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小茹的这张专辑虽然不错,但是在销量上还没有表现出来。大家对她的肯定大多还局限在音乐圈内。”

赵海生斟酌着对罗庚才说道:“所以我们这一段时间准备多宣传一下,现在音乐公司是一种工业品,产品出来之后,必须尽快宣传,带动销售,这样才能形成良性循环,要不然不说别的,幕后工作者也受不了啊!他们很多人就靠专辑销售的分红过活的。”

罗庚才是个聪明人,另外他对白静茹也格外看重,也许是因为有一个干爹的身份。那个年代干娘干爹基本上还没有被玩坏,确实是一种类似于父母的长辈情感。因此罗庚才没等到赵海生说下去,马上接上了话头。

“在粤省和香岛搞宣传,可一定要叫上我才行,我老罗别的不行,当年罗武这个歌手名声还是值点钱的,而且说话也算有一点分量。”

罗庚才主动愿意帮忙,这件事赵海生自然是高兴的。两人马上就开始商量起了具体措施。

“打榜是必须的,即使你是天皇巨星,也必须打榜啊。好在小茹的歌曲质量绝对过硬,稍微用点力就能拿到榜首。现在的问题侧重哪个榜单,现在的榜单可是太多了啊!”

罗庚才马上扳着手指具体分析起了香岛和粤省的音乐榜单。

“现在影响力最大的还是电台榜单,现在的人听歌往往都是先在电台听,反响好了才会购买。尤其是中下层,听电台的人就更多了。海生啊,你们初到粤省来,我也没送什么礼物,这样吧,就由我来操作香岛电台的音乐榜吧,我那个音乐公司虽然有些落伍,不过还是有一些人物的。”

“干爹的音乐公司就是多宝公司吧?这些年确实很久没有推出新人了。”赵海生回想了一下,倒是想起来一些资料。

根据欧美的音乐发展规律,像罗庚才自己所属的这些小音乐公司,基本上很难和国际大公司抗衡,所以在市场上有些沉寂也属于正常现象。

赵海生马上琢磨着要不要也在香岛来一波收购,就像在京城干的那样。这些公司虽然小,但是几乎每家公司都有一些厉害的人物,或者是填词高手,或者数编曲鬼才,有的还身兼数职,只是因为小公司实在很难和大公司拼宣传、拼市场。

“确实就是多宝,这个多宝是我当年因为自己的兴趣捣鼓出来的,也有一些朋友跟着混一碗饭吃,所以这些年虽然发展一般,我也没有放弃。真是可笑,最近还有一些后辈竟然想收购。”

罗庚才感慨着说道。这句话倒是打消了赵海生马上谈收购的念头,不过他也埋下了一点钉子。

“现在从国际潮流来看,音乐公司基本上都在合并,因为小公司实在太难发展了,所以大家都抱团取暖了。干爹以后要是想继续发展音乐公司,不如考虑考虑我们东大唱片公司,至少咱们都是自己人,最该一起抱团取暖。”

赵海生说了一句就不再说,不过倒是把罗庚才的兴趣提起来了。

“你们这个东大唱片公司是合伙人公司吗?小茹是不是你们的股东?”

听了这句话,赵海生才知道罗庚才的关注点原来在小茹身上。

“小茹加入东大唱片的时候,公司已经成立了,小茹确实不是原始股东,不过我们东大唱片公司最近就要进行改组,像小茹这样的重要人物,肯定会成为股东的,这一点毋庸置疑,而且这段时间应该过不来了多久,我估计也就是三四个月的时间。”

赵海生知道公司改组的事情好多人都在私下谈论了,也趁机把这件事说了出来。

“哦,公司发展得好好的,为什么要改组呢?”罗庚才问道。

“因为我觉得自己占的股份太多了,而其他为公司做出大量贡献的人却没有得到相应的股份。人常说财散人聚,财聚人散,这个道理我还是清楚的。我们东大唱片公司未来的目标就是要成为世界一流的唱片公司,所以我决定改组公司,把我占大多数的股份分出来,让那些做出贡献的人更够一起分享公司的发展。”

因为初次见面,虽然罗庚才十分感兴趣,但是也不好让赵海生说得太具体,不过赵海生给出三四个月的时间线,已经让罗庚才十分满意了。

罗庚才走的时候,对小观园这个建筑群倒是很感兴趣。

“你们这里有能人啊!竟然能把原来零散的洋人小洋楼,搞成这么一个大园子。对了,我建议小茹住到那边去。”

赵海生一看,罗庚才指的是东南角那栋红色小楼。

“那边的风水特别适合小茹啊,我一眼就看出来了。”罗庚才得意地说。

赵海生对风水之类的东西一点都不信,不过他也不妨碍别人信这个。倒是白静茹妈妈对这个也十分感兴趣。

“哎呀,我这次来就住在那里啊,而且还不是我自己选的,是来的时候就那里比较清净,我就住在那里了。小茹有时候和海生在一起,有时候也和我一起住。”白静茹妈妈对罗庚才十分信任,什么话都和他说了。

“既然是弟妹住在那里,我倒是要去参观一下。这也,海生,你们就不用陪我们了,让我们这些老家伙自己走一走。”

赵海生和白静茹互相看了一眼,只能答应了。

看着罗庚才一群人热热闹闹去了白静茹妈妈住的小楼,赵海生和白静茹只能让他们自己去。

“你对这个罗干爹了解多少?”赵海生问道。

“海生哥你不是都听过他的专辑吗?难道一点都不了解吗?”白静茹奇怪地问,不过还是把自己知道的都说了。

原来罗庚才发迹之前,和白静茹的父亲白茂才是好朋友。大概在小茹7岁的时候,罗庚才去了香岛发展,白茂才则留在粤省,两人的地位才相差越来越大。

罗庚才发迹之后,倒也来粤省找过白茂才,还邀请他一起去香岛,不过后者不愿意,不过也开始自己折腾生意。

“干爹对我倒是不错,我听妈妈说,有时候他还会暗中关照我们,不过为了照顾爸爸的面子,一般都做得不留痕迹罢了。”

赵海生和白静茹聊了聊,对罗庚才的事情倒是有了了解,也有一些猜测。不过猜测就没有必要乱说了。

“我只是在翻看粤语专辑的时候,听过罗武的歌,他的嗓子倒是挺不错,尤其适合唱粤语,实际上他的年龄现在唱也还可以。”赵海生实事求是地评价道。

两人在外面一边聊一边等,过了不久,罗庚才一行就出来了,又寒暄了一会,才告别而去。

罗庚才下手倒是很快,第二天香岛那边电台,小茹的《今宵多珍重》就成为电台排行榜第一了。

按照罗庚才和赵海生商量的策略,只是尽快同时在两地打榜。

赵海生这边打榜的速度也不慢,尤其是这次东大唱片公司对打榜的预算很宽裕,老侯这些老手都到了粤省。

早上老侯还在炫耀自己这边肯定能第一个成为榜首,没想到香岛那边罗庚才发力也不慢。如果考虑到罗庚才的多宝公司已经沉寂很久,这个成绩还得多看两眼。

“小茹,你在粤省、香岛同时夺得第一,这下子天后的名声实至名归啊!”

对于这个成绩,赵海生也很高兴。和老侯等人商量了之后,决定趁热打铁,再在纸媒宣传一波。

打榜的套路也基本上是这样,先在电台排行榜上搞出一些事情,取得一定成绩,然后再用纸媒不断宣传。

因为纸媒的文字可以表现更多东西,可以进行多角度的宣传。

还有一个,纸媒还可以互相转载。这次赵海生和罗庚才就商量好了这个,双方不停进行转载。

粤省这边转载香岛对白静茹的评价,用香岛人的评价来为白静茹新天后做砝码。

粤省人一看,香岛媒体都认可自己的本土歌手,这就说明了这个歌手确实有实力啊!这样一来,还等什么呢,马上开足马力进行宣传吧。

老侯准备的诸多资料马上派上了用场。现在纸媒的文字可以编,但是一些照片什么就没有办法俗称了。老侯这次就带了不少白静茹的照片,供各家媒体转载。一时之间,白静茹的各种新闻到处都是,白静茹的人气也跟着高涨了起来。

高涨的人气同时又推动了电台榜首的位置人,让白静茹的榜首更加稳固了。

在那个时代,打榜的套路基本上就是这一些套路。最后还剩下一个套路,就是在电视台宣传了。

赵海生这边一路顺风顺水。崔巍这边可就麻烦了。

崔巍本来觉得自己受了委屈是因为在京城放不开手脚,让人喷了一下白静茹和赵海生之后,自己就撤退到粤省。

他的计划利用寰球的国际影响力,大力收购当地各个小公司,最后把摊子做大之后,再进一步到京城进行收购。

按照崔巍的计划,到时候第一步就是要收购东大唱片公司,然后把所有自己不喜欢的人都冷藏起来。

“既然老子做不了最牛的歌手,那就要做你们所有歌手的老板!”崔巍在办公室发狠道。可惜他就没有想想,自己所谓的老板,实际上只是国外大公司的打工人而已,尽管从权势上来看,他也确实算是权势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