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俩说啥哩,说的这么热闹。”
二狗子娘人还没有进代销店,声音就先进来了。
“我听你们说姻缘,这是要给谁说媒啊?”
“我们就是说她家三妮儿,”于斌磊姑姑指了指奶奶,“我说她家三妮儿也上了大学,也该找个婆家了。”
“哎吆嫂子,咱三妮儿还在上大学,你可不能犯糊涂,早早的给她定亲。别的不说,咱就说老支书家二妞儿吧。那还在上高中的时候,她娘听了她奶奶的话,给她定了亲事。那孩子出去上学,一年到头不回来,也不知道未来婆家的事儿。他那没过门的女婿把别的闺女领回家,都怀上孩子了,他们家才知道。二妞子她娘和她奶奶上门闹了好几回气儿,也没有把亲退了,说是要啥青春损失费。最后还是老支书,托了乡里的干部,带了派出所的人,才把那个硌牙亲给退了。前车之鉴,你可不能犯糊涂,给咱三妮儿找那个麻烦。”
二狗子娘一听于斌磊姑姑的话,急得不行,生怕奶奶一时糊涂,真给三姑定下亲事。她喜欢八卦爱看热闹,二妞子的事情,发生在她娘家村,她可是从头跟踪到尾知道的最清楚。看到二狗子娘着急的样子,知道她是真心为三姑着想,微笑着对她说。
“没有,就是和红雷娘说句闲话,她还在上学,家里没有打算给她说亲。”
“要是这样我就放心了,虽说上了大学,咱三妮儿到底是年纪还小,心性还是个孩子。再说了,现在都时兴婚姻自由,咱可不能犯糊涂给她包办婚姻。”二狗子娘又不放心的嘱咐奶奶。
“你放心好了,我们家又不是锅塌了,养不起闺女了,非要着急给她找婆家。”奶奶给二狗子娘吃了颗定心丸。
于斌磊的姑姑,本来是受了她嫂子的嘱托,来打探奶奶的口风。听奶奶的口气,觉得并不是像她嫂子说的那样,只差有个现成媒人了。现在,听奶奶和二狗子娘的话头,就觉得自己这个媒人是当不成了。于是就找了个借口,拿起柜台上的东西,急急忙忙的走出了代销店。
“看我这没星子秤,一说起闲话,就忘了出来干啥了。我锅里还煮着猪蹄子,要是回去晚了一会儿把水熬干了,俺家那口子又要给我闹饥荒(吵架)了。”
过了寒假,三姑知道,刘晏清学校的教材已经学完,学校开始了高考强化模拟训练,就没有时间再补课了。就趁着这天下午没课,和郑欣怡一起,去刘晏清家里辞工。
让三姑没有想到的是,刘晏清妈妈不但不让三姑辞工,还让三姑以后周六下午和周日,都去给刘晏清补课。
原来,刘晏清的学校,一天十二节课,有六节课考试,剩下的六节课,是老师在分析讲解试卷。这样下来,刘晏清要在学校里一直上四周,才可以休息一天。刘晏清爸爸怕她压力太大,每个星期六星期天,仍旧把她从学校里接出来,让三姑给她补课。这样,至少周六周日的晚上,刘晏清可以歇歇,让她紧绷的神经休息一下。
“刘清素,你发了,你说今天来辞工,我以为你以后要重新找兼职了。没想到非但没有辞了工,课时还增加了,这样算下来,一个星期一百多块钱,你一个月挣的钱,都快赶上一个教授的工资了。”
从刘晏清家出来,郑欣怡亲昵地搭着三姑的肩膀,很是替她高兴。
“没有,我这是打零工,三天有两天无的,无非是打发打发空闲时间。”三姑嘴上淡淡地,心里却高兴的很。
“不行,你发达了,我陪你出来,你不能叫我白跑,你得请我吃好吃的。”郑欣怡摇着三姑的胳膊撒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