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海生的担心是多余的。
和同学们见了面,大家主要精力都在互相开玩笑,根本就没有人嘲笑他。
不过这又让赵狗子筒子有些不适应了。
“啊!没人开我的玩笑?这是被群众孤立了啊!”赵海生心里似乎还有一些失落,不过更多的则是窃喜。
大家不和我开玩笑,我可以开别人玩笑啊!这个就好比‘不能让大山到我面前来,那我就到大山面前去’。这种心理被一些人双标讽刺了,东大人这么想就是阿q精神,洋鬼子这么想要么是幽默要么是自信。真是!
赵海生不管这些,能让自己心里舒服,管他什么精神呢。
主旨就是和群众打成一片。
看来有一句话是对的,那就是不管是谁,都要经常到群众中去。
赵海生这么和同学们玩闹了一通,也渐渐理解了很多同学心中的担忧,那就是大四快来了,未来怎么办啊!
很多想法多的同学,大三暑假就已经开始担心了。你不担心?别开玩笑啊!大四第一学期末基本上毕业之后的道路就已经定下来了。
你回老家乡镇化工厂当工人,我去部里当小秘书,他回了江南老家,她回了北大荒农场。也许大家都有美好的前程,可是劳燕双飞总是很难避免。
赵海生一边和大家开玩笑,一边适当地许诺。无非是答应几个关系好的,在留京的时候想想办法。
说说笑笑之后,似乎面子问题就不怎么重要了,很多话就可以说了。
赵海生本来属于比较迟钝的人,不过经过上一个平行世界的记忆碎片洗礼之后,倒是敏感又成熟了很多。
他看到系里管学生工作的老师就在不远处,想起上次就是这位老师托张勇给自己带话,要和自己谈一谈,赵海生猜测到肯定和大家毕业工作有关,于是主动过去和老师交谈。两个人走到僻静中聊了起来。
“老师,咱们这一届毕业是怎么分配的?到底能有多少留京名额啊?刚才好多同学都在打听这件事呢!”
“留京名额倒是好说,关键是要找到接收单位啊!前两年根本就不用愁这个,现在不可不行了,而且很多人也在提倡毕业生回原籍,可不少省市原籍根本就没有合适的工作岗位。”
管理学生工作的老师一般都比较理性,也比较能从学生这一面来考虑,但更重要也得把工作分配这件事做好。
赵海生想到,如果随身听公司发展得比较好,最后能加大在半导体上投入的话,自己这边倒是需要很多人的,自己这些同学也许是属于文科,但在这个年头可都是优质人才啊!而且现在的半导体、计算机都属于发展初期阶段,即使是文科生都能轻松搞定。
至少赵海生从上一个平行世界得到的经验,竟然有好几位学文的同学转行去当码农,最后混得还不错。
“尽力而为吧。”赵海生心里想道。随机和老师说了一些设想,比如自己这边可以多申请一些名额之类,虽然这些现在还没有办法落实,但是赵海生能这么坦诚地说出来,老师已经十分高兴了。
在管毕业分配的老师看来,能解决几个名额就已经是万幸了。幸好赵海生为了稳妥起见,并没有把话说满。
和老师谈完之后,大家上车前又集体去食堂聚餐。
这种时候赵海生就不和这帮老爷们在一起了,他先联系了穆洋,约好了时间地点,又叫上了黄妙妙,大家要一起出发了,肯定要先熟悉一下。
看到黄妙妙也要去,穆洋似乎有一点无奈的表情,但是很快就自己克制了,毕竟这里同学很多,穆洋又是一个好面子的人,再说她对赵海生的情感也有太多纵容的一面,因为赵狗子筒子实在是太能找借口了,让穆洋想不相信都很难。
对于这一点,王朗一直都是难以置信。觉得穆洋已经这么出名的大歌星了,怎么对赵海生还是千依百顺,甚至只要赵海生随便找一个借口,穆洋就会相信。
比如这次赵狗子告诉穆洋,黄妙妙这次去敦煌,和淀粉合成实验也有关系,这次要去考察一下不同地理条件对实验的影响,到时候可能要在那边也建造一个试验场地。而且因为自己的时间很忙,不会多跑一趟,所以就让黄妙妙也去了,等于是一举两得。
赵海生告诉穆洋的时候,王朗就在旁边听着呢,嘴里咕哝着‘一举两得!一举两得,神他妈一举两得!’然后自己气哼哼就走了。
王朗的吐槽赵海生当然是不知道的。本来王朗也想去,不过一方面是名额有限,另一方面王朗自己在学校搞了一个歌词研讨会,这些天王朗同志正在讲课呢,实在脱不开身,想一想自己明年也必须要去,没有必要浪费时间,就放弃了。
穆洋对赵海生一举两得的借口深信不疑。
因为赵海生似乎真的做准备在那边建立一个实验室,出发前还和黄妙妙在准备资料。这一点赵海生倒没有骗穆洋,不过是不是真的有这个需要,就真的天知道了,因为赵海生也不知道,他的思路就是广撒网,用排除法来做实验。这种方法看着很笨,但是肯定会出成绩。
尽管出发之前不少人心里还忧心忡忡,不过出发之后,毕竟都是年轻人,马上就都放开怀抱,车厢里顿时热闹非凡。
赵海生这个暑假可是坐够了火车了。可惜自己现在想到飞机心里竟然还一直害怕,真不知道这种恐惧什么时候才会消失。而且这次实习本来就是集体活动,自己脱离大集体也不好,就当是放假吧。
上车坐了半天之后,赵海生倒是觉得这次来对了。
之前自己坐火车,要么是李向南找人包车,整个火车车厢都是自己的,方便得不得了。要么也是买了整个软卧车厢的车票,左右车厢还是自己这边的行政或者是保安,随时为他服务,过得特别舒服。但正因为这样,反而没有了坐火车特有的情调。
这次和集体一起行动,不知道系里怎么想的,有了赞助,竟然坐的还是坐票。
赵海生也没有问,但是他冷眼观察下来,发现带队的老师似乎都没有坐卧铺那个概念,他带队去敦煌好几年了,一直都是坐票,自己还很享受和学生一起活动的快乐。
坐票车厢虽然拥挤,但是时代特色特别浓。赵海生待了半天之后,发现自己似乎挺享受这种充满民间烟火气的氛围。
车厢虽然比较脏乱,主要还是人太多了,而且几乎每个站都有人上车有人下车,还有不少人没有坐票,买了站票,就到各个车厢打游击。也有的人一进车厢,就鬼头鬼脑到处转悠,很明显不是正经人。
那个年代车厢上小偷比较多,这些人碰到这么一群年轻人一起出行的,自己看两眼转身就走,到别的车厢里找食去了。
每个车站到站之后,车窗下就有好多卖食物的。虽然车下卖的食物各种各样,但是带队老师一再叮嘱,不要乱吃东西,要小心拉肚子。
唯一被认可的食物就是茶叶蛋。茶叶蛋这个东西便宜又实惠,还很难腐烂。一般情况下在车站能吃的就是它了。
赵海生闻到茶叶蛋的香味,也想买,可一摸口袋,竟然没带现金。
“自己什么时候这么堕落了啊!已经习惯了被人服务了!”赵海生连忙在心里做了做自我检讨,做完之后就又把自己夸了一遍,然后转身去找穆洋要吃的去了。
没走几步路就找到了穆洋,找到之后赵海生才后悔没有早点过来。为什么要和一帮大老爷们在一起混啊!
穆洋这边不但美女如云,吃的东西还很多。
看到赵海生来了之后,大家马上让开穆洋身边的位置,让赵海生挨着自己女朋友坐下,而且黄妙妙也在另一侧,几乎是完美。不,也许应该说差一点就完美。
不过物质上倒是实实在在享受到了。
穆洋剥的茶叶蛋吃了两枚,黄妙妙剥的茶叶蛋吃了两枚。不偏不倚,深得中庸之道。又喝了穆洋的茶水一杯,然后又继续吃了穆洋提供的大饼还是什么饼若干。赵海生觉得自己似乎一直在吃。而且女生这边吃东西就是文雅,黄妙妙拿的烧鸡竟然没有人抢,让赵海生充裕地吃下去半只。
总算吃饱了,赵海生终于感觉到其他女生看自己的眼神似乎怪怪的。不过也不好说什么,只能转移话题。
火车一直向西,前些天下过雨,这几天天气格外晴朗,傍晚的夕阳宏伟又壮丽,在火车上一路飞驰着看夕阳,更有一番感觉。
“又见炊烟升起,
暮色罩大地。
想问阵阵炊烟,
你要去哪里。
夕阳有诗情,
黄昏有画意。
诗情画意虽然美丽,
我心中只有你。
……”
这一首《又见炊烟》来得太及时了,不但应景,而且还向穆洋表明了情谊,而且旁边的黄妙妙也许也会自我感动吧,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