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小志没回山,但三个连变成了四个连,人数由一百多变成了两百五,联合指挥之下,日军的工程队每天都在损失。

谷雨前后,种瓜种豆,其实四月下旬能种的也只有花生,在这个年代,油是稀罕品,普通人家吃肉不太现实,吃油都有些奢侈,驻地种的不多,无论人口多少,每户只有三分地的配额,打了油够自家吃就好,不确定今年肉量的供给情况,备下些油有备无患。

没有地膜覆盖,不敢种的太早,种田的时候儿童团和妇救会放假,没有作战任务,加入各序列的家庭战士也休息两天,一场透犁雨过后,基本一天就完成了种植。

老住户每家有两亩地,新住户每家一亩半,能开荒的地方基本都开了,甚至有些陡坡做了梯田,再有乡亲们到来,开荒也没地方了,树林还是有的,从安全方面考虑,不能全部砍了,不然万一鬼子飞机来了,驻地的情况一览无余。

5月1日,后世的劳动节,秦月明和儿童团的孩子在花生地里转悠着吓唬喜鹊,这玩意儿太恶心了,种下去的花生米会给扒出来带走,并且很狡猾,知道花生需要间距,算着距离开扒,不管的话剩不下多少。

打这玩意儿也不容易,见人就飞,除非等它落地的时候埋伏,不然飞起来很难到达,以秦月明的枪法也是十枪旧空,这个季节它们还没多少吃的,对花生米的执念很深,一直在驻地周边寻找机会。

“影儿,带几十个枪法好的去找陈连长,他那里还有些筒子猎枪,全拿过来,就不信了,今天必须给它们教训”。

打铁砂子的猎枪还真不少,之前有一些存货,这玩意送给游击队和八路军都掉价,加上上一次乡亲们带来的,有一百多支。

灰喜鹊遭殃了,儿童团的孩子打三八大盖都没问题,玩这个也是手拿把掐,孩子们端着枪分散在花生地周边,安全原因,不准打降落的喜鹊,都是等喜鹊准备降落,或者把它们吓得起飞后再开枪,能躲过子弹,躲不过密集的铁砂子,一个下午的时间,围绕在驻地的喜鹊要么被打死,要么被赶走了。

秦月明也很无奈,被鬼子逼着进了大山,好容易种点庄稼,喜鹊还来嚯嚯。

“哥,明天它们还会来么”?

“不管它们来不来,你继续带着儿童团埋伏,来了就打,哪怕把太行山的喜鹊全部打死也得保住花生”。

影儿很兴奋,虽然是打喜鹊,虽然是用的老破猎枪,但这也是实战实践啊!儿童团费尽心思想参加战斗,每次团长都不考虑,空有一身本事没处使,早就憋坏了。

五月的中午有一些炙热了,在树荫下还好,太行山的高度和树木起了降温作用,尤其是清风吹来,穿少了还会打个哆嗦,秦月明站在通讯室看着电文有些无奈,小志又搞事情了,不过这次是立了大功。

今天早上,留了一个排警戒罗岔口,反其道而行,没管山外的三角形据点的建设,东出八公里把鬼子的运输队给端了,消灭了两个分队的鬼子和一个排的伪军,缴获了二十多匹骡马和将近一百匹骡马驮运的物资装备,临走还炸毁了五辆卡车,物资运到了大尖山北面的山沟里不管了,回各自位置继续警戒,留下了一个连看守等着驻地派人运输,另外五个轻伤员已经让他们自行回驻地了。

秦月明苦笑着放下电文,是场大胜仗,缴获的物资又多,伤亡还低,为什么自己高兴不起来呢?嫉妒,不可能的,秦月明去找陈长庚的路上一直在思考,明白了,自己也太闲了啊!随着侦察营的成长和各营营长进入状态,需要秦月明亲自指挥参与的战斗越来越少,即使打石门市也是制定个计划就行,野心得不到释放,时间长了容易憋出病来,还是当初跟着刘强光在温泉驻地混的时候有滋味啊!

陈长庚带着物资保障连上路了,秦月明不放心,让大哥带着二营一起前往负责保护。

晚上八点,队伍回来了,没什么意外,不过秦月明看着缴获的东西有些意外,这是一个序列的装备啊,看规模不低于一个大队,轻重火力齐全,炮弹子弹都不缺,虽然驻地什么都不缺,但谁会嫌弃军火多的用不了呢。

五营长王春明跟着看热闹,一直跟到了军火库,看着秦月明满脸的谄媚。

“团长,徐营长真是优秀啊!又打了一场大胜仗,还缴获了这么多的物资装备,羡慕死个人了”。

秦月明给王春明递了根烟。

“你的功劳不比小志小,驻地两千多口子人吃菜,全亏了你们营的辛苦,老王,有什么事就直说吧!没事继续活动着挖野菜,现在也就韭菜菠菜和小葱能吃,缺了肉身体不强,缺了菜肯定也不行的”。

王春明狠狠地吸了口烟,豁出去了。

“团长,不想挖野菜了,那根本就是娘们孩子的活,我想带队出去打伏击,你放心,绝对控制战损,绝对能带回来宝贝,绝对能给鬼子造成致命的打击。”

王春明一连用了三个绝对,生怕团长不同意他的申请,不过心里没有底,团长做什么都是有计划性的,自己也是大着胆子申请一下,不行继续挖野菜,反正比在驻地强。

“老王,走,去那边坐下说”。

王春明有些意动,团长还真有什么计划么?

两人站在阴影里,秦月明烟头的烟火明灭不定。

“老王,我有个分兵计划,考虑了很久了,从上次出去招人就在做打算,想找个营长带着队伍出去,最合适的人其实是大哥,不瞒你说,我们虽然不是一个姓,但却是一家人,然后就是老陆,他跟我最久了,为长生寨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王春明有些急眼了,他能排老三么?想想老齐和杨树青,心里没有半点把握,再说排老三有毛用啊!挨都挨不到。

“团长,老王~”。

“老王,别打断,听我说”。

王春明不说话了,眼里又有了些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