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玄幻魔法 > 快穿女配总作妖 > 第746章 梨园新贵造偶像(18)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746章 梨园新贵造偶像(18)

拍摄结束时,天已经擦黑。刘老师拉着叶萌,把自己珍藏的《京剧老生唱腔技巧》递给她:“这是我年轻时整理的笔记,里面有很多老艺术家的唱腔心得,你拿着慢慢看,有不懂的随时问我。”

叶萌接过笔记本,封面已经泛黄,里面的字迹工整,还夹着几张老照片,是刘老师年轻时和京剧团同事的合影。她眼眶一热,轻声说:“刘老师,谢谢您……我一定会好好学,不辜负您的期望。”

黎延走到她身边,递给她一个热乎的糖炒栗子:“累了吧?吃点栗子补补力气。刚才周总发来消息,说他已经和戏曲协会沟通过了,下个月会帮坤伶社申请‘非遗传承基地’,以后咱们就能拿到更多政策支持了。”

叶萌惊喜地睁大眼睛:“真的吗?那太好了!咱们以后就能更好地传承京剧了!”

院子里的灯光亮了起来,老张头正在收拾戏服,嘴里哼着《借东风》的调子;李大爷和老戏迷们坐在石凳上,聊今天拍戏的趣事;刘老师和陈明在讨论纪录片的后续剪辑,时不时传来笑声。

叶萌靠在黎延身边,手里拿着糖炒栗子,看着眼前热闹的场景,心里满是温暖。

她想起以前坤伶社冷清的样子,想起自己差点放弃的日子,再看看现在——有黎延陪着她,有刘老师指点她,有老戏迷支持她,还有纪录片和鼎盛传媒的帮助,她知道,京剧传承的路,终于走通了。

凡奇在此时在叶萌的脑海中发出了轻微的沙沙声,最终却没有发出任何声音。叶萌沉浸在原主与自己的情感交融与对身边人事的感慨里,只略感狐疑,转而又把视线落在了黎延脸上。

黎延看着她满足的样子,轻轻握住她的手,指尖带着温热:“以后会越来越好的。咱们还要去上海的天蟾逸夫舞台演出,还要让京剧走出国门,让更多人看见咱们中国的传统艺术。”

叶萌点点头,抬头看向月亮——月光洒在“坤伶社”的牌匾上,把三个字照得格外醒目。她知道,这方戏台,不仅是她的执念,更是京剧传承的希望。只要她和黎延一起,守住这份热爱,守住“戏比天大”的规矩,京剧就会一直鲜活下去,在岁月里绽放出更耀眼的光芒。

远处的巷口,晚风拂过老槐树,叶子沙沙作响,像是在为这方戏台,为这份传承,轻轻喝彩。

阳光刚漫过坤伶社的青砖院墙,老张头就踩着木梯,把一件水绿色的旦角褶子晾在了院子里的晾衣绳上。布料上绣着的缠枝莲纹沾着露水,在晨光里泛着柔和的光泽——这是他昨天熬夜修补的旧戏服,针脚细密得几乎看不见,只在领口处留了几缕新换的银线,像是给老物件添了点新气。

“老张头,您这手艺还是这么绝!”李大爷提着鸟笼走进来,一眼就瞥见了那件戏服,忍不住凑过去摸了摸,“这褶子是当年梅先生戏班用过的吧?我记得您说过,这绣线是苏绣特有的‘劈丝绣’,现在没几个绣娘会了。”

老张头从木梯上下来,拍了拍手上的灰,眼里满是骄傲:“可不是嘛!昨天我特意去胡同口找王绣娘要的老丝线,她现在眼睛花了,早就不接活了,听说咱们要准备非遗考察的汇报演出,才特意给我找了半盒存货。”

两人正说着,叶萌和黎延从外面走进来,手里提着两个大纸包,里面是刚从琉璃厂买回来的老道具——一支包浆发亮的马鞭,一把嵌着珍珠的扇子,还有几副铜质的翎管。

“黎哥,你看这马鞭,老板说这是民国时期的老物件,当年马连良先生演《借东风》时,用的就是这种款式!”叶萌举起马鞭,对着阳光看了看,木质的鞭杆上还刻着细微的花纹,“等会儿排练《锁麟囊》,我用它来演薛湘灵的‘春秋亭’片段,肯定有那股子贵气劲儿。”

黎延笑着点头,把手里的扇子递给老张头:“张叔,您看看这扇子,扇面上画的是‘百鸟朝凤’,正好配小雅的丫鬟扮相。昨天去琉璃厂,老板一开始还不肯卖,说这是他爷爷传下来的,后来听说咱们是为了非遗传承,才勉强割爱,还送了咱们两副翎管。”

老张头接过扇子,轻轻展开,扇面上的颜料虽然有些褪色,却依旧能看出笔触的细腻:“好东西!好东西!这扇子的扇骨是象牙的,摸着手感就不一样——小雅要是拿着它上台,保管亮眼!”

正说着,小雅背着书包跑进来,手里拿着一张纸,脸上满是兴奋:“萌萌,黎哥,戏曲协会的通知下来了!下周星期三来考察,还要看咱们的汇报演出,要求咱们选一段能体现京剧精髓的剧目,最好能让专家看到咱们的传承和创新!”

众人围过来,凑着看那张通知,气氛瞬间变得既兴奋又紧张。老张头率先开口:“我看咱们就演《定军山》!老生戏最能体现功底,你唱黄忠的‘这一封书信来得巧’,唱腔、身段都能拿出手,专家肯定喜欢!”

“我觉得演《霸王别姬》好!”小雅立刻反驳,眼里闪着光,“旦角戏的水袖、卧鱼动作多好看啊,我最近跟着刘老师学了‘夜深沉’的剑舞,正好能用上,还能让专家看看咱们年轻一代的功底!”

两人各执一词,都觉得自己选的剧目好,李大爷在一旁也插不上话,只能看着叶萌,等着她拿主意。

叶萌拿着通知,反复看了几遍,沉吟片刻后开口:“张叔,小雅,你们选的剧目都好,但我觉得咱们可以试试《锁麟囊》的‘春秋亭’和‘朱楼找球’片段。”

她顿了顿,看向众人疑惑的眼神,继续解释:“《锁麟囊》是程派的经典剧目,既有旦角的柔美,又有老生的沉稳,还能体现‘善有善报’的故事内核,专家肯定认可。而且,我想在演出里加一点小创新——用简约的现代舞美,比如在戏台两侧挂两幅水墨山水画,再配一段简短的旁白,介绍剧情背景,这样年轻观众能更容易看懂,也能让专家看到咱们传承中的巧思。”