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小插曲也没有影响姜淤泥两人,反而像一颗小石子投入湖面,漾开一圈涟漪后迅速恢复了平静。
穿过喧闹的市集小巷,将方才那场小小的惊险与烟火气留在身后。
两人进入城市主干道。
不久。
两人便看见道路尽头有一家规模不小的书店安静地矗立在街角。
巨大的玻璃窗后是排列整齐、直抵天花板的书架,像一座知识的堡垒,散发着沉静的气息。
两人不自觉地往那个方向走去,脚步也不自觉地放缓。
唐颖梨看着书店古朴的招牌,眼神中流露出一丝怀念。
她轻声开口,语气带着些许感慨:“看到书店,就想起以前在六中的时候。”
“那会儿,周末我们好像也总往图书馆跑。”
姜淤泥走在她身侧半步的位置,闻言,目光也从书店的橱窗上收回,落在了唐颖梨带着追忆神色的侧脸上。
他点了点头,记忆的闸门仿佛被这句话轻轻推开。
“嗯。”他应了一声,声音低沉。
那段在青山市六中的时光,尤其是最初的那段日子,对他而言,是混沌初开,是重塑认知的开始。
“那时候姜老师刚来学校不久。”唐颖梨嘴角弯起一抹温柔的弧度,像是想起了什么有趣的事情。
“连字都不会认,好多常识也都不懂,功课也落下很多。”
“要不是姜老师足够聪明,光是补习就能要人半条命了。”
她说着,语气里并没有丝毫嘲笑之意,反而带着一种如同园丁看到幼苗茁壮成长般的欣慰与骄傲。
事实上,如果是换作是一个普通人,大抵已经放弃,混日子等毕业了。
姜淤泥也是回想起那段被各种公式、定理、各种知识填满的日子。
阳光透过青山市图书馆的窗户,在摊开的书本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唐颖梨有时坐在他对面,有时则是并排坐在他旁边,手里拿着笔,在草稿纸上写写画画,耐心地讲解着他完全陌生的概念。
从最基本的数学运算,到复杂的物理原理,再到让他倍感困惑的语法和修辞。
还有那需要生活积累和感情积累的写作。
唐颖梨讲题时眼神总是很专注,声音轻柔而清晰。
遇到他理解不了的地方,会不厌其烦地换一种方式再解释,直到他眼中露出恍然的神色。
那时候的他,像一块干燥的海绵,贪婪地吸收着一切外界的信息,而唐颖梨,就是那片最温柔、最耐心的海洋。
“这还是多亏了唐老师。”姜淤泥低声说道,这句话他说过很多次,但每一次都带着同样的真诚。
若非唐颖梨那时近乎无私的帮助和引导,即便他拥有超越常人的学习能力。
想要在短时间内追上、甚至超越那些在正常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同龄人,也是极其困难的。
她不仅帮他填补了知识的鸿沟,更是在潜移默化中,教会了他许多作为一个“人”应有的情感和认知。
姜淤泥忽然笑道:“如果我在青山市六中没有遇到唐老师,估计就成为一名街头混混了。”
闻言。
唐颖梨不禁白了他一眼,轻声道:“连暗夜都没有带坏姜老师,还有谁能带坏你哦!”
“不过。”唐颖梨话锋一转,眼神中带上了一丝探寻的笑意。
“我记得每次补习完后,或者平时看书时,姜老师总会跑到法律类书籍的那个区域,一待就是好久。
那时候我还觉得奇怪,怎么会有十七、八岁的青年对那些枯燥的法律条文和案例那么感兴趣。”
她说着,目光若有所思地看向姜淤泥。
现在想来,一切都有了解释...
姜淤泥体内沉睡着代表公正、明辨是非的獬豸。
那种对“规则”、“秩序”、“正义”的本能渴望与亲近,恐怕也影响到了他,并且在他身上悄然显现。
那不是出于功利性的学习,而更像是一种源自灵魂深处的吸引和探寻。
是潜藏的神性在引导他去理解那些东西。
姜淤泥顺着她的话,也回忆起了那个总是被他一头扎进去的书架区域。
回想起那些厚重的、充满严谨逻辑和冰冷文字的法典、案例汇编。
他或许说不清那种吸引力具体是什么,只是本能地觉得,那里有他需要理解和掌握的东西。
就像他曾经所想的那般,如果没有神谕大学,如果他是一名正常的孩子。
他也许会选择去一所政法大学就读,事实上,当时的他也不清楚自己到底为什么要选择那样一所大学。
“嗯...”他再次点头,并没有否认,只是简单地说道,“也许是因为体内的存在,牵引着我去看。”
唐颖梨看着他平静的侧脸,心中了然。
她没有再追问,因为姜淤泥可能对那份能力也不是很了解。
于是,她只是将这份理解默默放在心里。
“走吧,我们也好久没有去过图书馆了,咱们进去逛逛?”
唐颖梨收回思绪,率先推开书店那扇沉重的玻璃门,一股混合着纸墨和咖啡的清香扑面而来。
她回头对姜淤泥笑道:“频繁的出勤,与血腥接触久了,是时候让知识熏陶一下了。”
闻言。
姜淤泥也是咧嘴笑了笑:“那走吧,咱们进去看看。”
说罢,他便跟上唐颖梨的步伐,步入这片熟悉的安静之中。
与外面的喧闹相比,书店里安静得只剩下书页翻动和轻柔的背景音乐。
两人先是在偌大的图书馆中绕了一圈,大概了解了图书馆里的布局后便彼此低声交谈了几句。
随后两人便走向了不同的区域。
不久。
他们各自挑了一本书,在阅读区找了个靠窗的安静角落坐下。
阳光透过巨大的玻璃窗洒进来,在桌面上投下温暖的光斑。
两人各自沉浸在自己的书本中,偶尔抬头,视线交汇,也只是相视一笑,并不需要言语打扰这份静谧。
有时候,唐颖梨看到书中某个有趣的句子,会轻轻推过去给姜淤泥看。
姜淤泥看到书中一些新奇的说法或者知识,也会和唐颖梨分享。
时光在书香中缓缓流淌,宁静而美好。
当姜淤泥两人从书店那充满纸墨清香的静谧世界中走出来时,外界的时光已然流转至傍晚。
天边的夕阳正在奋力挥洒着最后一片瑰丽的橘红色彩,将高楼大厦的玻璃幕墙染上温暖的光泽。
城市的轮廓在渐暗的天色中显得柔和了许多。
“有点晚了...”姜淤泥看了一眼天际。
接着转向身旁的唐颖梨,很自然地询问道:“唐老师,咱们是在外面吃,还是回去自己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