黄大发是港岛商界赫赫有名的人物,身家逾十亿港币。
早年靠茶叶贸易起家,如今产业已拓展至地产、金融等多个领域。
虽然茶叶生意现在只占他商业版图的一小部分,但作为发家之本,他始终保持着特殊的情结。
前日接到钱博文电话时,他正在中环的办公室里审阅季度报表。
电话那头,钱博文难得用郑重的语气说:\"老黄,这次真有好东西,不来你会后悔。\"
尽管行程排得很满,黄大发还是立即让秘书订了最早一班飞往内地的机票。
一路辗转来到关安县,看着车窗外破旧的小县城景象,黄大发心里直犯嘀咕。
钱博文似乎看出了他的疑虑,只是神秘地笑了笑:\"待会你就知道了。\"
此刻,品着杯中这盏清冽甘醇的云雾茶,黄大发的手指不自觉地轻颤。
茶汤入口的瞬间,他仿佛回到了三十年前,在港岛茶行当学徒时第一次喝到极品龙井的震撼。
镜片后的眼睛微微发亮,他意识到,这趟看似不起眼的县城之行,或许将成为他商业生涯的又一个转折点。
黄大发轻轻放下茶盏,眼中闪烁着精明的光芒:\"不瞒李县长,我黄某品茶三十载,比这更好的茶确实喝过不少。\"
他微微前倾身子:\"但这茶...有种说不出的韵味,就像...\"。
\"就像山间的云雾,清冽中带着甘甜。\"
李达康接过话茬,手指轻点桌面:\"茶岭镇海拔八百米以上的茶园,常年云雾缭绕,昼夜温差大,这才造就了这独特的口感。\"
黄大发眼前一亮,迫不及待地问道:\"这样的好茶,产量有多少?\"。
李达康从容地端起茶杯:\"具体的数字还在统计。\"
他啜了一口茶,话锋一转:\"不过黄总既然感兴趣,不妨听听我们关安县的发展规划。\"
李达康放下茶杯,从抽屉里取出一份规划图,在茶几上徐徐展开。
他的手指在图纸上划过,声音沉稳有力:\"我们计划以茶岭镇为核心,打造一个集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茶叶产业带...\"。
黄大发不自觉地扶了扶眼镜,身子又往前倾了几分。
阳光透过窗户,照射在规划图上,那些线条和数字仿佛都在发光。
他意识到,眼前这位年轻县长描绘的,不仅是一个产业蓝图,更是一座金矿。
李达康侃侃而谈间,黄大发的神情逐渐从专注变为惊讶,最后化作毫不掩饰的叹服。
他手中的金丝眼镜不知何时已经摘下,镜腿在指间无意识地转动着。
\"李县长\"。
黄大发忍不住打断道,声音里带着难以置信:\"您这些营销策略,简直比我们港岛最顶尖的市场总监还要专业!\"。
他重新戴上眼镜,像是要重新审视眼前这个年轻的县长。
\"我在内地见过不少领导,可像您这样深谙市场规律的,真是头一回遇到。\"
钱博文在一旁轻笑出声,得意地插话:\"老黄,现在知道我为什么非要带你来了吧?\"。
黄大发没有理会钱博文的调侃,目光灼灼地盯着李达康:\"说句冒昧的话,您要是下海经商,不出三年,身家绝对能超过我!\"。
办公室里的气氛突然安静下来,窗外的蝉鸣声显得格外清晰。
李达康淡然一笑,端起茶杯抿了一口:\"黄总过奖了,不过...\"。
他的目光扫过墙上\"为人民服务\"的标语:\"能让二十万关安百姓过上好日子,可比赚几个亿有意义多了。\"
这句话让黄大发怔住了。
他忽然意识到,眼前这位年轻县长眼中的光芒,不是商人算计利润时的精明,而是一种更纯粹、更炽热的信念。
茶杯中的水汽氤氲上升,模糊了黄大发的镜片,也模糊了他心中某些固有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