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斩妖吞孽,北极驱邪! > 第285章 思虑不周,后患无穷。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85章 思虑不周,后患无穷。

云江水道之上。

陈年手持一卷经书,一边诵读一边向着群山之外走去。

他并没有直接离开东南群山,而是在这山中待了些时日,

这些时日,他在山中采了些草药,又将那小人参精送入了那桃山秘境之后,才重新折回。

手中经书的内容,便是上清大洞真经三十九章,乃是驱邪院奖励中最重要的东西。

从最基础的经文诵读,到存思养练,养得身中万神。

再到最后与道合真,成就玉清圣人的徊风混合帝一秘诀。

事无巨细,尽在其中,乃是真正的通天的大道!

而经书本身,则是那九万里长卷所化。

除此上清大洞真经之外,还有《伏魔经》三卷、《北帝禁咒经》三卷、《飞玄羽章经》十卷。

另有都天大法主印、天蓬煞鬼印、仙都巡摄印、火铃印,天丁印、九天宝印等六方法印、以及一柄神尺。

六方法印应用各有不同,但那柄神尺,却是天蓬法不可或缺的重要法器。

这其中,除上清大洞真经之外,陈年最看重的便是那十卷《飞玄羽章经》。

无它,主要是其中飞步腾举之法。

再配合着《上清天蓬伏魔大法》中的斗罡禹步,他再也不是那个只能靠着法器御空的小短腿了。

前方光影变幻,山川逐渐隐去。

陈年收起手中的书卷,看着远处那若隐若现的城池,微微叹了口气。

十里宽的云江水道,说起来的很轻松,但对沿途百姓来说,不亚于是一条天堑。

当日,有星君法意在侧,他不是没能力在沿途造上诸多桥梁,但是他不敢。

面对那些没有任何底线的术士,表现的太过在意、太过细致,无异是将沿途百姓往死路上逼。

“九年了,也不知道这城中如何了…”

陈年随手一拍长剑,将那略显华丽的外表隐去,化作一柄普通长剑,踢了踢白驴,向着那城中走去。

这东南群山周围的城池,沿途之上,清理的最干净的,也是保持的最好的。

即便是走水过后,又妖孽再生,也被那群山之中投喂蟠桃的术士们时不时的清剿,给清了个一干二净。

九年时间,陈年本以为没了妖邪,这城中百姓的生活,应当会好上一些。

但是直到走近城池,看到上方阳气的那一刻,陈年才知道,他错了。

城中百姓的生活,没有好上一点,反而比当年更加不如。

陈年牵着毛驴,迎着风雪,缓缓走进城池。

许是看他衣着单薄,身无长物,没什么油水。

守城的差役在收了税后,也懒得在这寒风中与他纠缠,很轻易的就将他放了进去。

入得城后,陈年才发现,这城中的情况,比他想象的还要更糟糕。

朔风卷着碎雪在街巷间呜咽,街道之上,连日的风雪堆了厚厚一层。

寒风吹过之处,顶得无数门窗哐当作响,废弃的宅院之中,有不少的门窗都被人拆了去。

偶尔有来往之人,也都是一脸菜色,裹着一身破旧的衣衫怀中揣着几根拆掉的木材,急步走过。

陈年将书卷揣进怀里,眉头一皱,望向府衙方向。

很快,他便从那堆积如山的卷宗之中,看到了想要的东西。

“又是拓荒...”

不过这次所谓的拓荒,与当年的定州五府完全不同。

它完全是为了养活群山之中,大魏朝的那三十万精锐大军!

为了方便和名声,监天司和朝廷放弃了从皇朝腹地征粮的计划,选择了这被东南群山妖孽圈养了无数年的边缘城池!

用来压制山门世家的三十万精锐大军,一日每人就要消耗常人十倍以上的口粮!

九年下来,这周围本就无甚余粮的城池早已被尽数掏空。

不说十室九空,至少也空了是十之三四,饿死百姓的数量,远远超那三十万大军!

这个结果,让陈年的刚刚因为存思有成而开心的心情,瞬间跌落到了谷底。

“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

“朝廷、监天司...”

陈年眼中目光一寒,双目之间灵光闪烁,圆光之景重现,瞬间便寻到了那已经从桃树之上撤下,正准备沿云江回撤的三十万大军。

群山之中。

自高空望,十里江面之上,桃花纷飞,千帆静待。

中央一处大船之处,常元帅与乐仲明相对而坐,面上的表情都不是很愉快。

很显然,两人刚刚经历了一番不是很愉快的交谈。

论及实力,常元帅比乐仲明差得不是一星半点。

但是论手段,这军阵之中,乐仲明也得不到什么好处去。

更何况,常元帅乃是魏帝心腹,连乐仲明都要礼让三分。

陈年看着船上二人,手中一弹,一个“斩”字写出,就要将那仙剑出鞘,直接斩了一众将领和监天司之人。

但在剑锋嗡鸣之间,他看着那千帆齐动的模样,猛然止住了手中的字诀,面色变得铁青。

斩了这些人容易,可这三十万大军如何处置?

难道都斩了不成?

斩杀三十万凡人,别说他心里过不了这道坎。

就是黑律,也难以容他!

可若是不斩。

匪过如梳,兵过如篦。

三十万失控的精锐大军呼啸而过。

兵灾之下,所造成的伤亡甚至远超过去九年之和!

更有甚者,可能会太白经天的劫气提前引发,直接将这天下搅的一片混乱。

与外界脱节九年,他还没有做好面对大劫的准备。

陈年看着那两人,铁青的脸色慢慢平复下来,重新恢复了理智。

此事之错,不光是在朝廷和监天司,他同样脱离不了干系。

思虑不周,引发后果,不能单怪别人。

龙儿如此,这东山周围的百姓同样如此。

这一刻,陈年终于明白了何为牵一发而动全身。

他无比庆幸,自己一直以来都是化身行事。

对方图省事的无心之为,尚且让他陷入这两难之境。

大魏朝疆域广袤无比,能人无数,擅谋之人更是多不胜数。

若是以一人身出现,被人一步步试探出了底线,那后果不堪设想。

云湖龙君,便是一个例子,若不是出现了自己这个意外,以力破局。

任龙君如何挣扎,到最后,都逃脱不了让人吃干抹净的下场。

“不过死罪暂缓,活罪难逃...”

陈年将长剑挂在驴背之上,手中的一晃,朱笔凌空,挥洒之间,一道符篆随之而成。

“溟海九万,中有石城。恶煞守关,毒龙啖精!”(注1)

符篆成型的瞬间,陈年口中咒文念动。

咒文声起之时,那道符篆陡然化作一道光影,钻入了陈年的双目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