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李向东离开香江之前,带着钱,去找了叶明美;

叶明美在漂亮的时候,明明是想拿着钱,去过安稳日子的,可为什么又来到香江,卷入这些是非中呢?

有很多疑问,李向东没打算问,也不打算有这个立场了解;

“1000万,你的酬劳,警察那边,我已经打点好了,你只是美合的老板娘,给我提供了线索的;”

“呦,还多出500万,我就喜欢你这大方的样子”

叶明美还是那副贪财的老样子,陶醉的闻着钱的味道;

“谢谢,诗玉这次,幸亏有你帮助”

那几个绑匪,其实根本就没打算放人,他们原本是计划跟李向东收了赎金,就把谢诗玉弄死,再跟曾宝珠勒索一笔钱,远走高飞的;

幸亏有叶明美在,才避免谢诗玉受伤害;

“我可不是为了帮你啊,老娘一看到你,就知道董乐他们这把栽了,反正对我来说,只要有钱,帮谁不行;

我现在算是重拾老本行,给各国的情报贩子,弄点消息啥的;

你要是真心想谢我,以后就多来照顾生意”

“好”

送走李向东,叶明美随手把钱扔到了床底下,自己则是从酒柜里拿出酒,沉默的喝着;

李向东现在,还算得上是个社畜,香江这边事情结束,他还得带着李向西回京市,那边的工作离不开他;

谢诗玉本被绑架前,原本就计划去华国考察投资的,这次也要和李向东一起回去;

李向东不想让她太辛苦;

“晚点去也不影响什么,或者你陪我先回京市休养一段时间,不要急着工作”

“向东,我想尽早的跟你团聚,我们得有个孩子,然后一起好好的照顾他,我总觉得时间不够用”

谢诗玉抱住李向东的腰,小声的撒娇;

她被绑架的这几天,总是后悔,她和李向东,聚少离多,为了各自的事业,忙碌着;

要是她真的过不去这个坎,没给李向东生个孩子,没做一回母亲,总是遗憾的;

谢诗玉下定决心,要把重心转移回华国,之后就是大刀阔斧的投资;

服装生产线、电子产品,都统统在华国建了厂子;

厂房建设有一段时间的工期,谢诗玉索性把这些事,都交给了经理去做;

自己理所当然的,长居京市,窝在小院子里,打理李向东的生活;

每天下班都能看到媳妇,这种日子,李向东也喜欢,他原来就不愿意加班,现在更是,只要到了下班点,办公室里就一定没有了他的身影;

云淡风舒,两相缱绻;

吃完晚饭,李向东躺在媳妇腿上看报纸,谢诗玉倚靠在床头,抚着李向东的头,也在那翻看资料;

“你说,我给京市的几个大学捐建图书馆怎么样?”

“嗯,挺好的,怎么想到这个事情”李向东不太走心的回道;

“之前不是说要花五千万赎金给绑匪嘛,后来那个钱也没花,我心里总觉得,那些钱已经不属于我们了;

不如捐出去,所以才想到了给京市的大学捐图书馆”

不仅仅是为了做好事,她的身份,李向东的公司是知道实情的;

她这么做,是想表明自己的立场;

捐图书馆,李向东没意见,不过华国现在这个物价水平,建一处大学的图书馆,几千平的那种,大约花费也就50万;

5000万,够给全国大学都捐的了;

不过这种招风的事,还是留给别人干吧,他们只要给京市几家捐赠就够了;

谢诗玉听到几百万就能把事情搞定,轻轻的叹了一口气;

还要再想一个捐赠的办法了,钱都花出去,才能安心;

李向东放下报纸,媳妇都表现这么明显了,他要是还无动于衷,多不利于和谐:

“真想捐出去?我倒是有个好办法;

你觉得成立一个基金会怎么样?

专门给那些科学研究提供资金帮助”

自从开放了,国外的信息一下子涌入进来,很多人的思想、认知受到了冲击;

差距太大,一下子击溃了原本的坚持,向着另外一个极端滑去;

外国的月亮成了很多人心中的白月光,很多科研人员,出去了,就不愿意再回来;

李向东之前也是跟着考察团出去过,当然有很多在那里上学、工作的华国人,特意举办酒会,欢迎他们;

李向东也曾经邀请他们回国:

“你这个研发方向,就算回国内,也是香饽饽,不如回去发展”

当时的那位教授在电话里,深沉的叹了一口气:

“我心里也想回,可我四十岁了,不止有理想,还有父母妻子儿女,他们的生活,是要真金白银支撑的;

而且研究也同样需要经费、需要设备,这些在国内还是太难了”

教授的语气里全都是无奈,李向东也没有再劝;

那位教授同样爱国,当初考察团在漂亮,他可是冒险,给考察团联系了好几次购买高精仪器的渠道,甚至还自掏腰包给他们买了不少试剂和周刊;

可他们不能非要跟人性去对抗,人性本来就是复杂的,成年人的生活总要背负很多;

李向东想成立基金户的目的,就是想解决这部分的问题;

无论这些科研人员是哪个领域的,只要他们在国内,项目经过评估,基金会就可以给这些人提供资金上的支持;

科研人员需要的设备,需要生活方面的保障,甚至相应一些支持,基金会都可以提供!

科技创新引领发展,这话听着俗气,可经历过的人就知道了,往后世界的每一场巨变、跨越式的前进,靠的都是科技;

“华国现在贫穷落后,可这个基金会能在华国科技发展路上创造一丝可能性,咱们这是在传播火种,这比其他捐赠都更有意义;”

李向东巴拉巴拉给谢诗玉洗脑,享受媳妇对自己的崇拜;

一应手续有专人办理,大华科技发展基金会正式成立,总部就设立在京市;

基金会嘛,逼格一定得高,得告诉那些科研团队,咱有钱,你随便申请;

李向东特意在京市最近十分火热的办公大楼,租了办公室;

也不知道是不是这楼风水有问题,基金会都成立一段时间了,竟然一个项目都没遇到!

基金会的林经理,是谢诗玉从原来公司挑选的,几个办事员,则是在京市招的;

大学生就不要指望了,李向西那一拨刚恢复高考就考上的,还得一年能毕业呢;

李向东只要退而求其次,在回城的那些知青里面选;

大华基金会,实打实的高薪,普通办事员,试用期工资200,转正之后还会上调;

刚毕业大学生,也就赚50;

大华基金会招聘的时候,那简直就是盛况,两三百人竞争三四个职位;

可等到这些人真的入职了,才发现不对劲了;

地已经拖了八遍了,开水壶也一直是满的,总不能倒了再重新打吧;

每天拿这么多工资,一点正经工作都没干,老板不会开除他们吧;

林经理每天被这些人给念叨的,也觉得自己那8000的月薪,有点抠手;

无奈林经理只能去找李向东,想跟老板取取经;

“漂亮的还有几个强国的报纸,我们都登了广告,宣传咱们基金会,也把咱们能提供的优越条件都写明白了;

国内这边,各个大学、研究所也都散播了消息;

可是咱们这段时间,一个像样的申请都没收到”

这事吧,还真不能怪林经理;

大华基金会没什么名气,贸然就想去资助人家的研发项目,估摸着那些搞科研的,都以为他们是骗子呢;

待遇写的越优厚,被怀疑的可能性越大;

李向东想了想,提醒道:

“这样,我知道几个小有名气的大佬,人现在在漂亮,你出差去趟漂亮国,想办法让他们跟基金会合作吗”

林经理低着头,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都已经去了漂亮国了,还会愿意回国嘛?

我和他们又不认识,那可都是些名人,能轻易相信我,跟我回来嘛”

林经理原本是香江那边的办公室主任,对内的工作一直干的不错,才被谢诗玉提拔起来的;

可面对这种不确定的工作,显然他能力欠缺的有点大;

李向东只能先让林经理继续在报纸上打广告,顺带在国内的大学、研究院都宣传一下基金会的事;

国内也有很多优秀的研发人员,他们手里的好项目,一样应该获得支持;

工作上的事,只要不涉及到保密的,都是夫妻俩的日常话题;

谢诗玉日常大多数精力都用上了设计服装上,公司管理这事,要么有陈雨涵,要么就是谢英章,她对这些,不大擅长:

“要不然在香江再选一个人呢?或者可以找大哥推荐一下”

李向东洗完脸,随便擦了擦:

“基金会来往的都是大额资金,需要人得可靠;

大哥那边,先问问,不过咱们也不能啥事都靠着他,他那边事情也不少;

早晨想吃什么,我去买”

休息日,一家子起床都晚,索性也别折腾,直接去买回来吃就好;

现在胡同那边,自然形成了一个小市场,一大早,就有好几个早餐摊;

“肉包、菜包、豆沙包,刚出锅的大包子,皮薄馅大,快来尝尝!”

“煎饼果子来一套!鸡蛋、薄脆加加加,吃了管饱一上午!”

....

李向东端着自己的搪瓷盆,穿梭在早餐摊前,挑了几样喜欢的,付了钱,让摊主给装到盆里;

回去的路上,还碰到了方小勇;

“小勇啊,于叔都不知道怎么谢你了,这么便宜的价格,就帮我们买到了100多平的楼房,还是你有能耐”

“于叔,看你说的,咱都是多少年的老邻居了,我还能让你吃亏”

“哈哈,于叔知道,你放心,老吴那,我去帮你说话,他会同意搬走的”

李向东听到这,就知道,方小勇这小子,这是有成功的拿下来一下四合院了;

这几年,这小子靠着倒腾院子,赚了不少;

胡同口这个四合院,是个大杂院,算是四合院买卖里面,最麻烦的那种;

这家李向东之前也听说过,住着十多户,情况还挺复杂;

方小勇这几年,也越发老练了..

“方小勇,我给你介绍一个活,成功拉到一个人口,一万块,有没有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